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扭曲的思维模式:只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 这种扭曲的思维指的是只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看不到积极的一面,其结果是对世界充满悲观和焦虑。 安东尼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攻入制胜一球后,教练将他列入了校队的首发阵容,而不再是当替补队员。但没过多久,安东尼就开始抓狂,他认为自己是个骗子,因为他进球的唯一原因是对方守门员犯了一个错误。 他练习非常刻苦,一直是球队中速度最快的球员之一,但他并没看到自己为成功付出的努力,而是将自己的成功看作偶然和巧合。作为首发阵容的一员让他非常焦虑,甚至影响了他在比赛中的发挥,最终沦落为“板凳队员”。 你是不是也会在面对自己的成功或成绩时,忽略积极的一面,而只看到消极的一面?
0 5
-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自证预言 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根据,不是根据事情的真相,而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就可以推测出结论。 比如说你内心觉得自己的丈夫出轨了,他随便和女同事说一句话,你都觉得他们是在打情骂俏。 比如说你内心非常讨厌一个人,即使他是真的在做一件善良的事情,你也觉得他是在惺惺作态 大部分人对一件事情的判断,不是按照实际真相来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心投射来的。 我更想强调的是,内心的投射还会改变最后结果的走向。 心理学上面有一个现象叫自证预言,简单解释就是人会不自觉的按自己内心的期望来行事,最终令自己当初的预言发生。 当我们渴望某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会倾向于找寻更多符合该期望的讯息,会不知不觉做出一些行动,最后那个事情真的发生了。 你成了自己的预言帝。 曾经在心理学的书上看到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有一个女人,第一次婚姻,被男人家暴,然后离婚。 第二次婚姻,又被男人家暴,然后又离婚。 第三次还是家暴,那个女人对心理医生说: 我不懂为什么婚前温柔体贴的丈夫在婚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还会动手打我。 可是心理医生在丈夫的口中却听到了另外一个版本。 丈夫对心理医生说: 我们感情一直很好,但从结婚以后,妻子只要发生一点小争吵,妻子都会说“有种你敢打我”、“你是不是想要打我?那你打我啊,你打啊”。 就这样妻子无数次挑衅和暗示之后,丈夫大脑一片空白,伸手打了妻子。 后来经过深挖才知道,这位女人从小就看惯了自己的母亲被父亲殴打,所以她发誓长大后一点要找一个跟父亲完全不一样的男人。 于是,她选择了性格温和的丈夫,但是结婚后她总预感自己会和母亲命运一样,她总觉得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最后都是会打老婆的。 她害怕变成这样,不断在试探,不断在用行动实现它,所以在自己的“调教”和“暗示”中,丈夫变成了一个打老婆的男人。 确实,自证预言就是如此可怕。 这个现象在生活中很多方面可以看到。
-
什么是 “回避型依恋人格” ? “明明我们在线上聊得很热,为什么一到线下TA就很冷?” “一谈到结婚,TA就很抗拒很逃避。” “我们一发生矛盾,TA就冷战,从不主动解决问题。” “跟TA在一起,TA总是指责和挑剔我这样那样不好。” “站在TA左侧,却像隔着银河。” “TA从来都不会理解我的感受,只会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回避型依恋又叫躲避依恋,是婴儿依恋类型之一。 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情感联结,对母亲的在场或者离开都无所谓。 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想要依恋自己亲近的人,但依恋又会让他们产生不安与恐惧,推动着他们选择逃避来解决问题。 但回避又会加剧他们的不安全感,以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严重者甚至会现一些其他的精神障碍或人格异常。 回避型依恋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亲密恐惧 认为自己不会有一段长期且稳定的亲密关系,对亲密关系持有消极态度;会喜欢他人,但不会主动追求或确认亲密关系。 假性独立 看似独立,不喜欢依赖他人,注重边界感。但实际上带上了假面,用于掩盖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事实。 客观理性且冷漠 他们无法真正共情和给予他人理解与陪伴(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很少表达爱意,但能很敏锐地觉察到别人的不悦。 自我价值感低,在意他人的负面评价 过度苛责自我,但又容易矫正过往,习惯以一个讨好者的姿态去与亲密关系之外的人相处。
-
不过度牺牲,才会有真的幸福 我鼓励女性不要过度牺牲自己,要建立起自己的价值。 一个女人,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然后才有其他属性,作为妻子,或者作为母亲的角色。 如果你把自我的价值建立在男人和孩子之下,你自己既不幸福,也会使得男人、孩子因为要对你负责而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这条路也是不同于他人的。 不管是面对孩子,还是面对伴侣,女性要学会爱自己,避免过度牺牲掉自己的自由、独立和幸福。 事实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幸福是一种能力,真正的幸福感并不是来自外部的给予,而是来自自我内心深处的滋养。 德国情感医师爱娃写了一本书叫《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请将寻找爱的触角伸向自己的世界。 我们是有能力让自己获得幸福的,不必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获得。 不要再等待别人来斟满自己的杯子,也不要一味地无私奉献。 如果我们能先将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满,心满意足地快乐了,自然就能将满溢的福杯分享给周围的人,也能快乐地接受别人的给与。 从现在开始停止一味奉献,拒绝过度牺牲,学会爱自己,只有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爱他人,得到他人的爱。
-
教育孩子的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纯真的孩子才有客观的看法,敢于说出真理。童言无忌。要结合“声音法则”,鼓励孩子们敢于表达,正面肯定他们的想法。当然,如果一些看法说法脱离实际或者会引起麻烦,也要耐心地解释。思想和思维方式不成熟的孩子们,往往还无法进行多方位思维,而只会延续自己的思路,因此对事物考虑不周全。家长要尽可能理解少儿思维的特点,可以采用把复杂事物分解简化的方法,分期分批地向他们解释或征求他们的意见。凡是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搬家转学、选课外活动、参加考试比赛等,一定要先于孩子商量解释,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觉得家长是征求了他们的看法的。不然的话,家长的好心很可能没有好报。
-
教育孩子的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家长检点言行极为重要,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父母、兄姐、亲友、师长、社会关系等都对孩子产生影响。母亲对于女孩,父亲对于男孩的影响颇为重要,双亲不全或者亲子分离过久,对孩子的成长显然不利。 除了家庭内的榜样,也要注意所交往的社会关系和常去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因此家长交友就要检点。对少年来说,同伴的影响超过家长,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家长还要关注孩子喜欢看的媒体影视片,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是什么样。如果发现孩子误交损友,不要武断地阻止他们来往,而要了解情况。孩子们都需要友谊,害怕孤独,有些孩子是因为搬家转学到新环境没有朋友,而与一些“边缘孩童”为伍的。家长还是应该感激这些“朋友”帮助自家孩子排解孤独,但更要让自己的孩子认清他们的优缺点,试图往正面影响他们。另外要为孩子寻找和扩展新的健康友谊圈,家长要想法结识孩子的老师和同学家长,鼓励孩子参与健康的校内外活动。
-
教育孩子的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思想。 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而且,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如果家长不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学样,不肯听大人的话,以至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对年幼的孩子,哪怕他们讲话词不达意,大人也要耐心地与他们交谈。 任何粗暴打断或嘲笑他们讲话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伤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表达能力而羞于在人前开口,也或许反之,令孩子非要不合时宜地插话以引起大人的注意。
-
教育孩子的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成人总是比孩子有力量,无论是拼体力还是斗智能和经验,不然多吃那么些年的干粮不是白吃D了?因此大人与孩子较劲斗强本来就不平等,胜利了也不光彩。 当然,大人可以和孩子比赛一些他们擅长的具体项目,比如下棋等,但不要完全以输赢为目的。家长、老师以及与孩子关系密切的成年人,不可采用与孩子赌气、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 对心理感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少儿来说,“激将法”是不合适的。 如果孩子与大人吵架赌气,无论谁有理,大人都要主动与他们和解。 成年人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对孩子,该道歉该认错要及时进行。 如果家长知错不改或不认,觉得在孩子面前认错是丢脸,也会让孩子学得固执己见。
-
教育孩子的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远用正面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呢?如果你是一位家长,爱对孩子喊:“你怎么这么笨”,“这么没出息”,“你算是没指望了”之类的话语,站到孩子的立场想一想,自己会看到希望吗? 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善于说好听的话,尤其对孩子,无论他们做的如何,都常夸奖说:“干的好”,“太棒了”,“你真是天才”之类。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正面激励孩子。华人家长则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而爱找差距挑毛病,孩子得了95分,还非要追究为什么丢了5分。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兴许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
教育孩子的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看起来是不言而喻的,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健康环境?但实际上也不尽然,有些家长有此心却不懂如何做。比如说,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由着孩子瞎吃瞎玩,不锻炼不劳动,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孩子变得好逸恶劳或者过分沉湎于某些嗜好(如电子游戏),罪魁祸首也多半是家长的怂恿。 家长之间有矛盾经常争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健康的环境。如果家长打骂孩子,更属于虐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破碎家庭、长期分离的家庭更让孩子缺少归属感。如果家庭变化不可避免,家长要用正面的健康的方式来安慰疏导孩子,而不可采取疏于管教或溺爱或过分严厉等极端措施,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迁怒于子女。
-
来这里,智慧父母帮 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归属法则 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力量法则 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管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声音法则 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榜样法则 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惩罚法则 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结构法则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码法则 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四W法则 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