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果之后,还有结果。 把眼光放在生命的整体上,而非支离破碎的片段上~
0 3
-
【正确的事情Vs愉快的事情】 在正确的范围内,做愉快的事情。 用愉快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 做愉快的事:孩子周末想睡个懒觉,是可以的。 做正确的事:孩子过马路想闯红绿灯,可以这样跟孩子表达:“宝贝,我们等路灯亮了再走吧。” 家庭亲子相处,父母尽量不要事事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把握好“正确的事Vs愉快的事情”的原则,亲子关系就不会差。
-
【关注“差生”,给他逆袭成长的机会】 每一个“差生”都曾经无数次拥有不服输的勇气; 每一个“差生”都曾经无数次渴望得到他人有效的帮助; 每一个“差生”都曾无数次幻想通过努力证明自己“我行”; ……… 一个班级里,孩子们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孩子学习差,只说明一点:他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导——学习的底层逻辑与知识框架。 学习这件事情,在孩子的人生经历中,要持续十几年,如果努力后还次次失败,对孩子的而言,就是一次次的自我否定,父母无意间语言上的批评指责就是“落井下石”,那么,他还有信心去面对自己的未来吗? 孩子学习上若需要帮助,父母能第一时间看到他的需要,动用一切资源(补课或咨询)去帮助孩子体验到努力后成功的感觉,持续给孩子学习上的成功体验,孩子学习上的自信心才会一点点建立起来,他会更有信心面对自己的未来,因为过去他成功过。
-
【语言的力量】 语言是一门艺术,更似一种“古老的魔法”。 我们对孩子的所有表达,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和接下来的行动。 我们都希望孩子各方面越来越好,如果父母只能做一件事情,那一定是:好好说话。
-
【几个特殊的年龄阶段】 0-6岁的孩子,孩子的自主意识虽一直在增强,父母还是很容易引导孩子的行为。 一二年级的孩子,孩子把老师的话看的比天大,更愿意听老师的话。 10岁及以上的孩子,孩子学习的自主意识开始变强,开始不太愿意听父母和老师的建议和要求。不爱学习的孩子,可能开始出现不写作业的情况。 青春期的孩子更在乎自己的成绩和社交关系。 在孩子10岁之前,如果父母能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孩子初高中阶段的学习,他自己就很有把握。
-
睡前看了眼手机,突然5-6个人来咨询,一一回信改天聊,信息还是一条一条的来,刚准备飞行模式,电话进来了,大家这都凑到一起了吗?不得不起来做咨询?
-
【父母的期待&父母的行为】 父母期待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很多时候,父母在生活中做出了与期待相反的事情,看到孩子的问题行为,也常采取过且过的心态。 等到孩子的问题太过于严重,“偷懒”的父母不得已的情况下,找到育儿咨询师,这时,孩子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调整时期。
-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童年的学习动力核心,进取心和表现欲是少年的学习动机关键。智慧的家长不会在孩子面前保持高高在上的无敌状态,而是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自信!
-
心态好,一切都好
-
每个人都苛求自己完美,其实不完美才是真的美,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直成长!
-
好老师的标准:走进学生的生命,深层次理解他,愿意帮助他,实现短期目标与终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