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能改变大脑的活动和形状 在YouTube上,一个叫DanaFoundation的视频,通过科学数据,向我们证明:心理咨询能够帮助来访者抑制大脑的负面活动,甚至改变大脑形状。 视频介绍,当我们进行心理咨询时,大脑中控制情绪的特定的区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比如,通过fMRI脑部影像技术对抑郁症病人的大脑行为活动进行检测,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减少在大脑中杏仁核——海马体和前额皮质中部中,掌控伤心和抑郁的部分活动。 通过心理咨询,我们能对这些负面情绪达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使我们的激烈情绪得以缓解,心情逐渐平复。 同时,该视频还揭露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一样,可以通过锻炼“重塑”,如果我们经常进行某项脑力活动,也会增长颅内相关控制区域的体积。 比如,长期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会增大杏仁核的体积,因为杏仁核控制我们的恐怖情绪。反之亦然,杏仁核体积较大的人群,也更容易受抑郁症困扰 (Leuchteretal.,1997)。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症状进行心理干预,就可以重塑我们大脑的内部形态。 在视频中的实验,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接受了线上心理咨询课程后,社恐症状有所减轻,他们的杏仁核体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小。 换句话说:心理咨询也是一种强化我们大脑的训练。如果我们参加更多的心理咨询,大脑也会变得更加强大和具有复原力,我们的问题也能得到更好,更快的解决。
0 8
-
自尊偏低、却想拥有高自尊需求的人,很想通过外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像是被他人称赞“有能力”“有才华”,或是从别人喜欢自己的程度,来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但因为自尊偏低,所以他们太过在乎自己能否被肯定,更害怕得不到认可的失落感,让自己情绪低落及沮丧,所以他们会下意识地进行负面思考,不断给予自己负面评价和否定的语句,让自己假装习惯得不到好的肯定和赞赏,以为这样自己就不会太难过。 结果,他们心里经常浮现的,都是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对不起,是我太笨了”“我好差劲”“我能力不足”“我什么都做不好”……而这些负面评价,不仅成为他们习惯性的自我陈述,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脱口而出,在那些需要面对及承担任务的时刻,他们会直接以这种负面的信息回应自己。
-
害怕无着无落,没有对象的时候,就是焦虑。
-
身体从不说谎,每处疼痛都是未被听见的情绪在敲门。 下次不适时,不妨问问自己:「我在为什么而焦虑?」 学会与情绪和解,是对心身体最好的保养。
-
一个人身体出现问题,很多人能感同身受,只有内心的恐惧害怕、痛苦、纠缠很少有人能理解,能感同身受。其实一个人内心的痛苦一定大于身体的痛苦,很多人虽然痛苦仍然在坚强的上班、生活,他们其实真的很坚韧、很顽强。 内心痛苦影响社会功能的人,都希望自己赶紧好起来,好好工作生活。很多人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还是痛苦,因为一个人心理困扰的原因很多,与自己的认知、性格等都有关系,一个人性格形成几十年的时间,在很短的时间改变确实有些困难。 多年的经验和感受,爱可以疗愈一个人,好的关系可以疗愈一个人。如果我们身边有精神痛苦的人,我们需要理解、包容、安抚,一个人在关系中理解包容一个痛苦的人,这个人就是ta的治愈者。希望每一个难受痛苦的人被关爱,被善待。
-
很多人经历了创伤,非常痛苦,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放不下,自己也很痛苦,但是由不了自己,这其实是情绪闪回。 情绪闪回:CPTSD最典型的症状 情绪闪回可能是CPTSD最明显、最典型的症状。遭受创伤性遗弃的幸存者极易发生痛苦的情绪闪回。情绪闪回与PTSD的闪回不同,通常不会涉及视觉重现(Visual Component)。 情绪闪回是一种突然发生且通常持续时间较长的退行(Regression),幸存者会退行至童年遭受虐待或遗弃时所产生的强烈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包括强烈的恐惧、羞耻、疏离、愤怒、悲伤和抑郁,甚至出现不必要的战或逃(Fight or Flight)反应。 情绪闪回和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一样,并不是“全或无”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闪回都能被归为退行。闪回程度或轻微,或严重,持续时间也可能从片刻到数周不等,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才会被心理治疗师判定为退行。
-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区别】 两者因为常并发,且临床表现有很多重叠症状,常被人混淆。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在哪里? 1、从发病年龄上看,焦虑的首发一般在35岁以上,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而抑郁症在所有年龄群都有发生。 2、抑郁症患者对人疏离,对以往爱好兴趣丧失,而焦虑者保持正常。 3、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 4、抑郁症患者严重时对自身症状缺乏认识,主动就医者占少数;焦虑症患者常常知道自己的焦虑是过分的,但又因无法控制而苦恼,大多数会主动求医。 5、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而焦虑者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等,害怕去公共场合。
-
恐艾症表面看着是恐惧艾滋病,这些恐艾的人知道艾滋病的传染路径,知道艾滋病是慢性病,知道怎么应对,但是当情绪上来时不由自主的恐惧害怕,担心自己传染艾滋病,反复去医院检查,没完没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恐艾滋病的人内心的本我和超我冲突太大,自我不能平衡本我和超我。有的人与自己的性格有关系想的太多。有的人因为不能对别人产生信任,有的人背后是对自己的否定。有的人的认知是以偏概全。 所以恐癌的人需要从认知上、信任上、建立自信心、自身的性格特点等各方面改变,才可以彻底消除恐惧艾滋病。
-
心理咨询的改变是发生在不同层次上的。 首先是认识上的改变。 这是理性的功能、智慧的力量。 比如原来我想问题总是一根筋,现在我想问题可以多个角度了,容易想开了。 有经验、有体会的人会说:同样是一个情景,我以前怎么从来没有这样去想过? 其次是情感体验上的改变。 比如我原来一看见某个人就生气,现在我觉得TA没那么讨厌了,甚至我还能发现TA身上有让人觉得可爱的地方。 最后是生活行动上的改变。
-
只要你全身放松,心态好,你是很难生病的。 因为如果我们心里老是搁着事情,你的五脏六腑就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去供给这个心里的思绪。久而久之整体的五脏六腑气场全都乱了。 那你的气场一乱,肌肉、筋骨、气血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你心态很好,每天高高兴兴、乐乐呵呵的,你自然免疫力就强大。免疫力强大人就很难生病。
-
当一个人真正爱自己的时候,TA的健康自恋发展良好的时候,会是什么状态呢? 用具有生活感触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人给人的感受是“精、气、神”充足。 这样说虽然很贴切,很生动鲜明,但是仔细分析和评估起来又有点太笼统了。 我们再精细的区分一下,把它的特点再详细描述就是: 第一,是感受到内心的稳固和活力; 第二,是有能力运用和表现才能,稳步达到目标; 第三,是有自尊,面对挫折时更坚韧更可靠; 第四,是乐享自己的成功,能够自豪地表达; 第五,是善于独处而不慌乱,享受当下。 这些特点就是积极的“健康自恋”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