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安康,粽横四海。
0 0
-
您好,您说的很好,确实是这样的。人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就不会被外界纷繁复杂的事所迷惑,因为内心有自己的定位,方向明确,内心充盈,自然就不用向外索取了。这是人成熟的最高境界。
-
【依赖型人格组织】具有依赖性人格的人往往会不惜将自己沉浸在“危难”之中,他们会持续表达自己的无力感和痛苦体验,这并非是他们假装如此,而确实是一种真情实感。但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方式极易造成其他人的卷入,作为旁观者很难独善其身。因为很少有人面对处于痛苦中的人能够保持泰然自若,这并非人类社会所倡导的善。所以面对他们的时候,都会体会到来自于外界的一种压力,而内部也会慢慢升腾起一种想帮助他的冲动。两种力量交相辉映,很难让人自持。这没准就是他们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如果失去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就会失去独立面对外界的勇气,所以越是表现得无力,越会获得更多的帮助,进而将自己和依恋者牢牢绑定。在这样的情势下,如果被依恋者能够持续保持边界感和稳定感,同时给对方留出相应的独立空间,就变得非常难得了。
-
【心理化】心理咨询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人的心理化。假设外界刺激和人类行为是一个连续过程,那么两者之间的心理过程就变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外界刺激对个体的影响以及行为的方向和性质,同时也决定个体应对外界刺激的方式。如果外界刺激没有经过充分的心理化过程,直接导致外显行为,那么行为相对于个体来讲就变得不可控,甚至会导致跟个体意愿相反的结果,显然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然而如果加强中间的心理过程,那么行为就会获得很好的调控,个体也会更少地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比如朋友在没有通知自己的情况下失约,此时个体的第一感觉是气愤,感觉到被轻视,进而有想对对方发火的冲动行为。此时如果加入一定的心理过程就可以避免造成失控的后果,最大程度地降低行为风险。比如这个人可以想,没准对方是突然遇到一些事,无法脱身,当然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告诉自己,所以才失约。假设对方有什么别的想法,那么日后也可以有机会向他寻求解释,看看他怎么说。此时可能只有等待,看看后面会出现什么状况。自己虽然被放鸽子,但还是尽量选择相信朋友,毕竟一直以来对方都是很信任自己的,自己在这个时候也需要给对方一些信任。这样想过之后,不良情绪开始慢慢消散,冲动性行为动机也已不在了。
-
很难用一个答案解答所有问题,因为世界并不是简单的由单一原因构成,一个问题对应着一个标准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去了解那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找到属于那个人,那个家庭的具体原因,你会豁然开朗。世界很复杂,人更是。
-
【夸赞防御】有些人会习惯于用夸赞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尤其在关系建立伊始,这种方式尤其奏效。被夸者往往乐在其中,主动卸掉防备,飘飘然不知所踪。但实际上深究一步就会发现,这是一招很高妙的人际防御策略。善使者常常用抬高的方式卸下对方的防备,为自己争取宽松的人际氛围。对方由于被事先抬高,不好不认,只能以高姿态行事,扮演“圣人”,势必会放松对对方应有的要求。然而对于非常吃这一套的人感觉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妥,不经意间达成目标,屡试不爽。 而这样的方式实质上是属于心理防御的一种,经常使用的人往往不太习惯于在平等的关系模式中相处。表面上是表达崇敬,实际上却拉开了彼此
-
【效果其实是个人】患者找到医生看病,医生提出治疗方案后患者表达怀疑:“会有效果吗?如果没有效果怎么办?”医生回答:“可以试试。”患者强调:“我需要尽快看到效果,一切繁文缛节都需要去掉。如果没有效果,我为什么要接受治疗呢?” 医生沉默了一下,不紧不慢地答道:“其实效果是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如果你希望她出现,就不能一直盯着她看。” 患者恍然大悟。 我们习惯将除自己以外的所有存在都看做被动的物品,好像他们可以随叫随到一样,但是从来没有以人性的角度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考量过。我们需要效果,直达目标,但是请问,效果和目标需要我们吗?如果需要,是因为什么需要呢?
-
【好的状态是一种习惯】追求好的状态,甚至是觊觎巅峰体验,是无数有志青年的终生追求。而一旦中间被打断,极易进入自我挫败模式,即倾向于将获取优良状态看做是一种技术,所谓技术就是可以随时应用,任意支配。就好像烹饪驾驶等技术,随时可以用。这就造成一种误解,越是想应用获取良好状态的技术,越不能让自己满意,越不能进入就越对自身不满意,加剧了对自身的评判。最后只能一边自我攻击,一边唉声叹气,形成自我损耗。 熟不知这种状态其实是一种习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和适应。从开始的不让人满意到渐入佳境,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进入状态,最终达到忘我境地。当忘记对自身状态优良评判的时
-
【不辞而别】对关系的消极预期,导致内心形成恐慌,这种恐慌不断在内心蔓延,发酵,最后达到非常强烈的程度。越是恐慌,越不容易变成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之得到现实的验证,而只能付诸行动,进行非理性的逃离。需要对分离有正确客观的评估,然后采取合适的应对方式。重要的不是不辞而别本身,而是因为什么选择不辞而别。如果能理解这一点,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
【前语言化】习惯于通过猜测和内心独白的方式评估关系走向,自身其实早有预设,只是静待关系按照自己的预想而发展。这样类型的人会更容易付诸行动,在思想和行动之间缺少语言化作为桥梁,极易形成对其他人的误读误判,从而丧失对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语言是主体意识的表达,放弃语言意味着放弃自身的主体位置,那意思好像是说:“你们定吧,我怎么都行。”其实真的怎么都行吗?肯定不是的,只不过他们习惯于放弃为自己陈述,而直接用行为逃离内心的痛楚,以抵消放弃话语权对自身的压制。
-
【虚假排异】就好像过敏性咳嗽一样,明明没有病菌侵入,却频频发动清除异己的运动,而这种排异的反应本身反而成为了个体的苦恼。从心理层面来讲,对自己脑海中出现的某些念头不能理解并认同,认定其为异类,企图用强力排除之,势必会让内心陷入到矛盾和纠结状态。会莫名其妙地感觉烦躁,实际是由于过度地对自身不理解引起的。这个情况短时间内无法让进入意识,只能简单重复,徘徊,加剧自我损耗,直到意识能够认清这个情况,及时将警报解除,重新给“异类”平反昭雪,内心才重新恢复平静。只不过大多数人很难将自己放在更大的范围去观察,所以这种领悟往往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