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强大的人,他们都有强大的觉察力。 假如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要觉察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 那个念头是你的思维模式,然后变成你的情绪模式,这两个模式叠加变为你的表达,最后变成你的行为,时间长了变成你的习惯,习惯变成个性,所以人生形成一个路径。那么这个路径就是你的人生。 一念起万物生,一念落万物灭。痛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思考。 大道至简,怎么改呢?需要三个方法: 1、发心即是动机,这是心力方向。发心决定结果。从起心动念的那一刻起,结局已确定。念头改变情绪、基因、身体状况甚至循环的系统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果一个人负面念头过多,经常钻牛角尖,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那么人生就会很痛苦,让自己动弹不得。所以想要改变,一定要在起心动念下功夫。活得好的人,都退后到那个点上,觉察自己的每个念头,觉察到它们出现的那刻,痛苦开始瓦解。 2、不断地重复。量变才能引起质变。一定要勤奋,大量地输出,不断觉察每个念头,就会改变你的潜意识,在一个领域深耕自己,最后变成专家。随时根据缘起的条件,根据直觉,顺道而为。借当下悟道。生命中所有的发生都是为你悟道真相。 3、顺道者昌,逆道者亡。人生的发心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利他。发心正确越努力越幸运,发心错误,越努力越糟糕。为自己就活在小我里,你的能量场就低,活在贪嗔痴,就会吸引小人、算计你的人和所谓的冤亲债主出现在你的身边,让人生不如死。 如果发心是利他,为整个众生去发愿,你的格局越大,慈悲心包容心越大,心性光明得到彻底绽放,你就会遇到贵人、福人,就会成为有天命的人,天地都会推动各种力量帮助你,实现你的大愿。
0 1
-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能量场,心灵、思想、情感都会发出各自的能量波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一切能量源于心灵。”我们内在的状态,直接影响着生命的外在表现。那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能量源源不断呢?接下来,分享五个聚集能量的法则,让你掌握健康幸福之源。 能量,简单而言,是一种潜藏在生命深处的驱动力。“心在哪里,能量就流向哪里。”每一个念头、每一段情绪,都会在能量的磁场中产生回响。 法则一:锁定好你的焦点,专注之处,能量流转;焦点之处,命运改变。 法则二:对于负能量不要抵制,只能转化,痛苦是生命的另一种成长。 法则三:管理好语言、视听与生活环境,让生活成为正能量的场域,能量将自然而然地流入你的生命中。 法则四:分享带来更多美好能量,分享如同阳光,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分享之心,能量倍增。 法则五:爱与感恩创造世间最大的正能量,爱如泉,感恩如雨,滋润心田,生命因此美丽。 心中若有光明,生活便无处不明亮。让我们带着这份信念,在人生的旅程中,时刻汇聚、储蓄、释放能量,用内在的力量点燃生命之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
-
正念越强,好运越多,何为正念? 《此刻是一枝花》中曾这样阐释:“正念是赤足踩在湿土上的觉知,是让呼吸成为锚点,不评判此刻的风是否吹乱了发,只与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坦诚相拥。” 现实中许多人活得像不停旋转的陀螺,明明身体在休息,大脑却在无数个未完成的计划、未说出口的话语、未预知的风险中来回奔忙。这种精神上的 “杂耕”,让生命的田地长满焦虑的杂草。 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将生活状态分为两种: 被动式生存:如同被潮水推着走,刷短视频时的即时快感、沉迷游戏时的短暂逃避,都是用碎片化的刺激填补内心的空洞; 主动式生长:像园丁照料花木般专注,阅读时与智者的思想对话、运动时与身体的深度联结、冥想时与呼吸的温柔共处,都是在为心灵施肥浇水。 当我们学会在工作时全神贯注,在休憩时全然放松,便如同在生命中架起一座平衡的桥梁。 这种张弛有度的状态,会让每一份努力都自带回声 —— 当你专注完成一个项目后,那份踏实的成就感会化作下一次前进的动力,形成正向循环。 很喜欢《正念禅修》里的比喻:“思想是种子,正念是筛子。当我们筛去抱怨、恐惧、浮躁的杂质,留下的种子才能在当下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耕种正念的人,终将在岁月里收获一片丰饶的心境。 正念与信念交织成脊梁,让我们在风雨中依然能挺直腰杆前行。 作家刘墉曾写道:“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辞。真正的命运,是信念在时间里开出的花。”
-
人活到最后,拼的不是智商或情商,而是心力。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养好这五种心,才是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最坚固的铠甲。 01、平常心,少比较。 作家詹姆斯·巴里曾说:“幸福的秘诀,不是做你喜欢的事,而是喜欢你做的事。” 人生这场修行,最忌讳的就是用别人的尺子,来丈量自己的路。 往后,收回向外看的目光,守住内心的节奏,幸福自会不期而遇。 02、宽容心,少计较。 老话常说:“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格局大的人,早已把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星辰大海,而我们却还在为脚下的几颗石子而烦恼。 未来,请记住:放过别人,不是懦弱,而是放过自己。心宽了,路才能走得远。 03、笃定心,少摇摆。 你迎合了所有人,却唯独委屈了自己;你走了一条看似最安全的路,却在深夜里反复叩问“如果当初”。 真正厉害的人,都自带GPS,内心有清晰的地图。 往后,愿你屏蔽掉外界的嘈杂,调大内心的音量,坚定地走向你想去的地方。 04、清净心,少杂念。 未来,一定要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断舍离”。 定期关掉手机,远离喧嚣,读一本无用的书,发一会无聊的呆,让心灵回归宁静。 心净了,智慧和能量才能重新流淌进来。 05、勇敢心,少畏惧。 尼尔森·曼德拉说过:“勇敢不是不感到恐惧,而是战胜恐惧。” 敢于迈出第一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往后的日子,不必畏惧风浪,每一次挑战,都是让你变得更强大的礼物。 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浇灌生活,生活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养好一颗心,稳住一个家,便是普通人穿越风雨,最硬的底牌。
-
怕,是许多人一生都绕不过去的心理关卡。 怕失败,怕失去,怕被讨厌,怕被否定,怕未来,怕孤独,怕痛苦。我们看似在追求幸福,实际上却常常活在「怕」的驱动里。 怕,成为我们为自己筑起的无形牢笼。 而人生很多遗憾,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做不到,而是因为我们被「怕」拦住了脚步。 怕,其实是内心对未知的抗拒。 怕,从根本上讲,是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拒绝。 有句话说得好:人不是活在现实里,而是活在自己对现实的解释里。 你以为的危险,可能并不存在。你以为的后果,往往也不会发生。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脑海里对这件事的想象。 我们害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自己没办法承受的那个情绪。 但情绪是流动的,痛苦是暂时的。你所害怕的,其实都是可以穿越的。 允许一切发生,是走出心理牢笼的钥匙。 但事实上,生命本来就是一个允许的过程。 允许爱而不得,允许跌倒,允许孤独,允许所有无法预测的发生。 当你真的允许了,你就不会再怕。 你会发现,怕不过是一种心理幻觉。 你甚至会发现,很多你曾经不敢面对的事情,其实并不可怕。 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 只有做了,你才会不怕;你不可能等到不怕了才去做。 你会发现,99%的害怕,都是想象出来的,只有1%的真实。 当你去做你害怕的事,那个怕会在你行动的瞬间土崩瓦解。 真正的勇敢,不是没有害怕,而是害怕了,还能继续往前走。 怕,是心里的魔;行动,是打破魔咒的唯一方法。 允许一切发生,顺势而为,才能拥抱真正自由的人生。
-
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曾做过关于能量的实验,得出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 能量对人的影响颇大。 正能量的人出现时,磁场将带动周围的一切,让它们变得有秩序且美好。 负能量的人出现时,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紊乱和糟糕,你的生活也会变得灰暗。 人生实苦,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才能放心,顺心,舒心。 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放心。 把后背交给可靠之人,才能穿越人生荒漠。 正能量的人,大多品行端正、为人可靠,他们善良、宽容、诚信。 不喜欢勾心斗角,不屑于玩心眼,更不会为了利益,把身边的人算计伤害。 和他们交往,不必谨慎,和他们为友,大可放心。 人生路上,一定要和靠得住的人同行,也要提醒自己,做个办事牢靠的人。 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顺心。 正能量的人,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始终扮演一名“旁观者”的角色。 不过分干涉别人的生活,不强迫别人跟自己一样。 尊重他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即使这些选择与自己的不同,也不进行无谓的干涉。 有尊重,相处起来,才会觉得顺心。 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舒心。 有一种人,他们身上满满的负能量。 每天都在抱怨,抱怨工作不顺心,抱怨生活不如意。 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消极,和这样的人相处久了,自己也变得沮丧和焦虑。 还有一种人,他们浑身充满正能量,乐观、健谈、幽默,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相处舒服。 诗人鲁米说:“点亮他人灯盏的人,不会让自己浸入黑暗。” 正能量的人像太阳一样自带光芒,和他们在一起,仿佛在暖阳下行走,温暖舒适。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靠近此类人。你厌恶什么样的人,就要主动远离。 远离负能量的人,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心灵健康。 而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不仅优秀了自己,也给别人送去了善良和温暖。
-
作家安妮·兰德说过:你才是自己生活的唯一主人。 很多时候,对别人的无情,其实是对自己的有情。 所谓无情可破全局,只要你放弃掉无谓的关系,一切痛苦就结束了。 不被人情捆绑;“人情的世界里,有一个定律:你每让一次,别人就会想要更多。没底线的善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经历得多了,就会明白,人心才是最凉薄的东西。 不受人情绑架,不委屈自己,才是人与人交往应有的觉悟。 所有的无情,都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人生最好的成全。 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留给自己,与想要的生活不期而遇。 不被情绪勒索;“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你越是共情别人,就越容易陷入同样的烦恼和麻烦中。 你为对方的情绪买了单,自己的生活却满目疮痍。 再好的关系,也不该任凭对方污染你的情绪。 远离勒索你情绪的关系,让自己变得冷漠一些,你的世界才会重新恢复宁静。 不被感情消耗;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 再爱的亲人,再好的朋友,走到最后,都是擦肩而过。 太看重关系的人,难免会被感情消耗。 你可以真心待人,却不必执着于人。 保持合适的距离,或许看上去薄情了些,却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 一个人的情感修炼到了极致,是漠然。 人一旦活明白了,就不再轻易把自己的时间与情绪留给别人。 做一个无情的人,看淡一切关系,不为难别人,也不委屈自己。 允许生命中的人来人往,你便能拥有更加恣意的人生。
-
如何修炼“允许一切发生”的心态? ① 练习“旁观者思维”,当坏事发生时,别急着抱怨:“为什么是我?”而是问自己:“这件事想教会我什么?” ② 培养“反脆弱”能力,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说:“风会熄灭蜡烛,却能让火越烧越旺。”挫折不是来打败你的,而是来让你更强大的。 ③ 相信“命运会安排更好的”,电影《阿甘正传》里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但无论如何,它都会让你成长。 最好的风水,就是你的心念 《了凡四训》中讲:“命由己造,福自己求。” - 心宽了,路就宽了。 - 心定了,运就稳了。 - 心善了,福就来了。 当你不再抗拒,允许一切如其所是,你会发现: 曾经的“坏事”,原来是命运的巧妙安排。 曾经的“失去”,原来是更好的开始。 人生最大的智慧,不是逆天改命,而是顺应自然。 心态好了,风水自然好;允许一切发生,顺势而为。
-
《道德经》中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从不刻意施为,却能无所不为。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无为其实是一种有为;很多事情,放下其实是一种拾起;很多东西,舍弃其实是一种收获。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有所弃,必有所取;有所失,必有所得,放得下的人,才处处是大道。 古人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人活一世,尽量活明白,活通透就好。活得通透之人,用心如同镜子一般,能映照万物却不损心劳神。 生活处处是道场,若到处凌乱不堪,则疲惫是必然的。 人活一世,我们都应该学会自渡,而自渡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不断地自我整理,从而清醒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
大道至简,真正能扛住风浪的人,靠的是内在。这三种“高级思维”,才是真正的底气。 自省思维——敢于照见自己的内心; 自省的人有福气。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最优秀的人,不是不会犯错,而是勇于承认并改正。” 就像擦镜子,你只有看清了自己的斑点,才能一点点把人生这块玻璃擦得透亮。比起懒得变通的人,自省的人往往趁早走出困境。 利他思维——懂得成全别人,也是在升华自己;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帮过多少人,关键时刻,命运就会回报你多少。反之,自私自利的人,即便一时得势,终究会被孤立。 利他思维不是傻。是“眼里有别人”、心里有人情,自然有人想和你共事、同你同行。 进化思维——不断学习,始终在路上; 这世界变化很快,但只要你愿意学习,勇于调整自己,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进化不是让人失去自己,而是让你的底色更纯粹。试着把新鲜事物当朋友,试着接受不同价值观,主动去读几本书,学会一项新技能。不管多大年纪,你都还能在“板凳上开花”,开出属于自己的蓬勃春天。 有句话说得好,“静下心,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愿你我都能放下烦恼、珍惜余生。
-
拥有自尊心的人,往往是比较自卑的人;自尊心越高,也就越自卑。 简单来讲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因为你会过度关注外在的看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外部投来的目光等,面对这些,不会觉得这是他们对你的欣赏、喜欢,反而会认为是讥讽、嘲笑。 因为自己看不起自己,你会觉得所有的好都不是降临在自己身上,好处都是别人的,不好的都是自己的。 其实,自己得想得通,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帮助你,只有自己帮助自己。当自己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时,你才真正意义上正视了自己,才算看得起自己。 人生漫漫,无论身处何处,周边都有对比,比家庭、比学历、比工作、比车、比房,比对象和孩子。人各有千秋,无形的对比没有任何意义,自己开心才重要。 其实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内心平静,接纳自己、正视自己、欣赏自己身上的一切,不限高矮、美丑、胖瘦。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好的自己。[爱心][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