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自己的第一个层面: 吃好、喝好、睡好、冷暖照顾好,健康长寿。爱自己的第二个层面:收拾打扮好自己,补充自己的知识面,去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做个讲卫生、得体、有礼貌、有美感、热爱生活的人。爱自己的第三个层面:接受自己的出身,接受自己的容貌,接受自己的境况。爱自己的第四个层面: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允许它们的存在,重视的表达,接受它们的爆发。慢慢学习与之相处导、不抗拒、不评判、放松观察它们的流经。爱自己的第五个层面:常做总结,去沉思、觉察情绪背后的原因,这些原因来自哪些原始伤痛,直视伤痛和拥抱伤痛。爱自己的第六个层面: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有许多记忆和印痕,每一个情绪都是这些古老印痕的表达,其实每一个情绪就是一个众生。我们能与每个情绪和解、深深地爱上每个情绪,不就是开始爱自己体内的众生了吗?爱自己的第七层面:我们经由爱自己,走向爱自己体内的众生,走向爱外在的众生,从而开始了真正的身心灵合一。
1 11兰❤医生: ???
-
反向形成——一个人表达的东西,如果超过了正常的尺度,一定是在掩饰跟他所表达的内容相反的东西。(曾奇峰)
-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原因多半是他们跟学习之间没有情感连接。因为他们是被逼着学习的,所以他们很难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或者跟学习之间的感情,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在替别人做一件对别人的未来非常重要的事情。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觉得是在替别人做,动力就会非常小,甚至为负数。为什么动力还能为负数?意思就是,这件事情也许本来是我愿意做的,现在我却变得不喜欢做,甚至变得仇恨做这件事情 所以,父母只跟孩子谈学习,逼着孩子学习,实际上是做了一件非常适得其反的事情,把孩子天然的学习动力,变成了被强迫。——曾奇峰
-
病理性利他,是过度地、非己所能地帮助他人。如果一个人帮助别人,帮到自己都过得比别人差,那么这种利他就是病理性的。其实,这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体验到的是“我被自己滋养了”。这样的利他,不过是在拐弯抹角地照顾自己。——曾奇峰
-
所有的问题,都是在人际关系中形成的,尤其是在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也必须在人际关系中解决。
-
真实的自信,只能源自于爱,而不是条件有多好; 特别以条件好自傲的,可能内在都有一个虚弱的小孩,或者被抛弃的婴儿。
-
“每当你有替孩子解决问题冲动的时候,记得要后退一步。”——吉尔博亚。父母往后退一退,孩子才有成长的空间。
-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 你眼中的自己不是你, 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
想要孩子感觉被爱,这些话可以经常说。
-
旗开得胜!旗开得胜!旗开得胜!旗开得胜!旗开得胜!
-
强迫性重复的特点和要害就是“不自觉”,它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很难看到它和把握它。因此,打破坏的强迫性重复的方法,就是要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感、思维和模式,把可能导致重复的环节切断,并且勇敢地尝试各种新的、好的体验,以建立良性的强迫性重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