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烦恼皆来源于我的内心之中,要去除不是那么容易的。就像我们洗澡一样,今天洗,明天还要洗,不断的洗,“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烦恼越重的人反而不爱去修正,觉得自己没问题,就像长期不洗澡的人,不觉得自己脏,连察觉自己烦恼的能力都没有,实际上这很可怜。但如果要修行,不管怎么样都要去洗,观照出自己的烦恼所在,去转化它,不能因为烦恼多就不管它。 有的人羡慕出家人,说出家人是去掉了“三千烦恼丝”,好像烦恼都在头发上似的。只要把头发剃掉烦恼就没有了,若是这样,你们都愿意把头发剃光。当然不是这样的,烦恼的根结在内心。我们遇到的烦恼貌似都是外在的,家庭有家庭的烦恼,出家有出家的烦恼,但究其根本离不开“贪嗔痴”三毒,每个人都会有所侧重的习性。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称为娑婆世界,亦名堪忍世界,即充满着各种烦恼与痛苦,而人最大烦恼是贪欲,而生死的根本是情爱。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情爱断了生死断”。所以我们就应明了:要断烦恼了生死该从何处下手。当然,在生活中往往是这里的烦恼除去了,那里的烦恼又生出来了。 烦恼也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它,如果你能够转换的好,那烦恼之境也往往是化为菩提的良机,所以佛教说“烦恼即菩提”。而在社会生活中,要经历吃苦和流汗的过程,方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不要去刻意回避它。有烦恼不可怕,是烦恼缠身而不自知,那才是真的可怕。
0 11
-
新的一天,心从哪里开始很重要。正念冥想、诵经礼佛,让心从平静而有力量开始。
-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对生活该尽的义务,该担的责任,扛起它,这就是人生。
-
做事有一点很重要: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接纳的心、心甘情愿的心去做事,与带着所谓的责任心、恐惧某种结果的心、某种目的的心、达到某种目的就万事大吉的心去做事,做出来的事和结果,以及自己在做事过程中的表现,完全不一样。
-
人既要被繁华震撼过,又要被质朴感动过,这两种体会之间,丈量着一个生命能够拥有的宽度。
-
外地进修学习,咨询请留言预约时间,开机会第一时间回复!
-
正念,指的只是去感受和觉察,不评判,读取的是事物本质上的中性状态; 善念,指的是从事物积极的那一面去看待事物,读取的是事物的阳面,事物成长富足的状态; 恶念,指的是从事物消极的那一面去看待事物,读取的是事物的阴面,事物衰败匮乏的状态。 起什么念,得什么果。
-
学会在人际关系中去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懂得守护自己的边界,敢于拒绝,敢于说“不”,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关系里带着被“讨厌”的勇气,去支持自己、做自己。
-
“布施” 你布施出去的所有东西,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最终都是在供养你自己。 语言、意念、最终都会回流到你身上,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施主。 言布施:用好话来激励人; 财布施:施舍财富供养人; 法布施:施舍智慧度化人; 无畏施:消除恐怖教化人; 善布施:明辦因果感化人; 行布施:用服务来帮助别人。
-
给自己贴标签,就是为人生设限。 如果你尝试将自己与某一种类型匹配,那么你一定无意识地排除了人格中其他无关的特质。一旦你将自己定义为某一特定类型,你就会根据该角色给自己设定界限,进而忘记自己还有改变和成长的潜能。
-
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习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类的灵魂,也可以把他们从人们的心里驱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