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经常都要批评孩子,作为家长的你是如何批评孩子的,也会批评吗? 首先,批评是一种反馈,对孩子行为、表现的回应。其次,正确的批评是有建设性的,就是必须要对孩子有帮助、有益处。比如,家长们会说:“笨”、“没用”,这样的攻击词汇除了让孩子自我否定外,没有任何一点儿建设性作用。因为它针对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孩子这个个体,会在孩子心中掀起强烈羞耻的负面情绪。简单来说:有建设性的批评,是一种反馈,是让孩子自省,而自省指向特定行为:“我犯了一个错误。”羞辱性批评则让孩子感到羞耻,而羞耻指向核心自我:“我就是个错误。”那要如何才能做好批评呢? 1.允许孩子解释无论孩子做的对错与否,都要允许孩子自己解释。家长则要保持中立,客观评价孩子是否做错、为什么做错。 2.学会换位思考家长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找准批评的切入点。并且让孩子换位思考:“假设你是那个人,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3.首先自我批评批评孩子前,家长先进行自我批评,放低身段,迅速拉近跟孩子的关系。家长的自我批评,也能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 4.只对事不对人孩子做错了或者没做好,家长第一反应不是责骂,而是指导。就事论事,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5.教会孩子改错不能盲目地批评,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且找到改错的方法。 6.选择恰当的时机不能在孩子起床时、睡觉前、吃饭时、生病时批评他,这会直接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7.采用和善的态度批评孩子≠骂孩子,父母更不能向孩子宣泄情绪,应该简明扼要地指出错误,然后再教育。也不要动不动就翻旧账,让孩子抵触认错,不服管教。 8.尊重孩子的自尊别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更不要在孩子的同学、老师面前对他又打又骂。不只大人需要被尊重,孩子同样需要被尊重。孩子的内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脆弱敏感。
0 2
-
很多孩子身心出问题,不是因为父母不管孩子; 而是因为父母太想管孩子,太希望孩子变好了。
-
很多时候,一个女人的性冷淡、爱无感,其实是环境阻挡了自己对女性身份的认同,进而阻挡了自己的欲望而已。
-
没有人能够通过「优秀」来获得真正的「被爱」。因为通过「优秀」获得的往往是表扬,而非真正的「爱」。 #心理咨询
-
歌德说:“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
人们就某件事情向你发脾气,往往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本身。而是通过这件事联想起了许许多多Ta积攒下的、压抑下来的不愉 #心理咨询
-
这或许是很小的一个事件。而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一个个对性的压抑、排斥的小事叠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人严厉的超我。它像一个住在内心的警察,随时在巡逻,这些警察所要打压的点,即一个核心——性驱力。
-
身体比头脑更了解真实的自己,少了心灵上的契合,身体上自然也减少几分愉悦。
-
禁忌就是诱惑
-
最重要的是学会一个人单独地待着,而且不看书、不听广播、不抽烟、不喝酒。有没有集中的能力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地待着,而这种能力又是学会爱的一个人条件。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的人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善于沟通、合作和协调,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