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建立安全感 可以尝试下面两个做法。 1.从外界的关系中获得安全感 我们是可以从外界获得支持的,这点很重要。 没有安全感的人,会把外界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产生一种被外界抛弃的感觉,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任何社会系统都支持不到他。 但是这个世界上确实会有一些人能够支持到我们。 研究表明,依恋关系可以改变,这意味着我们任何时候做出改变都不晚。 我们最先获得安全感的地方就是家庭。 所以我们可以先和原生家庭尝试沟通,消解和原生家庭的隔阂,让原生家庭成为我们的后盾。 另外还可以稳定我们现在组成的家庭。现在组成的家庭是我们最能直接感受到温暖的地方。 如果童年时期没有建立起安全感,那在结婚后,在与伴侣的相处中能够长期体验到调和、平衡和一致,也可以建立起安全感。 2、自我建构安全感 比如努力工作、努力挣钱,有能力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生活。 许多女性会把安全感寄托在伴侣身上,但是人的变化是难以预料的,一旦伴侣出轨,女性很容易崩溃。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把安全感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构建一份。 小草会找大树遮风挡雨,而大树才不惧怕任何风雨。 真正的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0 2
-
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不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就”,更是在修炼自己的生命力
-
一个家庭,想要帮助孩子塑造强大且稳定的精神内核,培养出优秀且独立的子女,千万不能忽视这3点: (1)合适的沟通方式,是促进亲子关系的最佳途径。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把“讲道理”变成“唠家常”,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赞许,不要情绪化地解决问题,要看到、听到孩子的需求。 也可以每周开30分钟家庭会议,每人轮流发言提建议,表达自我,用白板记录并投票表决,培养平等协商习惯。 (2)父母的尊重和爱,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底气。 仔细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比如他对不同事物的关注度等,以此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孩子能够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发展特长。 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如孩子的穿着打扮、玩具选择、学习方式等,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选择。 即使父母不认同孩子的选择,也不要直接否定,而是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再与孩子一起分析利弊,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 把孩子当“独立个体”而非“附属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才能让他更好成长。 (3)及时的赋能托举,是家庭教育过程的必要条件。 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多表达对孩子的认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始终记得:一个人拥有了丰盈的精神世界和强大的灵魂,自然会更加从容的行走于世间。 好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耐心引路,家庭用心托举,自我潜心磨炼。 愿所有孩子都能朝着梦想坚定向前,对得起每一寸光阴。
-
什么是镜子效应? “镜子效应”是指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往往是我们自身状态的反射。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反馈就像镜子一样,彼此反射出对方的行为、态度和情感等。 它也可以用来解释自我认知的形成,个体往往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成为了反映自己的一面镜子。换句话说,别人对你的不尊重,可能与你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有一定关系。 当别人忽视、贬低或不尊重我们时,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开始怀疑自我价值,进而产生负面情绪。 这时候,我们的反应是与外界争辩,试图通过与对方的对抗来维护自尊。然而,这种应对方式往往适得其反。 “镜子效应”的核心思想是:你的价值并不会因为其他人的态度而减损。因此,当我们感受到不尊重时,最重要的不是外界对我们的态度,而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认知。 只有当我们内在强大,自我认同感坚定时,外界的评价和冒犯才不会轻易影响我们。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出门享受这阳光温煦的花香鸟语的一天吧!
-
同理心的五个层次 1、仅获得来访者事情、经验 2、基于表面信息反馈 3、聚焦问题,而后反馈 4、抓住来访者内心感受并反馈 5、更快、更深一步抓住来访者感受并反馈
-
咨询师对来访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咨询师创设一个外在的悦纳来促进来访内在的自我接纳。
-
人本主义最重要的假设就是人有自我实现、自我成就的这样一个能力,天生就有,这是人天然就有的一个东西,所以怎么样让他恢复这个能力呢?让他接纳自己完整的自我,他就可以了。机能良好的人不一定是世界第一,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不一定是最强大的人,他只是一个能够把自己活得最好的人,这就是人本主义最重要的观点。
-
让情绪流淌成河 青藏高原的冰川从不会纠结 “该不该融化”,它们只是遵循季节规律或凝结或流动。当代青少年需要的从不是情绪管理指南,而是像三江源保护区那样的 “自我接纳生态”: “你可以是沱沱河的初融溪水 带着冰碴的寒意漫过卵石 可以是通天河的九曲回肠 在巴颜喀拉山脉反复描摹心事的形状 最终都会成为长江的浩荡 在入海口拥抱千万朵相似的浪” 下一场情绪风暴来临时,试着对自己说:“我允许你带着雨云降临,就像允许樱花在春天盛放,允许银杏在秋天凋零。” 那些被温柔接住的情绪碎片,终将在时光里氧化成滋养生命的沃土。
-
人的理智与情感应该是“合作”或者“协调”的。一个人的理智和情感原本可以合作无间,类比于大象和骑在大象背上的人。这是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一书中的比方。人首先是情绪的动物,然后才是理智。情绪就像大象,代表着人类最原始的冲动,论力气,论强壮,它厉害百倍。而理智就像骑在象背上的人,单薄,纤弱,他不能扭转或阻止大象的脚步,但他总能想到种种办法,与大象默契配合,坐在象背上四处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