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决定了你会爱上谁,又会被谁吸引! 以心理发展来看,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三角关系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扮演了一段关系中的第三者,所谓婴儿的全能感就在于要以我的世界为中心,你们都要绕着我转以我为主,我饿了渴了倦了腻了,都有一个全能的照顾者(暂且称母亲)以心电感应来理解我,我不用开口不用说,母亲就要知道我需要什么。这种全能感是一个婴儿初始的自恋。然而成长过程中这股自大的自恋感,会随着需求及期待不全然能被满足,而伴随着对自己的挫败感以及对分裂后的坏母亲的恨意,而对坏母亲的恨意又会产生对好母亲的愧疚,于是成长过程中我们开始处理心理上与母亲的分离,找寻替代的母亲形象。 因此与伴侣的关系,有很大成分来自于我们与母亲关系的影子。而与异性家长(在这称父亲)的互动也会影响着我们日后与伴侣的关系,如果一个女儿从小能被父亲宠爱,那么这个女孩就能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而建构起能够相信世界及自己的能力;反之若是从小在父权制度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的小孩,则会习惯性地扮演卑微、被贬低、被伤害的受害者角色,在伴侣关系中也会把与父亲关系的影子带进来。因此有很多在关系中委屈自己的女孩,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很习惯扮演屈就满足他人的角色,背后是因为想要得到儿时欠缺的被接纳、被认可的爱,而在伴侣身上寻找失落的父爱。 甚至是儿时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不稳定,而导致于成长后在伴侣关系中深怕被抛弃或拒绝,而不断发展无法深入的新关系。 没有一个孩子的心能免于恐惧和怀疑,那是因为我们曾经是那么的弱小,我们用柔弱完全需要母亲照顾的身体去感受世界,而世界对我们来说则是常常存在着伤害的,因为我们无法让世界屈从于我们的需要。当我们的需要受到挫折时,我们也就不可避免地感受到被伤害。这也就造就了每个孩子发展出抵御伤害的各种方式,在关系中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当我们去爱的时候,需要我们有能力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同时也相信爱的丧失不是致命的。
0 2
-
结婚,就可以摆脱原生家庭吗? 用结婚的方式逃离父母,很可能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而为了结婚而结婚,会存在潜在的伤害。一是因为对对方了解不多,是潜意识中的某些部分让自己“爱”上对方。二是因为会把对方当做拯救自己的人,给予过高的期待。 结婚是第二次重生,不该用来逃离父母。其实,那些用结婚来逃离父母的人,是想借助外力来完成一次漂亮的转身,但是与原生家庭分离这件事,自己负主要责任。或者说,外人很难帮上忙。也就是说,超越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唯有自己去面对,否则,他们逃离了原生家庭,迈入的,很可能是第二个原生家庭。
-
一个人“精神独立”的6个标志 这几年听到越来越多人提到“精神独立”这个词。因为很多人发现:仅仅是“经济独立”“生活独立”并不足以让一个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与自由。 即使在物质上拥有一切,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照料自己的能力,但缺乏精神的独立自主权仍会导致一个人在面对外界压力和内心挣扎时感到慌乱无助。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让自己陷入精神内耗的漩涡,情绪完全跟着别人跑了。 那么,怎样才算是精神独立呢? 1.有清晰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是谁。精神独立的人通常对自己的情感、价值观、信念和目标有深入的理解。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并有意识地选择生活的方向。 2.能够自主决策,而不是满足他人期待。精神独立的人在做决策时,会依赖自我信念和价值观,而不是单纯迎合他人的期望。 3.保持情感独立,不轻易被外界的情绪所左右。精神独立的人善于分辨并理解别人的情绪,同时保持情感独立,不将他人的情绪投射到自身上,懂得建立健康的情感界限。 4.在关系中有良好的边界感,既不依附也不控制他人。精神独立≠自我封闭。精神独立的人绝不是在任何时刻都孑然一身、独来独往,完全不依赖他人。只是他们能与他人建立基于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关系,能够明确表述个人需求和界限。 5.追求更符合本心的生活目标,不被外界干扰所迷失。他们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并据此设定生活目标。他们拒绝盲目从众,不轻易受到潮流或他人期望的影响,而是基于自我认知做出生活选择。 6.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认同,而非对外部评价的依赖。精神独立强调内在价值的自我确认,这使得一个人不再过分依赖外界的认可和评价。
-
其实,你不是拖延,而是在逃避!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个坏习惯,在碰到有点困难或者纠结的事情时,特别喜欢“先放着不管”。 不仅是具体的小事,甚至是重大的人生选择,这个习惯乍一看没什么影响,但长期积累下来,造成的后果是: 总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前才完成,以及,和自己理想的生活越来越远。 我们常常把这些归结为自己懒、爱拖延,其实不是拖延,而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1.逃避“自由”。迟迟无法做出选择的人,可能是在逃避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心理学家弗洛姆提出,自由是权威和规则的反面,真正的自由会伴随着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因此他认为,个体会因为无法承受自由所带来的责任与风险,而主动选择逃避自由。 2.逃避痛苦。总是拖延该做的事,可能是在逃避已知的困难。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熟悉的任务场景中,比如学习、运动、收拾房间等等。即使知道这件事做成后,会有自己想要的回报,我们也很难开始一件事。因为过程太痛苦了,但拖延这件事却可以立刻减轻这种痛苦。 3.逃避失败。迟迟无法将想法转变为行动,可能是在逃避理想自我的破灭。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不熟悉的任务情境中,如,想尝试新的行业、新的领域,但不去行动,就可以把“不做”当作借口,安慰自己“只要我做,一定能成功”。维持这种虚幻的“理想自我”,阻止了你付诸行动的动力。这其实是“自我设限”,是人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指为了避免表现差劲,人会主动去做一些破坏性的选择,从而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合理的理由。比如“不去行动”就是在破坏梦想的实现。 但人生很多事情是并没有截止日期的。你是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拥有什么样的生活?这些专属于你的人生课题,不会有老师、家长、领导来催你,要求你拿出对应的“成果”。 逃避之所以让我们感到痛苦,或许是因为我们在无视自己真正的人生课题,假装过另一种人生。 接纳自我,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欲望,勇敢地做出选择,然后为之努力。即使不能立刻收到反馈,但缓慢向上,也是值得的。
-
如何判断一段关系是否健康 发现生活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注重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经营,而是将目光和注意力转向自己。大家开始觉得:低质量的关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 那么,有没有办法判断一段关系是否健康呢? 一、健康的关系里你能够得到及时的看见和回应。一个成年人世界中的好恋人,扮演的往往是安全岛的角色,能够在需要回应时稳稳地接住你。回应性的关系让人重建自信,可以使人发展出更好的功能和更内聚的自我,更有安全感地去投入广阔天地。 二、健康的关系是务实的。多关注对方是否真的有兴趣了解你,并且自己能在很多细节和小事上真正被关心和支持。 三、健康的关系是有包容性的。恋爱是彼此争夺自我、并彼此达成稳定一致的过程。这必然意味着,双方要退让一部分的自我,做出妥协和牺牲,彼此磨合后更好地相处。真正在意你的人,会为你俯身。如果在一段关系中,对方连一点自我也不肯退让,向来我行我素,无论他看起来多么好,都可能只是在榨取你的价值。
-
为什么,你放不下过去?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心中或许都藏着一段或几段难以释怀的过去,这些记忆如同深海的暗流,不时地涌上心头,搅动着内心的平静。为何我们会对过去如此执着,难以放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心理机制与情感动力。 1.情感依恋与未完成事件。根据心理学中的“未完成事件”理论,我们之所以对过去念念不忘,往往是因为某些情感上的需求在那时未能得到满足,或是某些事件以非预期的方式结束,留下了情感上的“空洞”。这种未完成的状态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促使我们不断回顾,试图通过回忆来填补那份缺失或寻求某种形式的闭合。 2.认知扭曲与负面偏见。人类的认知系统并非总是客观公正的,有时会受到认知扭曲的影响,比如“过度概括”、“全或无思维”或“情感过滤”等。这些扭曲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对过去的经历产生片面的解读,放大了痛苦与遗憾,而忽视了其中的积极面或成长的可能性。负面偏见则进一步加剧了我们对过去负面事件的记忆,使其更加难以释怀。 3.自我认同与身份构建。过去经历,尤其是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往往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自我认同和身份构建。我们可能将某些经历视为自己的一部分,甚至定义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因此,放弃过去就意味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自我认同,这是一个既痛苦又复杂的过程,许多人因此选择逃避,不愿面对。 4.恐惧与不确定性的避免。面对过去,尤其是那些不愉快的记忆,我们常常感到恐惧和不安。这种情绪源于对未知的担忧——担心放下过去会让我们失去某种安全感或控制感。此外,改变现状也意味着要面对新的不确定性,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们宁愿停留在熟悉的痛苦中,也不愿踏入未知的领域。 然而,正是这些难以放下的过去,为我们提供了成长和疗愈的契机。通过心理咨询、自我反思或参与支持性团体,我们可以学会以更健康的方式处理这些情感负担。逐渐地,我们认识到,放下过去并不意味着遗忘或否认,而是学会了以一种更加成熟和接纳的态度去拥抱自己的全部经历,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 记住,每一次对过去的释怀,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温柔拥抱,是向着更加光明未来的勇敢迈进。
-
“你是谁”——无需他人定义!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会因为被曲解/误会而生气,甚至有时候忍不住委屈地哭。 特别是在职场上,强势的上司直接的攻击,时常让你原地崩溃,分分钟想辞职! 可是,辞职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十分在意或者看重他人评价这件事情,在心理学看来,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关。 自我同一性是知名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经典理论,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价值、信念和人生持续发展的体验和主观感受,这种感受能给人以指引,能鼓舞人们的行为,同时,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能感受到自我价值和满足。通俗点说,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知,如果这个认知明确且稳定,那么这个人便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干扰,但会根据有益的建议修正自己的路线。 相反,如果这一认知不明确、不稳定,那么个体就会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依赖于从环境、他人的评价中确认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及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便陷入同一性危机,个体会对自己无法定位,对人生失去方向。 你是否曾经或者正在陷入这样的危机之中呢?该如何走出迷茫,建立自我同一性呢? 一、对人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你首先要学会接受一件事,那就是你的人生旅程永远是曲折前进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走一步,要退两步。 二、认真地评估你自己。迷茫中的你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你有着只属于你的性格,有着自己的爱好,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与正常人相比,你所缺乏的只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与评估而已,所以你唯一需要做的只是沉下心来认真的考虑一下自己的性格、爱好以及优势劣势,并为自己确定一个未来的方向。 三、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对于迷茫的你来说,其实没有更多的人生答案供你选择,五花八门的选项背后只有一个真相,那就是试试。所以选什么不重要,关键在于你敢于走出现有的舒适圈,去尝试各种不同的选项,其中总有一个是适合你的。 每个人都会迷茫,每个人都会困惑于我将要成为什么人这个问题,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只有在经历过迷茫的痛苦后我们才能获得关于自我的同一性,才能真正地成长。
-
“情绪释放”的6个好处 这些年大家特别爱说的一个词就是“情绪稳定”。 然而这个词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情绪稳定就是没有情绪,或者不表现出任何情绪,有情绪也要藏着掖着。 这样的误解,其实加深了很多人对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的羞耻感。 其实心理学中真正倡导的情绪稳定,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情绪波动,而是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它反而呼吁人们去允许情绪适当的表达和释放,对情绪进行妥当的处理而不是压抑。 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人可能只是表面上的“伪情绪稳定”,其实压抑自己的情绪很久了。 对于那些总是回避压抑自己情绪的人,我真心希望:你可以“情绪不稳定”一些。这样做有6 个好处: 1.最重要的一点:爽,释放情绪一时爽,一直释放一直爽。已经有大量心理学理论和研究表明,对情绪的释放和表达远比压抑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2.不在情绪上消耗,大脑也更专注了。表达和释放情绪可以提供即时的情绪缓解,使更多的认知资源用于专注任务,提高工作记忆的效率和专注力。 3.可能激发出更好的“创造力”。研究表明,经历适度的情绪变化可以激活大脑不同区域,促进创造性解决问题和艺术表现。我们所熟知的许多艺术家和创作者往往都是在文艺作品中表达和宣泄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产出更具创造力的作品。 4.表达情绪、暴露脆弱,可以提升关系的亲密感。当我们习惯于在关系中隐瞒自己的真实情绪,就可能会引发持续的冷战、冷暴力,或等到问题积压到临界点之后的大爆发,导致关系破裂。通过适当的情绪表达,可以增加人际关系中的真实性和亲密感,但这里有个前提是:不以破坏性的方式表达情绪。 5.你的身体其实都是情绪器官。已经有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你长时间压抑痛苦情绪,它会以其他方式在你的生活里表现出来,比如在身体上。长期压抑情绪会导致出现躯体化。 6.在疗愈创伤的过程中,情绪的宣泄和表达可能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储着许多被压抑的记忆和情感,这些内容虽然个体意识不到,但会持续影响其行为和情感状态。宣泄理论则认为通过使这些潜意识内容浮现到意识层面并加以表达,个体可以得到心理解脱。 心理学所定义的情绪稳定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但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此刻束缚自我情绪的枷锁。在达到稳定之前,可以适度允许自己的情绪不稳定一会儿。 最关键的是,找到健康、不影响他人的方式,合理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
-
为什么我们对“被拒绝”如此恐惧? “拒绝敏感性”作为一种人格倾向,是指一个人被拒绝时会产生过度的负面反应,严重损害一个人的自尊、幸福感和人际关系。 “拒绝敏感者”的 3 种表现: 1. 害怕失败。拒绝敏感者很害怕失败,这往往与低自我价值感有关。那些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总是下意识地觉得自己在职场、学业和人际关系上会遭遇拒绝和抛弃。还有一些人,在面对一些职业机会时倾向于逃避,仅仅是因为不敢面临被拒绝的风险。他们还会习惯性地逃避人际关系。 2. 害怕亲密关系。如果一个人存在不安全的依恋方式,他会十分害怕亲密关系。这样的人在关系中要么特别粘人,要么特别冷漠,又或者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不停切换。 许多拒绝敏感者会亲手把他们的伴侣推开,这会进而加重他们的低价值感,对亲密关系愈发恐惧。 3. 过度分享自己。有些人会在一段关系中过早地吐露自己的私人细节,或者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对象(比如和老板或潜在的对象)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听起来并不像是一个拒绝敏感者会做出来的事哈?然而,拒绝敏感者的人恰恰会这样做,他们以这种方式创造出了一个自证预言,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拒绝。 如何摆脱拒绝敏感性? 与其它那些不良的行为模式一样,疗愈的关键在于识别出产生拒绝敏感性的内在驱 动力与深层动机。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害怕被抛弃、被拒绝?为什么我们总会陷入一些不愉快的关系中,却还为此恋恋不舍、无法自拔?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你可以选择与一个擅长处理创伤和人际关系的专业咨询师一 起探索,这将帮你更快地摆脱这种模式困扰,更好地疗愈自己。
-
太好的人,容易抑郁 太好的人,这里是指不允许自己愤怒、表达情绪的人。 做好人,是一种自虐。人没有愤怒,犹如一个国家没有武装。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只有做个好人,而没有学会愤怒。在传统教育中,愤怒是一种不体面的情绪,一个人当众发火,是不大得体的。但愤怒的核心功能,也一样被人忽视了。即,自我保护功能。心理研究表明,情绪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能够激发个体的行为。而愤怒则可以激发自我保护,他就像一座城池的瞭望员,一有敌人入侵,马上让我方士兵准备作战。若是这位瞭望员不被允许履行他的职能,那么城池被攻击时,会处在一种茫然的,慌乱的,不知该不该反击的状态。 做好人,让人失去生命力。压抑攻击性的人,会把对外的攻击性转为对自身。而且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自己,用这种恶意胁迫自己做个好人。攻击性,正是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坏”,允许“攻击性”,能让一个人释放出巨大的生命力,那种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怎样允许“坏”?要宣泄你的愤怒,意识到愤怒它是一种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承认愤怒的正当性,允许愤怒的存在,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不要压抑它,而是用适当的方式把这种情绪宣泄出来。要做一件事,保护感受,比起外界,你的感受永远是第一顺位。要识别不健康的心理模式,若你被人冒犯后,却更加热情的对待对方,很可能是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内在的冲突,会给人巨大的痛苦,学会识别它,觉察它。
-
接受孩子平凡,是父母的必修课! 孩子终将平凡,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中国父母最难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人。事实是:99%的人99%的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而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99%的部分,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剩下1%极其渺茫的希望中。 推己及人,接纳孩子的平凡。如果说父母用自己的优势去衡量、要求孩子,是不公平的,会给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会对孩子的教育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中国父母自己明明不擅长,还非得要求孩子足够出色。 盲目让孩子追求不平凡,反而会促成孩子的平凡。父母盲目将孩子培养成精英,将孩子至于无法胜任的位置,会增加孩子额外的压力,加重挫败感,让孩子自暴自弃。当现实与希望的反差太大时,父母自己也会容易陷入绝望。如此,孩子就悲剧了。 所有的不平凡,都源自于有能力过平凡的日子。不平凡,就是在平凡中成就的。事实上,之所以不平凡,恰恰是因为他们具备度过平凡日子的能力。换句话说,不懂得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坚持,就不会取得非凡的成就。而一心想要将子女摆脱凡人行列的父母,却从一开始,就人为忽略了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