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周国平说,一个人最好的活法,就是丰富的安静。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都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不被负面情绪所支配,不被光怪陆离的欲望所迷惑,不因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沮丧,始终平心静气,随遇而安,无所畏惧。 价值观对了,你的世界也就好了。 最好的活法:情绪稳定,欲望极简,心态强大。 情绪稳定,巴菲特说:“强者平静如水,弱者易怒如虎,智者解决问题,愚者发泄情绪,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情绪就像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稳定的情绪,是一个人最高的修行,一个人情绪稳定的背后,是实力,也是格局,简单的事不争吵,复杂的事不烦恼,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欲望极简,人就是一团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就会感到空虚无聊。人就在痛苦和空虚无聊之间反复摇摆。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需求,遏制欲望的膨胀,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才能悠然自在。 心态强大,我们曾如此渴望赢得人生的光彩,后来才发现,一切都是浮云,只有内心的感受最真实。我们曾如此期待别人的赞美和肯定,后来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和其他人无关。修炼一个非常强大的心态,永远不要责难自己的命运,不抱怨面对的环境,不对任何人抱有心存幻想的期待和不切实际的妄想,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从容不迫。
0 2
-
“吉人自有天相。” 是的,不管遭遇了什么,只要内心有光,那就会得到老天的厚爱。 正如稻盛和夫说过的:“上天绝不会给我们一个四平八稳的人生,而是让我们在考验中度过人生。” 无法一帆风顺的人生,只是看起来很糟糕,等你挺过去,就会感激所有的不顺。 反而是那些一直很顺的人,他们被父母关照,生活在温室的花盆里,反而没有办法过好后半生。 只要时刻记住,但凡发生的,都是老天来帮忙的;换一种思维,就通透了。 进入低谷,是老天给你转机。 偶尔生病,是老天给你健康。 遇到小人,是老天教你社交。 生活孤独,是老天逼你独立。 人生没有彩排,也没有绝对的稳定。 真正安稳的生活,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一种自在的境界。 所以,无论你遭遇了什么,那都是你应该遭遇的,不必躲闪,迎上去就好了。 普通人会抱怨“为什么倒霉的事情,我都遇到了”。 智慧的人会变通,“这件事,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启发”。 所有的事情,一旦找到了答案,变成了力量,那就一点都不害怕了。 努力前行吧,剩下的交给老天。
-
星云大师曾开示众人: “舍得’二字,蕴含人生大智慧。舍,不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拥有;得,不是获取,而是放下后的轻松。人生在世,有所舍,才能有所得。” 一个人或许聪明能干、阅历丰富,但在面对选择时,也可能是迷茫的。因为在这方面,他还没有参透“舍得”的真谛。 人被欲望裹挟时,无论怎么追逐,都只能在患得患失中焦虑。 一旦学会取舍,看淡得失,人生也就豁然开朗了。 弘一法师出家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 但他看破红尘,选择了出家修行,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他放下了世俗的一切名利和情感,过着简朴而清苦的生活。 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修行和弘法上,最终成为了一代高僧。 一个人拥有了“舍得放下”的境界,就会像弘一法师那样,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最终活出自己的精彩。 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你放下了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 保持“舍得放下”的心态,那么即使是充满挑战的人生,也能被你过得自在而圆满。
-
减少内耗,困境时独处,有人曾把人生比作一杯浑浊的水。 处在人群中时,我们只会把这杯水越搅越浑,到最后什么都看不清; 但独处时,水里的杂质就会慢慢沉淀,直至整杯水都变得澄澈透明。 就像作家马德所说的: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在内心煎熬的时候,给自己一方独处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你的生活,也会因此更加从容。 1. 看一个知识类视频或者一本书。 2. 泡个热水澡,洗去一天的烦恼。 3. 做一顿自己喜欢吃的饭菜。 4. 静下心来画画,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压方式。 5. 写日记记录心情。 6. 看几部纪录片,拓宽眼界。 7. 用心种一盆花。 8. 坐在窗边看天空,感受时间的流逝。 9. 听喜欢的音乐,让烦躁的思绪随音符飘散。 10. 翻翻以前的相册,看看曾经的自己。
-
媒体人意公子曾说过一句话:人须活在缘分里,而非关系里。 因为成年人的关系,远比你想象中脆弱得多。 交心的朋友,可能因为一点利益就闹掰;再好的感情,在现实的磋磨下也会慢慢变淡。 有人说,世上所有的关系,都是由缘分决定的。 缘来,则珍惜;缘尽,则放手。 不执着于关系,不流连于感情,人生才能迎来新的开始。 成年人的关系,聚散皆有定数,强求不得。 你刻意地挽留,死死地纠缠,只会引得对方的厌恶。 要知道,维持一段关系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再努力也是无用的。 当两个人的缘分走到了尽头,再好的关系也是无法挽留的。 缘深缘浅,缘聚缘散,且惜缘随缘莫攀缘。
-
心理学家罗斯林,曾做过一项关于情绪问题的研究。 他走访了数百位饱受负面情绪困扰的人,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他发现: 那些喜欢抱怨、发牢骚的人,总是习惯性地否定身边的一切; 经常焦虑的人,则通常会把事情往坏处想,一味地放大事实的严重性; 而伤心绝望的人,总爱咀嚼过去的烦恼,不断回想曾经的痛苦…… 于是罗斯林得出结论:人的情绪都是来自于想法,它是思维方式在一个人身上的投射。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困境。 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对,你就会产生错误认知,从而做出不当应对,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痛苦。一个人情绪不好,常常是因为以下3种错误思维。 反刍思维,反复咀嚼过去的烦恼,不断回想曾经的痛苦。 灾难思维,发生稀松平常的事,却脑补出灾难性的后果。 沙鼠思维,总是为将来的事情提前焦虑,整日担惊受怕。 “如果你的生活出现了烦恼,相信我,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情绪上的困扰,其实都是认知上的缺陷,和思维上的扭曲。 在错误思维的影响下,再小的事,也能变成彻底压垮你内心的巨石。 情绪变好的第一步,就是扭转思维,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当你用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你情绪上的起伏。 重塑自己的思维,你终会收获一个轻松愉悦的人生。
-
人生在世,总有意外与变数。 活在过去的人会抑郁,活在未来的人会焦虑,只有活在当下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稳住心态,耐住性子,做好该做的事,时间自会给你答案。
-
解决人生的困惑,得靠自己寻找答案。 没有一个万能的智者帮助我们走捷径,也没有任何一个答案适合所有人。 曾经有一次,朴树向一位年长的智者,问了许多自己人生的问题,请他帮忙解决。 智者告诉了他一句话:“我有我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只属于我,你应该带着好奇,带着觉知,去寻找你自己的答案。” 后来,朴树把这个非常受用的道理,在演出现场告诉所有人知道。 他还说,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你不能太当真,太当真你就输了。 生活中没有解决不了的困惑,只有解不开的心结。 等哪一天不再钻牛角尖,不再把别人的话太放在心上,不再太在意眼下的得失,一切也就轻松起来。 许多不解的困惑,也就不再成为困惑。 人生的豁然开朗,就是从心境到处境的改变过程,不用外求,问自己找答案。
-
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越来越多的人被焦虑所扰,被迷茫所困。 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推着走,不喜欢当下的生活,却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心理学家陈海贤说:不如意才是人生常态,我们终其一生,都是为了释怀痛苦与遗憾,在迷茫中找回自己。 人人都处在各自的彷徨中,一边痛苦挣扎,一边寻求自我。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无力挽回的不甘,和无法掌控的得失。 可亲自体验痛苦的滋味,是一个人觉醒的唯一方式。 只有被生活锤打过,你才会重新审视人生,最终找到真正的自己。 生活无论怎么过,都会有不甘,所有的不甘心,都是为了唤醒真实的你。释怀心中的不甘,是一个人觉醒的开端。 一个人的经历、得失,都会融为他的人生经验,指引他踏上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面对自身的不完美,外界的不如意,我们往往会本能地选择抗拒,固执地不愿接受。 然而,正是生命中的那些裂缝,警醒你摆脱随波逐流的盲目,找寻真正想要的生活。 你经历的苦与难,痛与悔,能让你认识自己的局限,审视真实的内心,实现一场由内而外的自我觉醒。 直视生活的千疮百孔,你会在顿悟与历练中,与更好的自己相逢。
-
真正的温柔,不是外表多么柔和,也不是语气多么甜蜜,而是一种独特的处事方式,是待人接物时柔和的态度。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不要看他如何对待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要看他如何对待比自己身份低的人。 内心的强大不是靠强硬的态度来展现,而是以温柔的力量去包容、去理解。 一个人的强大的标志,就是讨厌的人越来越少。 以一颗宽容之心行走于世间,凡事多一分换位思考,尽可能地去尊重和包容。 看过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身上都有棱角,有些人的成长是加强了棱角,靠棱角的锐利和强硬来保护自己,不惜刺痛他人。 有些人则在生活的磕磕绊绊中,学会了将棱角中间的缝隙用温柔填补,不再拼命攻击他人,而是微笑着接纳、理解和包容。” 温柔的力量,要比暴烈的力量更加强大。 修炼一颗强大的心脏,收起咄咄逼人的气势,敛起毕露的锋芒,温柔待人。 请相信,你温柔对待这个世界,也必将被世界温柔以待。
-
要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之福自灾祸生。 你熬过的痛苦有多大,你后来的运气有多少;你扛住的压力有多大,你就能够享受多大的运气。 痛苦和快乐是对立面,也是相辅相成的,还可以互相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