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勒索的接受者有什么特点呢?接上篇~~4高同理心的人:同情和怜悯,是人类的高贵品质,它让我们和别人建立深度的情感联系。但过高的同理心,往往让我们为了别人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和快乐。5自我怀疑者:中国人强调自我反省,这是儒家大背景文化下的一种品德。但过度自我反省,就很容易演变成自我怀疑,从而让他人有机会去支配我们的感觉和认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我们和某种权威者或关系上位者人之间的互动中,比如父母、恋人。你一定经常听过父母这样的论调:“你这么想是不对的,我们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以此来要求你,要按照他们的规定来做事。如果你是一个对自我不够坚定的人,很容易因此被情感勒索者所支配。6自我勒索者:情感勒索大部分时候需要双方的配合,但有时,情感勒索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因为我们过于聪明的大脑,总是能帮我们搭建很多故事情结,让我们以为我们心里所设想的,就是真实的存在。前面很大一部分,似乎都是在讲,我们需要为别人的情绪、快乐负责,而很少考虑自己。但这些“为别人负责”的背后,真相往往是,我们不愿意为自己负责。世界越来越复杂,个体却越来越孤独。人们需要一些稳定和归属感的东西,他们需要拼命融入大众,或者寻找比自己更有力量的权威者,寻求他们的保护。人们希望有人能够承担起他们面对这个未知世界的责任,故而,从那种虚无感,走向另一个极端——屈服。所以,我们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听从他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够被他人所接纳,成为更具力量的群体性的一部分,而不用自己单枪匹马面对这世界无尽的未知。这是社会发展形态下的一种产物。因为渴望安全感,所以人们愿意交出部分的自我,以便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安全感。而在这过程中,就是情感勒索发生的最好时机。
0 3
-
人总要给自己找个解释,即使是信仰阴谋论,只要解释的通都能找到心安处,最怕不思不恐不解不安。
-
相比于精神分析去找原因,我更愿意使用存在主义方案去寻求最好的当下感受。活在当下不必追问不必忧虑。
-
有多少言不由衷,就有多少词不达意
-
虽然我极其不愿意认同佛洛伊德关于原生家庭影响胜天的结论,但不得不承认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深远影响即使是在他自己深度觉察并防备的情况下也依然无法逃离,而这些影响会像基因一样形成代代传承,大概率一个人会用曾经被对待的方式对待别人,即使知道是错的,或许能控制伤害值,但不能完全停止传送下一代,更不可能完全更正。所以有些习惯我们可以看成是一种精神疾病并且会“遗传”,例如暴力,可能从身体暴力变成语言暴力,但不会消失;例如负面焦虑,可能从毁灭型变成轻微焦虑症,但不会转变成正能量。 很多习惯不只是习惯,我们看一个人的生活习性,处事方式可以看到更深层的情况,及时在人际关系中避险。
-
有时候,我们反而因为爱而离开。不爱,虽不知却能相守。因爱而相知不可守。
-
“人欲无穷”,多数人认为这句话有贬义色彩,但其实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拥有获取快乐的动力。没有欲望/低欲望的选择同时也限制了多巴胺的获取路径。还是有点欲望有助于保持年轻的心态和向上的态度。
-
卓越之人论道,平常之人论事,狭隘之人论人。
-
当你变得柔软,世界也都跟着轻声细语~
-
左手是自己,右手是妈妈,每个人都在各种角色中切换,愿我们总是有一个空间能给自己。
-
暖阳下~树荫处~小雨中~都是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