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就是那个奇迹!!!
0 5
-
(续)当孩子有情绪时 合理应对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当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关键是父母在面对孩子情绪时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慌乱,不忽视。那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情绪教导的目的呢? 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每一种情绪都应该得到父母的理性对待,父母只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引导孩子说出背后的原因,孩子受委屈时能将心中的不快宣泄出来,这是件好事。此时只要孩子的言行不要太过分,父母都应该接受,允许孩子适当的哭闹。之后,父母要好好的去安慰孩子,设法使孩子的情绪在爆发后逐渐平静下来。 其次,了解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要及时了解原因,当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父母可以让孩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一定要让孩子主动诉说,当孩子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孩子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仔细聆听后,父母要心平气和的给孩子分析,引导孩子多角度的看待问题。 再次,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可能在父母看来,那些让孩子情绪崩溃的都是小事。有时候父母还会特别不耐烦,甚至觉得孩子是没事找事,故意和自己对着干。其实父母只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会明白孩子的感受,孩子的世界简单,认知与经历比不上成年人,可能只是衣服被弄湿了,都会让他们哇哇大哭。 最后,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做父母的要提高孩子心理成熟度,让孩子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孩子一味地大哭大闹或是满脸委屈。那些情绪调节能力好的孩子,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会比较强,在人际关系中也会表现良好。
-
当孩子有情绪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但每个人的情绪并非都是一样的,因而不需要大人教就会发怒,害怕和高兴,可以说情绪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很多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不管父母怎么劝阻,他们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想把心中的怒火与委屈一个劲儿发泄出来。为了让孩子尽快冷静下来,很多父母通常都会服软,选择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就涉及父母“元情绪”理念。 父母“元情绪”理念 父母“元情绪”理念是指父母对待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教养理念,即父母面对孩子情绪表现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行为、态度与理念等反应模式,包括父母对孩子情绪的觉察,接受、原因的了解,沟通、处理与教导等方面的认同和反应,面对孩子情绪失控,父母可能产生四种“元情绪” 第一种:情绪教导型。这类父母很擅长观察孩子的情绪,也能接受并尊重孩子各种各样的情绪,一旦发现孩子心情不好,他们会主动和孩子讨论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并安抚与引导孩子如何应对负面情绪。 第二种:情绪消除型。这类父母看到孩子情绪失控时,会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停止哭闹,不允许孩子有脾气,甚至还会用一些威胁的话来吓唬孩子。这类父母的情绪比较暴躁,看到孩子生气,他们会更加生气。 第三种:情绪忽视性。这里父母看到孩子哭闹时,不予理睬。他们不在意孩子的情绪,也不觉得被外人看到会丢了面子。这并不是父母不爱孩子,而是他们觉得冷处理是最易解决孩子哭闹问题的方法,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不给孩子强化,不给孩子过度关注,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知道哭闹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四种:情绪失控型。这里父母情绪很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带动,当孩子哭泣时,父母的眼泪也会跟着流下来。看上去是和孩子共情,但这时候是不合适的。父母要做的事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让孩子不再哭泣,而不是跟着孩子一起哭。 父母的“元情绪”影响着孩子成长,孩子会模仿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如果父母建构积极的“元情绪”,孩子情绪调控的认知与方法也会更加健康与积极。如果孩子的消极情绪被父母消除,没有得到合理的对待,孩子管理情绪能力就会相对较弱,与父母和同伴的互动也会表现出更多的压抑与逃避。
-
(续)孩子早恋,父母这么做才科学 改变认知引导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看待男女交往的问题,要及时更新认知,学会与时俱进,不要总是停留在自己的年代里或者自己的思维世界中,异性交往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孩子若对异性产生爱慕和眷恋,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而一味的禁止,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亲子关系也会由此恶化。 其实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成年之后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很有帮助的,异性交往意味着孩子要学会对异性的尊重和爱护,责任和义务,要做到自尊、自爱、自重、把握分寸,同时要学会区分友情与爱情的界限,了解爱情的含义。 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与异性交往,父母应该及时给出建议。父母可以坦诚的和孩子交流与异性交往的话题,不必有什么忌讳。凡是孩子感兴趣的,都可以和孩子讨论,必要时也可以从专业书籍或专家那里寻求帮助。同时父母要与孩子协商约定与异性交往的具体规则,提醒孩子学会自律。 给孩子足够的爱 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还是一种能力。如果父母一味的压制孩子心中的情感,更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的不是打骂和指责,而是要先反省自己是否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温暖。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关怀是缺失的,当孩子缺失父爱或母爱时,而没有人及时的关注和引导他,孩子可能会把这种情感需求转移到异性身上,这就是提醒父母要给孩子充足的爱,平时多关心倾听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人爱的,不是孤独的。当孩子把父母当做自己的朋友,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父母说时,早恋的危害就不会那么严重了。 同时父母要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可以多组织一些家庭活动,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或者引导孩子多看一些书,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这样既能讨避免孩子过多从外界寻求关怀与理解,也可以有效转移孩子对早恋的注意力。
-
孩子早恋,父母这么做才科学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会对异性产生好奇与好感,想多接触,了解对方,进而可能产生爱慕之情。这本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父母和学校老师都比较紧张,觉得孩子和异性交往会有早恋倾向,这样会影响学习,应该禁止。 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发展规律 想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早恋,我们要先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异性交往发展规律。青春期孩子会经历异性疏远期9~10岁、异性吸引期11~13岁、异性眷恋期14~17岁、选择配偶期18岁之后这四个阶段。 异性疏远期:在9~10岁出现持续时间是1~2年,这个时期由于身体第二特征出现,如女孩乳房开始发育,男孩出现阴毛,孩子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就会有意躲避疏远异性。 异性吸引期:在11~13岁出现,持续时间2~3年,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渴望与异性交往,参加有异性的集体活动,并在群体中寻求喜欢的异性,结交有共同话题的异性好友,爱情的萌芽也会在这个时间段萌发。 异性眷恋期:在14~17岁出现,经过异性吸引期,孩子有了喜欢的异性,渴望与其单独相处,享受相互依恋的感觉。 选择配偶期:孩子在18岁之后经历了之前的异性交往,就会自然进入选择配偶段。 这四个阶段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前后顺序基本保持一致,这是青春期孩子异性交往的基本规律,不会因外力干涉而改变。
-
(续)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 “七个不”沟通原则 不说教。我们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不要用陈旧的思想观念来对孩子说教,说教多了,孩子就会感受到自己不被尊重和认可。我们要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发言权,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节奏,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必要的时候给他关注、支持、理解和尊重。 不分析。当我们试图主观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孩子是非常抗拒和抵触的,感觉自己受到了侵犯。在这种情绪下,孩子怎么会愿意听呢?如果我们只向他描述问题,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孩子也就容易听出问题是什么,该怎么解决了?当孩子陷入困境时,偶尔的简短提示是最合适不过的。 不辩解。当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没有做,到时我们往往会辩解:“公司要求加班”“身体不舒服”“天太热了”等。我们过多的解释,其实是一种逃避,也是不真诚的表现。现在的孩子非都非常聪明,如果我们不真诚,相信孩子能感受到,我们应付孩子,孩子也会应付我们。当然,如果我们真心为孩子着想,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则,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成为真诚的人,就不要当他的反面教材。 不建议。很多父母都以为,作为“过来人”,自己的建议是正确的,很快速提出正确建议,可以帮到孩子快速度过难关、节约时间、少走弯路、少受伤害,但孩子的感受系统和父母的感受系统有一些不同。比如说看问题,他有自己的看法,也许看法不成熟,但我们不能因为他的看法不成熟,就强制他接受我们的看法,这是不行的,我们直接提出建议的同时,也表明了我们对孩子的否定,这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不抱怨。有些父母会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生活、甚至抱怨亲戚朋友。这样做短时间内看不出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但这些抱怨会植入孩子的心里,久而久之,对孩子的人格,性格,心智等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孩子会对未来失去信心与希望,在潜移默化中也学会抱怨。作为父母对待生活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虽然工作繁忙,照顾家里很辛苦,但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 不唠叨。不管是哪种唠叨,其结果都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甚至会对父母产生反感和厌恶,有的还会因此大发脾气。父母要练就一种功夫,就是管住自己的嘴,最好“说一不二”。 不威胁。经常威胁孩子会降低他的自尊自信,阻碍独立人格的形成。
-
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 经常听父母一脸沮丧的说:“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话,总喜欢跟我对着干?”这句话的背后,是父母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奈。其实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说话的方式出了问题。父母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呢? 五种沟通模式 沟通是人与人的连接,是与人交往的桥梁。萨提亚认为家庭中有五种沟通模式,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和表里一致型。 讨好型: 他们很难把自己和他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在言语上,他们倾向于同意他人在行为上,他们对他人好的过分,常把他人的不开心归因于自己身上,总是委曲求全。他们的心理是不太健康的,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很渺小。 指责型: 常常忽略他人,习惯攻击、批判、推卸责任。“你是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无助,想让他人认为自己是强大的。 超理智型: 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感相关的话题。他们常常告诫自己“遇事一定要冷静,不能慌乱,”看上去很理性,实际上内心有一种空虚和疏离感。 打岔型: 永远抓不着重点,习惯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他们内心焦虑,不被人关注,经常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想吸引他人的注意,往往显得心烦意乱,不安定。 表里一致性,这是一种良好的,健康的沟通模式。既不会贬低自己,也不会抬高自己,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倾听、回复他人,使他人感到被尊重的同时也让自己满意,他们情绪稳定,虽有时惶恐,但仍充满勇气和信心。他们愿意承担风险,勇于承担责任,爱自己也爱他人。
-
(续)怎么听,孩子才愿意说? 倾听后如何回应 我们在倾听孩子后正确的回应顺序是:首先回应情感态度,其次回应认知观念,最后回应事情本身,任何一次亲子沟通,我们都要经过“了解-理解-接纳-引导”的过程。只有当我们把孩子的话听完,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时,我们才可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对孩子产生共情,进而接纳他,允许他有消极的情绪和不好的态度,允许他对事情的理解有偏差,然后引导他解决问题。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回应的顺序是颠倒的:先分析事情,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孩子的问题,还有意识的改变孩子对这件事情的体验,对他一顿说教,否定他的认知和情感,试图让他产生某种符合我们预期的认知思和观念。如孩子在诉说一件委屈的事,我们一听就发火,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孩子,当孩子还没有把事情说完时,我们就打断孩子,也不去了解事情真正的缘由。我们的反应会让孩子有种不被重视和不被理解的感觉,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出现问题,也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产生逆反心理。 在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不要打断孩子或漫不经心,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专心的聆听孩子说话。我们和孩子沟通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在意他,孩子感受到了尊重和鼓励,也会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倾诉心中的烦恼。此时我们再去对孩子错误的行为进行分析和纠正,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回应小技巧 重复法。孩子向我们倾诉时,我们要不断重复并确认他的感受,比如说:“你感到非常难过是吗?”“这件事情让你很生气,对吗?”此时我们不需要讲道理、给建议,更不需要否定他的感受。我们不停的这样回应,孩子就会慢慢敞开心扉,向我们倾诉最深沉的情感。 使用积极的肢体语言。有时候即使我们还没来得及开口,我们内心的想法也会透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当孩子向我们倾诉时,如果我们表现的很感兴趣,放下手中的事情,安静的听孩子说,孩子受到鼓舞后也会主动坦白心声。自然的微笑,没有交叉双臂,身体稍微前倾,常常看对方的眼睛、点头,这些积极的肢体语言会让亲子间的沟通更顺畅,也更高效。
-
怎么听孩子才愿意说? 在亲子沟通中,我们不光要会说,还要会听。研究表明,在家庭成员各种沟通中,只有父母积极倾听,才能打开孩子紧闭的心门,改善亲子沟通的质量。 父母应该倾听什么? 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唤生命,但生命并非抽象的生命,它具体体现在各种欲望、需求、情感、思想、关系中。 孩子的欲望和需求。孩子在生活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是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的。它可能是一段诉说一个句子或一个感叹词,也可能是一声呼喊或低声啜泣,对这些声音的倾听、理解和应答,就成了父母的重要任务。 孩子的情感。对孩子的情感动向和状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把握,并及时加以协调和引导,是优秀父母的重要标志。善于倾听的父母能迅速准确的从孩子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愤懑、悲伤、快乐和喜悦等情感,同时在言行想做出适当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孩子的思想。孩子不是思想的容器,只等待大人向里面灌输思想。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可能只是些零碎的、简单的、幼稚的观念和看法,却构成了他未来发展的基础。 孩子与他人的关系。作为正在社会化的人,孩子的声音不再是纯粹自我的声音,也有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反映,因此父母的倾听对象是“具体的人”,倾听内容是这个“具体的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
(续)孩子喜欢宅在家里怎么办? 父母多一些陪伴 当孩子喜欢宅在家里时,父母应反省一下,自己陪孩子的时间是不是太少了,为了操劳工作和家务,是不是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多抽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做亲子游戏,手工、美食,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父母喜欢外出,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平时父母应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扩大社交面,看看大自然。孩子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能够认识更多的新鲜事物,这对孩子的知识储备和身心发育都有好处,而且让孩子多感是外面的精彩世界,这样他就会减少宅在家里的时间。 把孩子“请出”家门 如果孩子整天玩游戏而不愿意出去玩,父母不妨陪孩子玩一些不需要用电脑的游戏,如扑克牌,开始先在家中玩,逐步带孩子到外面去玩。如果孩子爱看电视动画片,可以带孩子一起去电影院看,有时间的话,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参观本地的文化场馆,如博物馆、科技馆等,从而让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去认识这个社会。 对孩子来说,除了和父母一起玩,他更希望和同伴一起玩,所以父母也可以多鼓励孩子出去与小区的其他孩子交朋友。 培养孩子的户外运动兴趣 生命在于运动,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出门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体魄,还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跑步、打球、游泳、跳绳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给孩子买辆自行车。周末带孩子出去骑车,或者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比赛,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喜欢运动。一旦孩子喜欢上了运动,就不会长久在家呆着了。如果刚开始孩子不情愿,那么父母可以在运动时长上有所设置,比如第一次只玩30分钟,第二次可以慢慢延长到45分钟。当孩子逐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时,他就会慢慢爱上户外运动。
-
孩子喜欢宅在家里怎么办 时不时听到一些父母向我抱怨:“孩子总在假期总是宅在家中,不和同学同龄的孩子接触,也不喜欢和家人沟通。”孩子为什么总宅在家里?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来一起探讨。 缺少父母陪伴 有些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回到家里也是对着电脑工作,即便偶尔有一点时间也要忙着做家务,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对于孩子来说,他更希望父母带他出去玩。面对孩子的央求和哭闹,父母一般会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孤独,习惯自己玩耍习惯,用电子产品打发时间越来越不愿意出去。 家庭氛围冷漠压抑 有些父母一心想着事业,在家里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在这样冷漠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常常喜欢宅在家里,孩子常常表现的非常胆小、怕事,会因为没有人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心里的委屈无法诉说,而变得异常敏感、暴躁。 如果孩子此时正处于青春期,他就会格外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还会把父母对他的态度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如果父母很在乎他,他会觉得外部环境是安全的,周围人也会很友善,他就乐意走出家门。如果父母对他不够关心,他会觉得其他人不在乎他,关注他,于是就把自己封闭在小小的房间里,通过虚拟的网络寻找安全感和满足感。由此可见,孩子不喜欢出门和家庭氛围有极大关系。父母有没有为孩子营造温馨友好的氛围?有没有遵循孩子身心特点和孩子进行互动?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判断,并最终决定孩子是否愿意走出家门,拥抱社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