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未知的自己”,觉察自己,看见自己 深入情绪,情绪背后是未满足的需求,与其说是一种疾病,倒不如说是一种提醒。苏格拉底说“人要认识自己,用一生来认识自己才知道你是谁。”所以只有先接纳自己,认识自己,才可能改变自己;改变很痛苦,但不变会更痛苦。 爱与被爱,理解与被关注,肯定与认可 当情绪来临的时候,就去想象天空有乌云漂来,你去观察它就好,用这样的方式来观察我们自己。
0 8
-
文明是本能压抑的产物,痛苦是未表达情绪的复仇,而真正的自由是始于对潜意识深渊的凝视,但大多数人并不敢想要真正的自由,因为自由包含责任,而大多数人害怕或逃避责任。
-
维特根斯坦金句: 1.人只有忠于自己,才能度过极好的一生。 2.凡是可以说的,都可以说清楚; 凡是不能说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3.生活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是一个需要体检的现实。 4.努力改善自己,是你为改善世界所能做的一切。 5.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 6.请勿把他人的例子,当做你的生活指南。 7.不要玩弄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 西。 8.人是人心灵的最好画像。 9.语言即世界。 10.幸福的世界与不幸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而非同一世界中的不同事实。
-
世事无相 相由心生 物事皆空 实为心瘴
-
你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分离感 你觉得你和这个世界是割裂的; 你和他人是对立的; 你和生命是疏远的; 你和你自己也是不连通的。 无论焦虑还是抑郁;是过度讨好还是社交恐惧;是控制欲;完美主义;还是自我怀疑和情绪成瘾,背后往往都藏着一个隐藏的根源,你的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孤立的。 于是你开始拼命构建一个理想自我的幻觉: 我必须赢,必须好,必须不被讨厌;我必须控制局势,我必须看起来从容,必须避免一切混乱; 我必须一直想,一直算,一直想抓住点什么; 否则我就会崩塌,就会一无所有。 你为什么会焦虑? 因为你以为,未来的某个我,会因为你现在的不努力而受罚。 你为什么恐惧人际关系? 因为你以为,别人的否定可以决定你是谁。 你为什么无法真正休息? 因为你相信,如果你松下来,这个世界就会抛下你,忘记你。 这些都是我执造成的。那个虚构出来的,不停自证存在的我,才是你真正的压力源。
-
一个人真正觉醒的标志是放下“我执”,不再对任何人与事的执着,对待任何关系的核心只有一句话“我以真心待你,但我不执着于你”;真正能做到活在缘份中,而非活在关系里;我对你好,只是因为我想对你好;和你对我好不好没有关系,同理,有一天我不想对你好了,我也可以转身离开,那一刻和你对我好不好也没有关系,对于任何的痛苦,想要尽快释怀,我们唯一要做的不是忘记,不是强迫自己放下,而是接纳,接纳物是人非,接纳事与愿违,接纳无常!
-
分享尼采金句 1 绝望无法医疗,医生不检查灵魂。 2 这个世界没有真相,只有视角。 3 天才之所以孤独,不是因为他喜欢孤独,只是他找 不到同类。 4 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5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6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
凡我所失,皆非我所有; 凡我所求,皆受其所困; 万物皆为我所用,而非我所属。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大道至简, 无欲则刚;无为则无所不为
-
心理学有一句话很经典:只要对抗,一切阻力皆存在;只要接纳,一切阻力均消失。 你累,是因为你认真,所以你对抗。 很多时候苦难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当我们 允许一切发生:允许自己平庸、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自卑、允许自己……只要你允许,一切皆有可能。
-
人生成长三维图谱 人生似攀登高峰,需领悟三重智慧。 一重:稳固三观基石 世界观:决定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人生:观引领我们前行的方向 价值观:明确坚守的底线。 若无此三基,人生如舟失罗盘,易迷航。 二重:洞察三元之“我” 本我逐欢(欲望我的快乐原则) 自我衡实(自我的现实原则) 超我守德(道德我的高标准) 人际间,灵活转换 父母式自我(权威) 成人式自我(理性) 儿童式自我(感性) 三重:突破三层境界 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单纯 到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的困惑, 最终回归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透彻。心念的成长也是如此: 起初被外在环境左右,(心由镜转)继而内心能改变环境,(境由心生)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从容(物我两忘) 学习之道亦有三 生而知之者是天才, 学而知之者是人才, 困而知之者亦是勇者。无论哪种,都离不开闻(广泛学习)、思(深度思考)、修(亲身实践)的循环。 此乃人生成长之三维图谱,每突破一重,就多一分清醒;每践行一条,就添一分智慧,在攀登中领悟,于成长中闪耀,愿我们都能过上有意义的美好人生!
-
向撑起半边天的女性们致敬!女神节快乐!美丽幸福一生 《女神节赠诗》 云鬓簪星气自妍,霓裳裁锦立风前。 柔肩可负千钧重,慧心能绘九重天。 春色平分光潋滟,芳华未许岁熬煎。 人间若许赊青眼,再借桃花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