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续)父母带给孩子的是伤害不是爱 控制型父母对孩子的伤害 控制型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很难被察觉,因为他们往往借着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来掩饰自己的控制欲和支配欲。他们不知道,这种教养方式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巨大的负性影响,甚至这种影响延续到成年。 在控制型父母养育下,孩子感受不到尊重和信任,只能被动的服从权威,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久而久之,他们不再有自己的想法,总感觉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凡事也不敢进行尝试,遇到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只能机械的服从父母,渐渐形成退缩型人格。新加坡一项五年的纵向研究表明,从小被父母过度控制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批判,患焦虑症,抑郁症的风险比常人高一些。还有一些极端,就是控制型父母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频繁反抗父母,长大后就容易形成激进型人格。 有些控制型父母会用孝道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若不听父母的话,就是不孝,就是伤害父母。这种情感控制致使孩子在逐渐远离父母的每一步,都走的很沉重。内心充满了不安和自责。这样的孩子能让控制型父母获得即时的满足,自己却渐渐失去独立的人格,更谈不上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控制型父母应该这样做 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不愿意被牢牢控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学会适当的放手,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只要大方向没有跑偏,父母就不要过多干涉和控制孩子。父母要相信孩子,即使他选择错了,也会从中吸取教训。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就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样更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信任和鼓励。当孩子决定去做一件事时,不管能否成功,父母都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信任。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能力的20%~30%。而他受到鼓励时,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鼓励是孩子成长路上必不可缺的能量源。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肯定与鼓励,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与自我价值感,这样,孩子在未来才能走的更远。 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控制型父母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童年的创伤让他们一直处于焦虑与恐惧之中。对亲密之人的控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他们内心的不安,建议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家庭教育指导师来帮助改善。
0 0
-
(续)当孩子有情绪时 合理应对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当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关键是父母在面对孩子情绪时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慌乱,不忽视。那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情绪教导的目的呢? 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每一种情绪都应该得到父母的理性对待,父母只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引导孩子说出背后的原因,孩子受委屈时能将心中的不快宣泄出来,这是件好事。此时只要孩子的言行不要太过分,父母都应该接受,允许孩子适当的哭闹。之后,父母要好好的去安慰孩子,设法使孩子的情绪在爆发后逐渐平静下来。 其次,了解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要及时了解原因,当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父母可以让孩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一定要让孩子主动诉说,当孩子提及自己的感受时,鼓励孩子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仔细聆听后,父母要心平气和的给孩子分析,引导孩子多角度的看待问题。 再次,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可能在父母看来,那些让孩子情绪崩溃的都是小事。有时候父母还会特别不耐烦,甚至觉得孩子是没事找事,故意和自己对着干。其实父母只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会明白孩子的感受,孩子的世界简单,认知与经历比不上成年人,可能只是衣服被弄湿了,都会让他们哇哇大哭。 最后,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做父母的要提高孩子心理成熟度,让孩子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孩子一味地大哭大闹或是满脸委屈。那些情绪调节能力好的孩子,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会比较强,在人际关系中也会表现良好。
-
当孩子有情绪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但每个人的情绪并非都是一样的,因而不需要大人教就会发怒,害怕和高兴,可以说情绪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很多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不管父母怎么劝阻,他们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想把心中的怒火与委屈一个劲儿发泄出来。为了让孩子尽快冷静下来,很多父母通常都会服软,选择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就涉及父母“元情绪”理念。 父母“元情绪”理念 父母“元情绪”理念是指父母对待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教养理念,即父母面对孩子情绪表现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行为、态度与理念等反应模式,包括父母对孩子情绪的觉察,接受、原因的了解,沟通、处理与教导等方面的认同和反应,面对孩子情绪失控,父母可能产生四种“元情绪” 第一种:情绪教导型。这类父母很擅长观察孩子的情绪,也能接受并尊重孩子各种各样的情绪,一旦发现孩子心情不好,他们会主动和孩子讨论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并安抚与引导孩子如何应对负面情绪。 第二种:情绪消除型。这类父母看到孩子情绪失控时,会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停止哭闹,不允许孩子有脾气,甚至还会用一些威胁的话来吓唬孩子。这类父母的情绪比较暴躁,看到孩子生气,他们会更加生气。 第三种:情绪忽视性。这里父母看到孩子哭闹时,不予理睬。他们不在意孩子的情绪,也不觉得被外人看到会丢了面子。这并不是父母不爱孩子,而是他们觉得冷处理是最易解决孩子哭闹问题的方法,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不给孩子强化,不给孩子过度关注,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知道哭闹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四种:情绪失控型。这里父母情绪很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带动,当孩子哭泣时,父母的眼泪也会跟着流下来。看上去是和孩子共情,但这时候是不合适的。父母要做的事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让孩子不再哭泣,而不是跟着孩子一起哭。 父母的“元情绪”影响着孩子成长,孩子会模仿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如果父母建构积极的“元情绪”,孩子情绪调控的认知与方法也会更加健康与积极。如果孩子的消极情绪被父母消除,没有得到合理的对待,孩子管理情绪能力就会相对较弱,与父母和同伴的互动也会表现出更多的压抑与逃避。
-
(续)孩子早恋,父母这么做才科学 改变认知引导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看待男女交往的问题,要及时更新认知,学会与时俱进,不要总是停留在自己的年代里或者自己的思维世界中,异性交往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孩子若对异性产生爱慕和眷恋,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而一味的禁止,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亲子关系也会由此恶化。 其实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成年之后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很有帮助的,异性交往意味着孩子要学会对异性的尊重和爱护,责任和义务,要做到自尊、自爱、自重、把握分寸,同时要学会区分友情与爱情的界限,了解爱情的含义。 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与异性交往,父母应该及时给出建议。父母可以坦诚的和孩子交流与异性交往的话题,不必有什么忌讳。凡是孩子感兴趣的,都可以和孩子讨论,必要时也可以从专业书籍或专家那里寻求帮助。同时父母要与孩子协商约定与异性交往的具体规则,提醒孩子学会自律。 给孩子足够的爱 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还是一种能力。如果父母一味的压制孩子心中的情感,更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的不是打骂和指责,而是要先反省自己是否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温暖。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关怀是缺失的,当孩子缺失父爱或母爱时,而没有人及时的关注和引导他,孩子可能会把这种情感需求转移到异性身上,这就是提醒父母要给孩子充足的爱,平时多关心倾听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人爱的,不是孤独的。当孩子把父母当做自己的朋友,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父母说时,早恋的危害就不会那么严重了。 同时父母要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可以多组织一些家庭活动,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或者引导孩子多看一些书,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这样既能讨避免孩子过多从外界寻求关怀与理解,也可以有效转移孩子对早恋的注意力。
-
孩子早恋,父母这么做才科学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会对异性产生好奇与好感,想多接触,了解对方,进而可能产生爱慕之情。这本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父母和学校老师都比较紧张,觉得孩子和异性交往会有早恋倾向,这样会影响学习,应该禁止。 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发展规律 想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早恋,我们要先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异性交往发展规律。青春期孩子会经历异性疏远期9~10岁、异性吸引期11~13岁、异性眷恋期14~17岁、选择配偶期18岁之后这四个阶段。 异性疏远期:在9~10岁出现持续时间是1~2年,这个时期由于身体第二特征出现,如女孩乳房开始发育,男孩出现阴毛,孩子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就会有意躲避疏远异性。 异性吸引期:在11~13岁出现,持续时间2~3年,孩子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渴望与异性交往,参加有异性的集体活动,并在群体中寻求喜欢的异性,结交有共同话题的异性好友,爱情的萌芽也会在这个时间段萌发。 异性眷恋期:在14~17岁出现,经过异性吸引期,孩子有了喜欢的异性,渴望与其单独相处,享受相互依恋的感觉。 选择配偶期:孩子在18岁之后经历了之前的异性交往,就会自然进入选择配偶段。 这四个阶段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前后顺序基本保持一致,这是青春期孩子异性交往的基本规律,不会因外力干涉而改变。
-
(续)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 “七个不”沟通原则 不说教。我们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不要用陈旧的思想观念来对孩子说教,说教多了,孩子就会感受到自己不被尊重和认可。我们要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发言权,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节奏,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必要的时候给他关注、支持、理解和尊重。 不分析。当我们试图主观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孩子是非常抗拒和抵触的,感觉自己受到了侵犯。在这种情绪下,孩子怎么会愿意听呢?如果我们只向他描述问题,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孩子也就容易听出问题是什么,该怎么解决了?当孩子陷入困境时,偶尔的简短提示是最合适不过的。 不辩解。当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没有做,到时我们往往会辩解:“公司要求加班”“身体不舒服”“天太热了”等。我们过多的解释,其实是一种逃避,也是不真诚的表现。现在的孩子非都非常聪明,如果我们不真诚,相信孩子能感受到,我们应付孩子,孩子也会应付我们。当然,如果我们真心为孩子着想,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则,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成为真诚的人,就不要当他的反面教材。 不建议。很多父母都以为,作为“过来人”,自己的建议是正确的,很快速提出正确建议,可以帮到孩子快速度过难关、节约时间、少走弯路、少受伤害,但孩子的感受系统和父母的感受系统有一些不同。比如说看问题,他有自己的看法,也许看法不成熟,但我们不能因为他的看法不成熟,就强制他接受我们的看法,这是不行的,我们直接提出建议的同时,也表明了我们对孩子的否定,这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不抱怨。有些父母会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生活、甚至抱怨亲戚朋友。这样做短时间内看不出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但这些抱怨会植入孩子的心里,久而久之,对孩子的人格,性格,心智等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孩子会对未来失去信心与希望,在潜移默化中也学会抱怨。作为父母对待生活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虽然工作繁忙,照顾家里很辛苦,但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 不唠叨。不管是哪种唠叨,其结果都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甚至会对父母产生反感和厌恶,有的还会因此大发脾气。父母要练就一种功夫,就是管住自己的嘴,最好“说一不二”。 不威胁。经常威胁孩子会降低他的自尊自信,阻碍独立人格的形成。
-
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 经常听父母一脸沮丧的说:“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话,总喜欢跟我对着干?”这句话的背后,是父母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奈。其实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说话的方式出了问题。父母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呢? 五种沟通模式 沟通是人与人的连接,是与人交往的桥梁。萨提亚认为家庭中有五种沟通模式,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和表里一致型。 讨好型: 他们很难把自己和他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在言语上,他们倾向于同意他人在行为上,他们对他人好的过分,常把他人的不开心归因于自己身上,总是委曲求全。他们的心理是不太健康的,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很渺小。 指责型: 常常忽略他人,习惯攻击、批判、推卸责任。“你是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无助,想让他人认为自己是强大的。 超理智型: 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感相关的话题。他们常常告诫自己“遇事一定要冷静,不能慌乱,”看上去很理性,实际上内心有一种空虚和疏离感。 打岔型: 永远抓不着重点,习惯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他们内心焦虑,不被人关注,经常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想吸引他人的注意,往往显得心烦意乱,不安定。 表里一致性,这是一种良好的,健康的沟通模式。既不会贬低自己,也不会抬高自己,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倾听、回复他人,使他人感到被尊重的同时也让自己满意,他们情绪稳定,虽有时惶恐,但仍充满勇气和信心。他们愿意承担风险,勇于承担责任,爱自己也爱他人。
-
(续)怎么听,孩子才愿意说? 倾听后如何回应 我们在倾听孩子后正确的回应顺序是:首先回应情感态度,其次回应认知观念,最后回应事情本身,任何一次亲子沟通,我们都要经过“了解-理解-接纳-引导”的过程。只有当我们把孩子的话听完,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时,我们才可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对孩子产生共情,进而接纳他,允许他有消极的情绪和不好的态度,允许他对事情的理解有偏差,然后引导他解决问题。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回应的顺序是颠倒的:先分析事情,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孩子的问题,还有意识的改变孩子对这件事情的体验,对他一顿说教,否定他的认知和情感,试图让他产生某种符合我们预期的认知思和观念。如孩子在诉说一件委屈的事,我们一听就发火,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孩子,当孩子还没有把事情说完时,我们就打断孩子,也不去了解事情真正的缘由。我们的反应会让孩子有种不被重视和不被理解的感觉,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出现问题,也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产生逆反心理。 在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不要打断孩子或漫不经心,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专心的聆听孩子说话。我们和孩子沟通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在意他,孩子感受到了尊重和鼓励,也会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倾诉心中的烦恼。此时我们再去对孩子错误的行为进行分析和纠正,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回应小技巧 重复法。孩子向我们倾诉时,我们要不断重复并确认他的感受,比如说:“你感到非常难过是吗?”“这件事情让你很生气,对吗?”此时我们不需要讲道理、给建议,更不需要否定他的感受。我们不停的这样回应,孩子就会慢慢敞开心扉,向我们倾诉最深沉的情感。 使用积极的肢体语言。有时候即使我们还没来得及开口,我们内心的想法也会透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当孩子向我们倾诉时,如果我们表现的很感兴趣,放下手中的事情,安静的听孩子说,孩子受到鼓舞后也会主动坦白心声。自然的微笑,没有交叉双臂,身体稍微前倾,常常看对方的眼睛、点头,这些积极的肢体语言会让亲子间的沟通更顺畅,也更高效。
-
怎么听孩子才愿意说? 在亲子沟通中,我们不光要会说,还要会听。研究表明,在家庭成员各种沟通中,只有父母积极倾听,才能打开孩子紧闭的心门,改善亲子沟通的质量。 父母应该倾听什么? 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唤生命,但生命并非抽象的生命,它具体体现在各种欲望、需求、情感、思想、关系中。 孩子的欲望和需求。孩子在生活中的欲望和需求往往是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的。它可能是一段诉说一个句子或一个感叹词,也可能是一声呼喊或低声啜泣,对这些声音的倾听、理解和应答,就成了父母的重要任务。 孩子的情感。对孩子的情感动向和状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把握,并及时加以协调和引导,是优秀父母的重要标志。善于倾听的父母能迅速准确的从孩子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愤懑、悲伤、快乐和喜悦等情感,同时在言行想做出适当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孩子的思想。孩子不是思想的容器,只等待大人向里面灌输思想。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可能只是些零碎的、简单的、幼稚的观念和看法,却构成了他未来发展的基础。 孩子与他人的关系。作为正在社会化的人,孩子的声音不再是纯粹自我的声音,也有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反映,因此父母的倾听对象是“具体的人”,倾听内容是这个“具体的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
(续)孩子喜欢宅在家里怎么办? 父母多一些陪伴 当孩子喜欢宅在家里时,父母应反省一下,自己陪孩子的时间是不是太少了,为了操劳工作和家务,是不是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多抽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做亲子游戏,手工、美食,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父母喜欢外出,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平时父母应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扩大社交面,看看大自然。孩子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能够认识更多的新鲜事物,这对孩子的知识储备和身心发育都有好处,而且让孩子多感是外面的精彩世界,这样他就会减少宅在家里的时间。 把孩子“请出”家门 如果孩子整天玩游戏而不愿意出去玩,父母不妨陪孩子玩一些不需要用电脑的游戏,如扑克牌,开始先在家中玩,逐步带孩子到外面去玩。如果孩子爱看电视动画片,可以带孩子一起去电影院看,有时间的话,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参观本地的文化场馆,如博物馆、科技馆等,从而让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去认识这个社会。 对孩子来说,除了和父母一起玩,他更希望和同伴一起玩,所以父母也可以多鼓励孩子出去与小区的其他孩子交朋友。 培养孩子的户外运动兴趣 生命在于运动,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出门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体魄,还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跑步、打球、游泳、跳绳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给孩子买辆自行车。周末带孩子出去骑车,或者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比赛,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喜欢运动。一旦孩子喜欢上了运动,就不会长久在家呆着了。如果刚开始孩子不情愿,那么父母可以在运动时长上有所设置,比如第一次只玩30分钟,第二次可以慢慢延长到45分钟。当孩子逐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时,他就会慢慢爱上户外运动。
-
孩子喜欢宅在家里怎么办 时不时听到一些父母向我抱怨:“孩子总在假期总是宅在家中,不和同学同龄的孩子接触,也不喜欢和家人沟通。”孩子为什么总宅在家里?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来一起探讨。 缺少父母陪伴 有些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回到家里也是对着电脑工作,即便偶尔有一点时间也要忙着做家务,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对于孩子来说,他更希望父母带他出去玩。面对孩子的央求和哭闹,父母一般会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孤独,习惯自己玩耍习惯,用电子产品打发时间越来越不愿意出去。 家庭氛围冷漠压抑 有些父母一心想着事业,在家里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在这样冷漠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常常喜欢宅在家里,孩子常常表现的非常胆小、怕事,会因为没有人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心里的委屈无法诉说,而变得异常敏感、暴躁。 如果孩子此时正处于青春期,他就会格外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还会把父母对他的态度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如果父母很在乎他,他会觉得外部环境是安全的,周围人也会很友善,他就乐意走出家门。如果父母对他不够关心,他会觉得其他人不在乎他,关注他,于是就把自己封闭在小小的房间里,通过虚拟的网络寻找安全感和满足感。由此可见,孩子不喜欢出门和家庭氛围有极大关系。父母有没有为孩子营造温馨友好的氛围?有没有遵循孩子身心特点和孩子进行互动?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判断,并最终决定孩子是否愿意走出家门,拥抱社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