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缺爱的人,对什么事都没什么执念。 他们会允许自己不成功,不出名,不瘦,不美。 但他们,依然是心安的,心静的,怡然自得的,自洽的。
0 4
-
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 抚慰一处创伤, 或是令一只离巢的鸟回到巢里, 我便不是徒然的活着。 ——狄更斯
-
弗洛伊德说:“人的一生,就是自己说服自己,自己看见自己,自己给了自己幸福的一个生命过程。人的内心,既求生,也求死。我们既追逐光明,也追逐黑暗。我们既渴望被爱,有时候又自毁似的浪掷手中的爱。人的心中好像一直有一片荒芜的夜地,留给那个幽暗又寂寞的自我。” “来人间走一趟,除了自己的感受,什么都不会属于你。” 所以,我们这一辈子,唯有爱自己,唯有热爱生活,让自己活的自由自在,才能抵岁月漫长。 即便岁月漫长,也终会遇见更好的自己,让岁月烂漫。
-
穷,你就努力赚钱, 丑,你就努力变美, 慢,你就努力奔跑, 笨,你就努力学习, 未来能靠谁, 你自己比谁都清楚呦
-
痛苦是对的,焦虑也是对的。 痛苦的本质来源于对现状的不满, 焦虑的本质来源于成长速度太慢。 所以,轻装上阵
-
人心就像是一个容器,时间久了总会有垃圾。 所以也要定期清理,扔掉不该有的念头,倒掉混乱糟糕的情绪,人才能活得更洒脱、更自在。 当我们丢弃生活中那不重要的90%后,剩下的10%会让我们收获更多。做减法的人生才更轻松。
-
在深渊的岁月里,希望大家都能活得宽阔。 不要把成败看得太重,更不要把生活的重心押在某一方面。 不论婚姻还是工作,要有断尾的勇气。 别人给的懊糟,别往心里去,给你添堵的人就让他圆圆地去。 如果没那个福气活成一朵备受呵护的花, 那就活成一把锋利的刀。卫护自己~
-
《消失的她》:教育女儿要改变观念了。 第一种,“女孩子要有一个女孩样”——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女孩如水,要温柔善良,要优雅气质,要懂点琴棋书画。《#消失的她#》中的被谋杀的女主,就是这类优秀的女孩,他善良温柔,热爱画画,有气质——这是一种传统的富养。 第二种育儿观,“谁说女孩不如男”——教育过程中不分男女,能教给男孩的,对女孩应教尽教,只要她愿意学,比如,如何管理企业、如何成为工程师、如何搞好商务关系、如何精通人性的博弈…… 两种育儿观带来的最大差异——就是心智模式的巨大不同。 第一种育儿观,带来的是依附型心智模式,表现为取悦男人,包括要温柔如水,要善良贤惠,要优雅气质,要懂琴棋书画……本质上都有取悦的倾向。甚至,有些读个什么大学、选个什么专业,也都是指望嫁人的时候,遇到一个不错的对象,可以嫁到更好的家庭。在这样的心智模式下,女孩会觉得很多偏男性的专业和工作不适合自己,也会觉得与人打交道的商务工作不适合自己。相反,觉得照顾小宠物、插花、茶艺这类的工作很适合自己。依附型心智模式的最大缺陷,就是容易形成“受害者心理”。 第二种育儿观,带来的是独立型心智模式,表现为取悦自己,不管学习人性的复杂性,还是懂得博弈的技巧,或者是学习企业管理,还是懂得信息技术,本质上是让自己变得更独立、更有创造力。在这样的心智模式下,女孩更有韧性,不会产生“圣母心”,他们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养宠物、插花、茶艺、做手工等传统女性思维本能选择的领域。相反,他们不怕冒险,敢于挑战,走出自己的舒服的道路。
-
你并不知道,越是看起来开心的人越可能是抑郁症患者,并且这种抑郁是最难治愈的,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过于强大,轻易不会接受心理咨询。他们聪明、压抑,看起来无比正常、却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或许他们正在掩饰自己的症状,或者他们在试探地向你表达自己的痛苦。关爱你身边那个有着奇怪笑脸的人吧。
-
在爱情里,可以依靠,但不能依赖。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依靠是双向,而依赖是单向。 现代婚姻,本来就是一场相互依靠,共担风雨的旅程。 彼此之间是相爱的,自由的,成熟的,理性的。 所以,想依靠谁,都不要紧,只要彼此互敬互爱,共担责任,就能给对方坚实的依靠,有足够底气去面对人生风雨飘摇。 而依赖,是亲密关系里的消极表现,是妄想不费力就得到爱和照顾。 真正的爱,权利与责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真正的爱,不是束缚和缠绕,也不是占有和压迫,而是相濡以沫,势均力敌,一起奋斗出来的伟大革命友谊。 倘若一直抱着期待救世主的心态,最终会把自己培养成一只等待主人垂帘的宠物。
-
弗洛伊德 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