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与老人交流挺多,发现老人的观念相当坚固,以致于老人与子女有代沟。对于老年人的僵化的观念,我是如此理解:一切都以令人无法适应地变化,原因是自己机体的衰退、记忆的减退,会产生极大的焦虑不安感,会有不稳定感,为了让自己稳定下来,必须要努力抓住一些东西,除了自己的经历积累的经验,再无其他,于是必须努力维护自己可以站稳的基石——个人固化的经验。
0 1
-
今天的个案中第一次注意到一个移情配对关系防御着另外一个移情的客体配对关系。表明来访已稳定地处于中期阶段。
-
自己有两个团体,其中一个老是遗忘掉,这次遗忘,第二天觉得不安。
-
当心情不好时,有时候就是想在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静一会;有时候是找没有后顾之忧的人说说话;有时候需要理解;有时候需要被确认;有时候需要拓展认知扩大自己的空间。
-
理解一个人此时此刻的期待、欲望担心、害怕等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经常无意识地处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方不过是自己世界里的一个元素。所以,首先得进入真实的关系里,然后,要有觉悟地在一个位置上,位置不合适时及时调整,调整到你在我也在的距离上。
-
今天要到两只小奶猫,是流浪猫生育在人家车库里,估摸着满月了就一家伙要了来。 我与妻子说,我们带一个纸箱去拿一只,留给猫妈妈一只,这样就稍微好一点。妻子说流浪猫带孩子是很困难的,全部带走。 听说猫妈妈不见小猫后在发狂寻找。 分离,是痛苦的,但也有重生的希望。
-
团体活动是个见自己的途径,关键在于自己真实的参与,而不是做戏式的被动表达。
-
观念的力量很大,因观念经常通过行为表达,无法改变对方观念时,经常用更大的行为力量来抑制,却失败。
-
今天咨询中发现,咨询一定要跟带来访的节奏,不能拔苗助长,否则深入不下去。今天这个来访仍处于客体关系阶段,过早有力比多投注来解释是无效的。
-
今年家乡奇旱,今天下了雨,农村农民弥漫着焦虑不安的情绪因今天的雨有所缓解。环境是可以改变情绪的。
-
刚刚看到新华社在宣传李萌事迹。我感觉脏与耻是一个人必须要适应应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