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不惜大费周章地去找最好的学校。即使家里的经济不宽裕,也硬着头皮为孩子铺路,只希望能够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有这样的一个女孩A,虽然她也是大学某专业的高材生,但是她并不觉得自己有比任何人优秀,甚至她还非常懦弱、胆怯、优柔寡断。而她的妹B,和她有着一样的学历,但性格却与小A有着天壤之别。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说:“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的确,真正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往往是一个家庭的氛围。 01 母亲越位 在小A的生命里,母亲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小到大,她就一直得不到母亲的重视和认可。每次回到家里,感受到的只有家人之间的恶语相向。 在大学期间,每次小A打电话回家,永远是她母亲无尽的数落。在外面,她要时刻担心着母亲查岗,在家又是二十四小时被监视。在她母亲面前,她永远是那个需要被照看、需要被监督的小孩,根本没有自尊可言,这也就造就了她的弱懦、胆怯以及优柔寡断的个性。 而表妹小B却生活在迥然不同的家庭里。虽然在表妹的生命里,她的母亲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她和母亲的交流却可以达到无话不说的境地。 在该放手的时候给孩子独立,在孩子孤立无援的时候敞开怀抱让她回家。这种没有干涉孩子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造就了表妹B活泼开朗、事事拔尖的个性特征。 由此可见,母亲的越位式教育,往往会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而有时候适时的放手、不越位,反而能够培养出一个性格独立,且活泼开朗的孩子。 02 父亲缺位 常言道,“父爱如山”。大部分父亲对子女的爱都是深沉的。虽然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往往是母爱,但是,假如一个孩子缺少父爱的关怀与陪伴,那么他的性格也会变得异常的孤僻以及自卑。 就拿小A的父亲来说,他从来没有管过自己的女儿,更谈不上陪伴。他和女儿就像是形同陌路的两个人,虽然处在一个家庭里,但彼此却没有一点点交集。 在小A的记忆里,父母都是不需要陪孩子玩的,一家三口也不会共同出行的,家里只有夫妻之间无尽的争吵和指责,除此之外别无生活气息。 再看看表妹小B,她的家庭氛围是相对比较和气的。B的父亲是有呵护过她,陪伴过她的,只不过母亲的地位会略胜一筹而已。父母的爱对子女来说其实就是一种互补的状态,肯定会有一方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0 3
-
梦通常涉及我们内在力量的演化,内心价值观和观念的冲突,不同的无意识能量系统。这些能量系统想要被你感知和体会到,想找到方法进入我们的意识生活。
-
修通创伤与自我和解后,与世界温暖相拥。
-
行动力是解决焦虑的良药
-
健康的自我认同需要明确的边界,区分你与他人的责任。学会为自己负责,而不是期待他人填补你的空洞。
-
自我对话是重建自体感的关键。当你感到空虚时,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而不是立刻向外求助。
-
缺爱的人真正缺乏的并不是他人的爱,而是对自我的认同。真正的满足感,源于内在的稳固,而不是外界的填补。
-
梦是生命整体状态的显化
-
理解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在错位的地方停下来 并开始在某些重要的节点进入体验。
-
梦是内在心理现实的演化。
-
情绪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是一种移动的生命能量,它是可以通过我们的身体呈现出来的一种生理的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