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原生家庭很重要,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回顾过去?过去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父母是孩子最早期的生存环境。有的父母,给孩子种下美好的信念,这些信念里的爱、尊重和独立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使他相信自己是好的、结实的。 有的父母,给孩子种下的是恐惧、负罪感、自卑和其他一些不太好的感受,它们就像一些违章的建筑,深深的存在脑海中,让我们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喜欢自己,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够好。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通过回顾之前的养育环境和模式,去感受作为孩子的我们在和父母的爱恨情仇中,有哪些是我们渴望却没有被回应的,哪些是不被允许和接纳的,什么阻止了我们喜欢自己。 从而,更深入了解自己、了解父母、了解我们的孩子和爱人。 只通过语言的赞美和鼓励,并不能完全影响孩子,而是要在我们每一次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善意与支持,他会确信父母是爱自己的,这份爱才会内化成孩子的自信与自尊。 你知道什么样的家庭或父母是有毒的呢? 我们并不能根据一个家庭或父母是否完美来衡量,因为: 看起来完美的家庭,养育的孩子不一定没有创伤;而有创伤的父母,不一定养育出有重大创伤的孩子。 有毒的父母都有一些共性: 不尊重孩子,没有爱的能力; 道德绑架孩子(以爱之名的捆绑); 没有自己的主体性,需要借助孩子才能活出主体性; 贬低、辱骂孩子; 要求孩子配合父母的需要成长; 长期持续打孩子; 不回应、漠视孩子; 这样的孩子成年后,很难建立一个稳定积极的自我形象。由此引发自信心、自我价值感、存在感的缺失,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做为父母的我们,要处理和父母、和孩子、和爱人的关系,而这些都是相互影响着的。只有真正做到“与原生家庭和解”,一切的关系就自然得到解决。 但和原生家庭和解的意思并不是让我们去原谅自己的父母,也不是煽动人去怨恨父母。 它是内在与自己的和解: 试图理解创伤背后自己的不容易;不一定和父母的关系是好的,也不一定和父母的关系是坏的;可以接受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搞清楚和父母的界限、和孩子的界限。
0 10
-
《反脆弱》作者塔勒布指出:“创伤应该成为你的武器库,而不是囚笼。”真正走出阴影的标志,不是获得多少声援,而是能否把苦难淬炼成照亮他人的火把。
-
任何关系,你给我珍惜,我还你值得,你给我距离,我还你分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高级的尊重。
-
罗素:人的放纵是本能,自律才是修行。短时间能够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一定能够让你感到痛苦。反之,那些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最终都能让你功成名就。记住,低级的欲望放纵即可获得,而高级的欲望需要克制才能达到。
-
“山河远阔,人间值得”,这是对人生态度的赞美,无论前路如何,人生总有值得我们去经历和挑战的事物。
-
人间冬日,山河温柔,一草一木,自在欢喜,愿你我晨昏无恙,岁月不惊。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
-
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
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
7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愿你劳有获,学有成,行有伴。人生路上,做真实善良的自己,给自己信心,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
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就等于这个人的认知质量,并且一分一毫都不会差。
-
时间不会因你而停止,鲜花不会因你而盛开。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在不停地运转,时间在流逝,生命在前行。无论你是否在场,时间都会继续流逝,无论你是否关注,鲜花都会继续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