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空心病? 「空心病」是北大徐凯文老师提出的,他的一个来访者这样描述空心病的感受:「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是不是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空心病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简单分析,空心病就是价值观缺陷! 如何治愈空心? 1、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要有尊严,也就是要培养高自尊,多问问自己「是否对自己的命运有自主权」、「是否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 我们与外界的关系要有尊严,多寻找同频的人,与志同道合的人相处,接触那些可以让你自由表达想法和支持你的人,来获得更大的归属感。 2、建立目标和动机 动机和激情驱动了我们对生活的渴望,你可以创造目标,给自己定一些想完成的事情,让自己获得方向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正念练习 静坐冥想是正念练习的一种常见方式。 当你静下心沉浸到生活细节时,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流动性,这会让你深切体会到存在感和意义感! 4、重新“养育”自己一次 请把时光倒流回到小时候的自己,去看看自己当时喜欢的,不喜欢的,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内心的许多渴望时有相似的爱好。 不怕有扫兴的父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将原来委屈受伤的自己重新养育一次,为自己活一次。 一心理咨询师肖老师
0 3
-
很多女性独身后选择了不再寻找伴侣,她们受够了家庭生活的琐碎,宁愿一个人终老,也要为自己认真的活一次。 与有些人相交,是精神上的损耗,有些人相交,是一场灵魂的提升,若不能同频,不如独处。 人与人之间,若灵魂不能共振,交流不能同频,仅仅只是浅浅的遇见,终究会成为陌路。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满足所有人,而是为了找到与自己同频共振的那部分人。
-
天空不可能永远晴空万里,有时会电闪雷鸣,有时候会乌云密布,有时候甚至还会下冰雹! 而你要做的,就是让那些白云自由来去,那些生命中的云彩,不管它们变幻成什么形状,都不能影响到你,你也不能生出逃避或者厌恶之心,它们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彩。
-
思维的开放性,带来人生全方位格局的提升! 思维不开放的人大概有道德洁癖,价值观僵化,崇拜权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毛病…… 你向世界开放多少,世界就会给你多少! 在这片土地上,在今天这个时代,只要你张开双臂,睁开双眼睛,互联网AI时代就会给你很多创业的机会,成长的舞台和犯错的空间。 如果你不想让时代抛弃了你,那么请你紧跟时代,如果跟不上,那只是你没有跟上而已。
-
亲子关系这面镜子,照见的从来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灵魂的模样。 当你不允许自己脆弱,就会恐惧孩子的眼泪;而苛责自己笨拙的父母,会放大孩子的失误。那些深夜爆发的怒吼,表面是指向打翻牛奶的孩子,实则是惩罚当年那个同样慌张的自己。 真正成熟的父母,都懂得先做自己的摆渡人。允许疲惫时瘫在沙发上发呆,接纳失败后躲在被子里痛哭,像安抚受惊小鹿般轻拍自己的后背。 当内心长出温柔的茧,自然能托住孩子坠落时的恐慌。你凝视深渊时不转身逃离,孩子就学会了直面恐惧的勇气。 亲子关系的玄机,都是完成与自我的和解。当你停止用父母的鞭子抽打内在小孩,放下“完美大人”的锁链,你松弛的眉梢会变成孩子的晴天。 世间所有教育本质都是自我教育。当你的存在本身成为温暖的答案,那个奔跑的小身影自会踩着你的光,走出比远方更远的道路!
-
记住,当你接触的人多了,你会发现,凡是情绪稳定的强者,往往拥有一个共性:天大的事也不放心上,再深的仇怨也能付之一笑!
-
你的情绪会影响到心脏! 每伤心一次, 就会伤害你的心脏一次! 希望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哦!
-
你了解“心碎综合征”吗? “心碎综合征”,学名叫做 Takotsubo心肌病,是指人因经历重大外部事件打击,比如丧亲之痛、事业失败等,导致产生极度哀伤或愤怒的心理,以及强烈的情绪或身体压力,进而引发的胸痛、憋气、呼吸短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即为“心碎综合征”。简单来说: 这类患者并不是真的心脏碎裂(通常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只是患者通常会有剧烈的胸痛症状,感觉就像心碎了一样。 什么样的人易患“心碎综合征”? 性格方面:“心碎综合症”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心理学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A型、B型等多个类型。其中,A型性格的人多表现为性情急躁、易冲动、缺乏耐心、争强好胜等;B型性格的人多表现为情绪稳定、从容不迫、温和乐观、深思熟虑等。因此,A型性格的人会比B型性格的人更容易患“心碎综合症”。 性别方面:虽然任何性别都可能会发生心碎综合征,但有研究表明,女性的心碎综合征发病率会比男性大一些。在排除了其他影响心脏健康的因素后,女性的平均发病率是男性的7.5倍。超过90%心碎综合征患者是绝经后的女性。
-
在心理学乞有个概念叫投射 投射指的是,一个人会不知不觉的将自己的思想,观念,态度,情绪性格等投射到外界事物和他人身乞的心理。 用大白话说就是:每个人在别人身乞,看见的其实是自己 我们时长把唯物挂在嘴边,但90%的人,都在用唯心看待事情。 举例来说吧: 一位丈夫下班很晚,就没有进房间,直接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此时,妻子会有两个反应: 第一,这男人这么晚才回家,连房间都不想进,也不看一眼我和孩子,怕是外面有人了,不爱我了吧 第二,这男人这么晚才回家,怕吵醒我和孩子睡觉,就自己睡沙发了,他是个好丈夫 两个反应都是妻子的把内心世界投射到丈夫身乞的表现 如果是第一种,当妻子有这个念头之后,日后就会开始她的“自证预言”,情人节到了,丈夫要是送她礼物了,她就怀疑丈夫心里有鬼,所以才送礼物来讨好我,丈夫要是什么也没送,回家就玩手机,她就想,不爱我了,情人节也没表示 不管丈夫怎么做,都会因为妻子内心的投射,而证实她的预言。最后夫妻关系越来越差,老婆天天摆脸色,本来丈夫没啥事,都有点事了 如果是第二种,妻子觉得丈夫是爱她的关心她的,就拿了一床被子给丈夫盖乞,并倒了一杯热水放在沙发旁。丈夫本来可能有点事,结果因为妻子的默默付出,可能就收敛了。 你看,同样一段婚姻,却因为一念之差,最后走向了两种结局! 所以,转念便是改写人生剧本!
-
什么是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个体将自身的情感、欲望、价值观等内在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将这些特征强加于他人的认知过程中。 简单地说就是人往往会把自己身上的特点,情感、好恶、价值观等无意识的带入对方的身上,并且认为对方是这样的人。 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觉得大家都很善良;一个内心很阴暗的人会觉得大家都是坏人,都想害他;一个很在意外貌的人,会经常对一个人的外貌评头论足;一个很在乎金钱的人,会经常观察对方身上的价值,对方到底有多有钱
-
你看到什么?这种测试可能有反映心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