-
海纳百川
0 0
-
为什么有的人稍微不顺意就歇斯底里 本质上就是内心安全感的缺失。比如父母爱打骂,比如被寄养被送人等等。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他们在胆战心惊生活的同时也发展出了一套相对比较安全的做事模式,这个模式让他们能更好的度过那个时期。 长大了,他们已经离开了那个环境,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弱小,已经完全有能力保护照顾自己了。但他们往往依旧保留着之前的那个模式。只要不按他们的模式来,他们就觉得失控,这个时候他们在恐惧情绪的推动下会歇斯底里的要把事情往熟悉的模式去改变,只有回到熟悉的模式才会有安全感。 但是表现出来的情绪往往是愤怒。很多没有安全感的女生表现出来的就是爱生气,用生气吵架来把男朋友硬推到自己熟悉的模式才能安心。这样的女生常见的模式就是“用吵架表达需求,用冷战试探关系”。她们经常不理男朋友,不是想分手,是想看看你在不在乎我。你会去哄她说明在乎她,她就安心了 这样总是控制别人的往往都不幸福。因为即便是老公,男友,孩子这些最亲密的人也是有忍耐限度的,更别说同事朋友了。啥都按照她们想的来,对老公孩子来说就像《六国论》里描述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迟早要起激烈冲突的,再忍让他们就没生存空间了。而亲密的人身边的人的反抗控制也会让她们感觉别人都不理解她,不在乎她,觉得自己不幸福。 要获得真正的幸福,还是要向内去填补安全感。看到自己已经不再从前的环境,自己也不再是年幼的自己,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然后感恩小时候自己的坚持,那么艰难也没放弃。看到父母对自己伤害之外的爱的部分。当自己发现曾经的正向资源,自己有力量保护自己的时候,内心安全感的缺失才会被填满,才能主动的而安心的放下原有的模式,停止不断去和周围的人掰扯,内心平静而柔和,最后真正获得幸福的生活。
-
如果你在接触心理学时感到: 困惑:说明你看到了它的深度—人心本就不是非黑即白。 被动感:可能是某些内容唤醒了你的内在体验,这是自我觉察的开始。 想逃离:有些真相确实令人不适,但正视它的成长的必经之路。
-
有时候,人不能给自己设限,真逼急了,啥事都能干出来。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逆境成长” 这个世界,没有谁天生优秀,都是不断努力、坚持的结果。你只看到别人表面的辉煌,却看不到背后的煎熬;你只看到别人活得轻松,却不知道他历经多少苦难;你觉得别人过得幸福,可谁又能懂他背后的辛酸?
-
生活就是一边试错一边成长的过程,哪有什么一上来就满分的剧本? 别再被“完美”吓住了,先动起来,哪怕磕磕绊绊,至少你在路上。 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在发光的人生。
-
“过于安逸的生活对人生来说无异于是一场灾难,无数的人在安逸中消磨和沉沦,只能痛苦地看着快乐与幸福与自己擦肩而过,愈行愈远。”
-
好几天没发微博了,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事计划好了,就会有突发情况,打破所为的计划。生活更是如此只要发生了,就是合乎情理,不能因这些感到焦虑。
-
缓解心理焦虑方法很多 1.深呼吸和放松技巧 2冥想和正念 3.运动 4.健康的生活方式 5.时间管理 6.社交支持 7专业帮助 8.兴趣爱好 9.自我反思 10.避免不良习惯
-
所有的苦恼皆来自于关系,所有的关系都是与自己的关系。 跟世界相处首先和自己相处 搞定世界首先搞定自己
-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这包括语言习得、社会技能发展、道德理解和身份形成。
-
认知心理学探讨人们如何感知,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