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5个技巧,让你轻松找回生活秩序感。 在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人们常常忙得焦头烂额,所以休息时只想通过手机来得到片刻的放松。然而,长期处于这种无序的生活状态,个体会变得异常焦虑与内耗,这是因为身体需要一边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应对突发状况的发生,一边又要忍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内心感到不安和恐惧。 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有序的生活不仅可以增强心理安全感,还能稳定情绪、提高个体的自信心。那么想要在生活中构建起良好的秩序感,到底该如何做呢? 01、生活作息规律 熬夜似乎成了现代人难以逃避的话题,睡眠不足会导致白天精神不佳,在日复一日的循环中,逐渐变得没有活力。所以,想要生活变得秩序感,首先就是早睡早起,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作息。比如晚上11点之前入睡,早上7点钟起床,规律的作息时间会形成稳定的生物钟,使得身体和大脑适应好节奏,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和白天的精力水平。 02、整洁的生活空间 整洁的生活空间会给人一种有序和可控的感觉,每个物品都有固定的位置,不需要额外花费精力去寻找,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而且打扫房间本身就是放松和解压的过程,内心的负面情绪好像也随着那些垃圾的清除而消失不见。所以不如每天花10至15分钟整理一下房间,将衣物叠好收纳,书籍摆放整齐,还可以买一些漂亮的小盆栽来点缀生活。 03、定期社交活动 独处,可以让个体更好地探索内心世界,增强自我认知,但是长期下去会缺乏沟通和社交支持,从而感到孤独,产生负面情绪。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可以选择定期与家人聚餐、与朋友聚会,分享彼此之间的生活趣事。还可以拓展社交圈,参加一些读书俱乐部、团体赛等等,在丰富自己兴趣的同时,还能帮助建立和完善个体的生活秩序感。 04、良好的时间管理 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与计划,将其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合理安排到每天、每周的时间框架中去,以此来把握对生活的方向与掌控感。比如使用番茄工作法,将番茄时间划分为25分钟的工作时间和5分钟的休息时间,间隔执行,每完成4个番茄时段,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有效利用好时间。 05、日常活动规律化 除去日常的作息与工作时间,其它日常活动也要尽可能的规律化。比如每周至少安排3至5次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天晚上睡前不玩手机,阅读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