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的老师商荣曾问老子: “为何一个人年老时,牙齿掉光了,舌头却还在?” 老子回答: “牙齿之所以都掉了,是因为它过于刚强;而舌头知道何时展现柔弱的一面,所以能够存在得更长久。” 生活里,我们习惯地认为只有强者,才能占上风。 但其实,那些懂得示弱的人,往往会走得更远。 示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智慧。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明明做错了事情,却死活不肯服软;明明不懂的东西,非要假装很懂。 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喜欢强出头,在别人面前,永远不甘示弱。 而这类人的结果,往往是因为过于逞强,不肯认怂,而在现实中 处处碰壁。 真正厉害的人,遇事懂得适当示弱,永远给自己留有一个台阶和余地。 民国时期,26岁的沈从文,已是文坛最受瞩目的新星。 他有一次受邀到大学里讲课,许多学生慕名而来,挤满了整个教室。 沈从文刚走上讲台,就被当时的场面给吓到了,他愣是在台上呆呆地站了10多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等他缓过神来,才紧张地一面低着头讲课,一面在黑板上抄写提纲。 原本预备讲1个小时的课程,不到10分钟就全部讲完了。 底下的学生,开始有些躁动,小声地议论起来。 这时候,沈从文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看着这句话,台下的学生都站了起来,回报以理解和鼓励的掌声。 沈从文用弱者姿态,坦诚面对了自己的不足与紧张,既得到了学生们的谅解,又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听过一句话说: “弱者逞强,只会被人当成笑话;强者示弱,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好感。” 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一面。 内心空虚、脆弱的人,才会时时刻刻争强好胜;心里平和的人,往往无惧别人的眼光。 示弱不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以柔克刚的力量,能在无形之中化解很多问题。 人生在世,过刚易折。 学会示弱,才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
0 3
-
《反脆弱》作者塔勒布指出:“创伤应该成为你的武器库,而不是囚笼。”真正走出阴影的标志,不是获得多少声援,而是能否把苦难淬炼成照亮他人的火把。
-
任何关系,你给我珍惜,我还你值得,你给我距离,我还你分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高级的尊重。
-
罗素:人的放纵是本能,自律才是修行。短时间能够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一定能够让你感到痛苦。反之,那些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最终都能让你功成名就。记住,低级的欲望放纵即可获得,而高级的欲望需要克制才能达到。
-
“山河远阔,人间值得”,这是对人生态度的赞美,无论前路如何,人生总有值得我们去经历和挑战的事物。
-
人间冬日,山河温柔,一草一木,自在欢喜,愿你我晨昏无恙,岁月不惊。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
-
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
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
7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愿你劳有获,学有成,行有伴。人生路上,做真实善良的自己,给自己信心,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
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就等于这个人的认知质量,并且一分一毫都不会差。
-
时间不会因你而停止,鲜花不会因你而盛开。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在不停地运转,时间在流逝,生命在前行。无论你是否在场,时间都会继续流逝,无论你是否关注,鲜花都会继续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