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责型人格:跟谁在一起,就是谁的灾难 利刀割肉伤易愈,恶语伤人恨不消。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 他们利用大脑扫描仪搜集了人们在听到不同词句时,大脑活动产生的核磁共振图像,并且分析他们脑内的神经变化。 结果发现,当“你好笨”“你真差劲”等指责型词句出现时,会刺激大脑释放大量的皮质醇。 皮质醇是人体在面临压力时分泌的一种激素。 这种激素会导致人的记忆力下降、抑郁、体重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还会损害人的逻辑推理、语言处理、情绪表达等能力,对健康危害极大。 所以说,和“指责型人格”的人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指责型人格又被分成三类:刺猬型人格、负能量型人格和碎嘴型人格。 1、刺猬型人格:喜欢挑刺,看谁都不顺眼。 2、负能量型人格:习惯逃避责任,把错误归咎于外因。 心理学家武志红分享过一个案例。 有一个女孩替自己的父亲来做心理咨询。 她父亲但凡做错事,永远都在怪罪别人,要么是怪她,要么是她母亲。 比如有一次父亲饭菜做得不好吃,却责怪帮厨的她:谁让你在这儿碍手碍脚的,害我连饭都做不好。 再比如,因为暴风天气的缘故,家里落满了灰尘,他指责妻子早晨出门没有紧闭门窗,可明明他才是最后离开家的人。 女孩的父亲,就是典型的负能量型人格。 这类人有个共同特点,遇事习惯逃避责任,喜欢将所有的错都归咎于外因。 工作不满意,指责客户太挑剔;人际关系不和谐,抱怨对方太难相处;生活不如意,埋怨爱人不体贴…… 出了事情,他们喜欢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受害者心态”: 一个人会把自己不幸福、不成功的责任都推到外界身上,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十足的“受害者”。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要随时做好被甩锅的准备。 作家周冲说,受害者心态的人就是苦毒的化身,让身边的人压抑地透不过气来。 在这样的人的影响下,一个人就会陷入纠结、憋屈和痛苦的情绪中。 负能量在心中积攒越多,不知不觉中就会变得悲观厌世,丧失前行的动力。 3、碎嘴型人格:刀子嘴,比刀子更伤人。 《非暴力沟通》中写道,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能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语言暴力就像一把利刃,会刺伤对方的心,留下一个鲜血淋漓的洞。 看过这样一句话:言语上的虐待,无异于灵魂上的谋杀。 那些口无遮拦、尖酸刻薄的人,会把你伤得体无完肤。 遇到这样的人,远离他、绕着走。 ✨ ☞:以上摘自网络 ✨
0 5
-
《反脆弱》作者塔勒布指出:“创伤应该成为你的武器库,而不是囚笼。”真正走出阴影的标志,不是获得多少声援,而是能否把苦难淬炼成照亮他人的火把。
-
任何关系,你给我珍惜,我还你值得,你给我距离,我还你分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高级的尊重。
-
罗素:人的放纵是本能,自律才是修行。短时间能够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一定能够让你感到痛苦。反之,那些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最终都能让你功成名就。记住,低级的欲望放纵即可获得,而高级的欲望需要克制才能达到。
-
“山河远阔,人间值得”,这是对人生态度的赞美,无论前路如何,人生总有值得我们去经历和挑战的事物。
-
人间冬日,山河温柔,一草一木,自在欢喜,愿你我晨昏无恙,岁月不惊。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
-
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
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
7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愿你劳有获,学有成,行有伴。人生路上,做真实善良的自己,给自己信心,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
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就等于这个人的认知质量,并且一分一毫都不会差。
-
时间不会因你而停止,鲜花不会因你而盛开。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在不停地运转,时间在流逝,生命在前行。无论你是否在场,时间都会继续流逝,无论你是否关注,鲜花都会继续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