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化是一个精神分析的概念,起源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和Bowlby依恋理论,涵盖了反思功能、元认知、心理理论、心理感受性、共情等不同的社会认知功能。它指的是个体有意图的心理状态(如自身的目的、需要、情感、信念、推断)的基础上,内隐地或外显地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解释为有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简单来说,心智化是人们理解自己与他人认知、情绪、行为的过程,是社会交往活动的基础。 心智化的定义和作用 心智化是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觉察。它是一种隐秘的心理过程,我们只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对对方心智进行推断。心智化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还能促进情感调节和个人的执行力,提升内在的自由和能力,从而适应性地灵活应对生活带给我们的复杂处境。 心智化的应用场景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通过专业的互动过程提升来访者的心智化水平。这种有目的的外显心智化过程通过来访者对所理解内容的内化、吸收、整合,潜移默化地提升其内隐的心智化水平。此外,心智化在亲子关系、伴侣关系等社交场景中也有重要作用,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他人的行为和情感。 心智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依赖阶段:个体围绕着“你”这个观念来要求对方,认为对方有责任照顾自己。 独立阶段:个体着眼于“我”这个观念来要求自己,认为自己可以独立负责自己的行为。 互相依赖阶段:个体会从“我们”这个观念出现,认为是一个共生的团体,可以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0 2
-
热爱就坚持吧 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 感受时间缓缓流淌 不断给自己创造小小的喜悦 人总需要给自己机会 去到能滋养和托举自己的地方去
-
过度依赖他人可能导致心理依赖问题 🕵️♂️。找到独立的力量,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心理依赖 🔍🌱
-
我们总以为要成为铜墙铁壁,才能在生活中不被伤害。 可活到某个年纪才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抵御万物,而是允许万物穿过自己!
-
#用心一起成长 不面对成长的痛苦 就要面对生活的痛苦 不承担达成目标的痛苦 就要承担原地踏步的痛苦 愿我们可以一起 放声哭着,大声笑着往前行……
-
压垮你的不是工作量,而是过度的责任心。
-
谁痛苦,谁改变 谁改变,谁受益 不想改变,就只能继续痛苦 因为,在旧的模式里,不会有新的可能
-
#你未被释放的情绪,身体都知道 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 身体,实际上是我们情绪的媒介。
-
如果,一直重复已经做过的事 那么,也只能得到已经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想得到一些新的东西 那么,就去做一些你不曾做过的事
-
通过设定小目标逐步增强心理韧性 ????。每一次成功都是成长的积累。#心理韧性训练 ????????
-
#关于爱是什么? 爱是一个灵魂对另外一个灵魂的态度,不同状态的灵魂给出的爱是不一样的???? ⑩种爱的模式????: 匮乏的父母给出的爱是讨好, 而丰盛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滋养。 虚弱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控制, 强大的父母给出的爱是允许。 恐惧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担忧, 勇敢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放手。 自卑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打压, 自信的父母给出的爱则是启发。 外求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教化, 内求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