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认可的追求 扼杀了自由】 在【被讨厌的勇气】书中讲到——是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如果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方式。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伊能静对于儿子一直以来钟爱穿女装、化浓妆,外界对儿子的风格争议颇大的事情。从伊能静力挺儿子的态度上,我看到了伊能静很好的诠释了上面这些话的含义。 伊能静坦言自己这种“爱慕的欣赏”并不只是因为哈利是自己的孩子才这么说的。她详述了外界对哈利的看法——常常有人说:哈利都这样了, 当妈的也只能接受吧!她说道:说这些话的人那真是太低估我对未知外星人的喜爱了,性别于我、服装的代表于我都比不上深刻的灵魂有意义:他们来自未来,看不懂才是对的。这一点离经叛道,对看过世界的我来说真的啥都不是,只要不伤人不伤己,善良是我最重视的品质。 伊能静在儿子面对周围人“非议”时,给儿子做了很好的示范,是选择在乎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自由的生活。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有时我们会对身边人说“我为了你好才跟你说这些呀,你应该…我考虑的不是我自己”殊不知干涉别人的生活的人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书中写到这些话——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0 1
-
比金钱更恒久的财富 有一个美国富翁,一生商海沉浮,苦苦打拼,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有一天,重病缠身的他把十个儿子叫到床前,向他们公布了他的遗产分配方案。他说:“我一生财产有1000万,你们每人可得100万,但有一个人必须独自拿出10万为我举办丧礼,还要拿出40万元捐给福利院。作为补偿,我可以介绍十个朋友给他。”他最小的儿子选择了独自为他操办丧礼的方案。于是,富翁把他最好的十个朋友一一介绍给了他最小的儿子。 富翁死后,儿子们拿着各自的财产独立生活。由于平时他们大手大脚惯了,没过几年,父亲留给他们的那些钱,就所剩无几了。最小的儿子在自己的账户上更是只剩下最后的1000美元,无奈之时,他想起了父亲给他介绍的十个朋友,于是决定把他们请来聚餐。 朋友们一起开开心心地美餐了一顿之后,说:“在你们十个兄弟当中,你是唯一一个还记得我们的,为感谢你的浓厚情谊,我们帮你一把吧!”于是,他们每个人给了他一头怀有牛犊的母牛和1000美元,还在生意上给了他很多指点。 依靠父亲的老友们的资助,富翁的小儿子开始步入商界。许多年以后,他成了一个比他父亲还要富有的大富豪。并且他一直与他父亲介绍的这十个朋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就是美国巨商费兰克·梅维尔。 成功后的梅维尔说:“我父亲告诉过我,朋友比世界上所有的金钱都珍贵,朋友比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恒久。这话一点也不错。” 在这个世界上,金钱能给人一时的快乐和满足,但无法让你一辈子都拥有。而友谊和朋友却能给你一生的支持和鼓励,让你终身拥有快乐、温馨和富足。 好朋友是人生一笔最大的财富,也是一笔最恒久的财富。
-
“不要在心里不平衡的时候,失落的时候,走进一段感情。” 当人处于心理失衡或失落状态时,容易将自己的情感需求投射到他人身上。这种状态下开始的感情往往带有救赎幻想——不是真正看见对方,而是在寻找能治愈自己的情绪创可贴。 这种关系往往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一方可能成为另一方的情绪加油站。这句话暗含了先完成自我,再寻找伴侣的成长智慧,与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的我好-你也好的人际定位理论不谋而合。 真正可持续的感情应源于分享而非索取,是我有阳光,分你一半而非我需要你的阳光温暖我。 当感到心理失衡时,可先进行情感溯源(明确失落根源),建立自我支持系统(如朋友、专业帮助),待恢复到基本平静状态后再做感情决定。记住,最好的相遇发生在你能够自在独处的时候。
-
“对人渣要远离,远离他们,我们一生平安”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如果不幸碰到这种人,无需纠缠,远离他们,继续走自己的路就好。 这世上所有事情都是有成本的,跟垃圾人纠缠,搭进去的是你自己的时间。因为垃圾人是没有底线和原则的,如果你想赢过他,就只能比他更没有底线和原则。 可是,比烂人还烂的那个人,是你吗?所以说,遇到垃圾人,漠视他、远离他,不要拉低你的层次。远离垃圾人,就是爱自己最好的方式。
-
知识和智慧,不是用来评判别人和世界,谁对谁错;也不是用来指导别人和世界,怎么去做。 而是用来指引自己,如何活出丰盛的一生 !
-
【做自己生命的“专家”】 网上各种专家,????律师、咨询师、老师、军事、情感、讨债、健身教练、小红书、导师、算命、星座…… 但是你无论找谁,最终做决定都是自己个,有时候当你咨询更多人时,你会更加云里雾里,怎么说的都有,就像你在网上购物,评论区里????说好的也有说坏的。 从焦点的角度去看,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即便结果????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也会教会我们一些方法,让我们更加认识自己,知晓自己在想与做之间的距离,行动了才知道自己更在乎重视的是什么。 建构解决之道,都在于我们自己的身上,让我们平静的与心对话,慢慢的我们就可以找到一小步的答案。 此刻,你可以想一件你很想寻求答案的事情,或者找到一个你很头疼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步:让自己安静放松地坐下来,不受外界的打扰。缓慢地调整你的呼吸,让自己越来越平静。 第二步: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起你想要寻求答案的事情。 第三步:请你在内视觉观想一个“充满智慧、慈悲的你”,那个你是你无比希望活成的样子,TA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去仔细的看看那个时候的你是什么样子的,TA的状态如何,穿什么衣服,面部表情如何? 第四步:你看着这个更具智慧的自己,你最想问TA什么问题,然后静静地聆听接收到的答案。 第五步:问问更具智慧的自己,在这件事上,TA特别想给你的建议有哪些呢? 第六步:在你的内在深深地表达感谢和赞美。 以上步骤中第四步、第五步可以反复循环进行,我们会持续接收到对自己有益的答案,直到自己觉得做得很充分了,即可停止。
-
假如当你年纪较现在又年长些、也又聪慧些的时候,你会给现在的自己什么样的建议,以解决现在让你有些困扰或挑战的问题,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时光? 让我们想象一下,当你活到相当老的年纪(80岁、90岁)时,当你回顾你的一生,看见自己度过了这个难过的时段,而且后来还过上很有目的、很有意义的生活时,你会发现那时候的自己和现在有何不同呢? 那时你做了些什么事情呀?你会认识、遇见哪些人?你会去哪些地方?你会喜欢做哪些还没有做过的事情呢? 你还会解决哪些人生难题、挑战?在你退休的时候,你会怎么分配你的时间?你会在哪里看到最美的日出与日落呢......
-
【外化[呲牙]重新建构】 我在台湾许维素老师课上听过蛮搞笑的“外化”技术的使用。 老师问学生“是谁踢的王大宏”?踢王大宏的学生说:不是我!老师说:不是你?那是谁呢?学生说:是它(右脚)踢的,不是我踢的,是它踢的,不是我。 老师说:这样子呀,那我们罚“右脚”就好了,右脚单脚站十分钟好啦。十分钟后,老师问学生:谁踢的?学生答:是我踢的!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有一次和妻子一起看电影,他一时得意,把鞋子脱下来盘腿坐着,感觉很舒服。妻子忽然发现郁达夫的鞋底竟然有一些钱,立刻质问他:你为什么要在鞋底藏钱? 郁达夫急忙解释说:我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很穷呀,吃尽了没钱的苦头,现在我有点名气了也有点钱了,但是钱这东西欺压了我好多年了,所以要把钱踩在我脚底下,要出出气。妻子一听,疑虑顿消,和丈夫一起感慨起来。看出来郁达夫使用SFBT的“重新建构”蛮纯熟滴! 正可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趣的人解决问题别出心裁!
-
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 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点评 如果让你的老板觉得你已经可有可无, 那你已经站在即将离去的边缘。
-
【难得滴】 生活、工作中,我们会有很多的“应该”的心,比如:孩子应该进家立刻写作业呀,老公应该挣钱给我呀,领导应该关注到我的感受呀,同事应该同意跟我换班呀,朋友应该帮到我呀,我应该…… 当我们听到或看到的事情与我们内心中的“应该”无法匹配时,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会触发我们的情绪。于是我们就开始抨击、指责、批评或羞辱他人,另外一种可能就指向了自己,产生了内疚、自责、愤怒的情绪。 “应该”的心就是告知对方——我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的,我不需要跟你确认你的想法和感觉,你就直接照着我说的做就好了的意思。 没有什么比父母的“应该”要求,能更快的触发孩子的情绪了,当孩子们听到“应该”的要求或者命令的时候,恐惧和焦虑感立刻就被激发了,大脑马上就进入战斗、逃跑或卡住的状态,毫无疑问的,此时家长将要面对的就是孩子的反抗或者逃避。 SFBT很看重知觉的转变,我们要从“应该”的模式转变为“难得”的模式。对方做了什么是很“难得滴”,对方没做是很“正常滴”。 当你想让身边人做点什么时,要和对方商量,问问人家的想法,而不是必须应该咋样滴!常想想赵本山说的话:“你以为你是太阳啊,地球非得围你转。”少点自恋才能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了才不急躁不生气!
-
我们深知每个孩子 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 所以我始终用一颗欣赏的心 面对每个孩子 结果发现: 每个来咨询的孩子都是天才 都有与生俱来的独特天赋和优势 都可以在自己的轨道 根据自己的节奏 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 闪闪发光✨✨✨ 我只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和一颗感受美的心就好[太阳][太阳][太阳] 看见孩子看见爱[爱心][爱心][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