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理性理智准确可靠?还是人的感性感觉可靠? 对于此问题,一般人恐怕都会选择前者! 这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尤其是涉及客观事物的时候,比如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等,但对于涉及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的理性和理智,即所谓的“知道”、“理解”、“明白”,有很多不过是表面的知道、表浅的理解、表层的明白,本质的部分,往往都是不得而知的。 心理咨询的过程,则是透过现象,主要是感觉、感受、体会、体验等,看到看清看全真相的过程。今天的心理咨询中,再次展现、印证了这一点!
0 0
-
总是把孩子的毛病指出来,只能让孩子的毛病越来越多。 经常把孩子的闪光点指出来,却能让孩子的毛病越来越少。 对于伴侣,对于父母,亦是如此。
-
现在为什么很多人感到痛苦?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了人们的财富地位大大增加了。过去的人们因为没财富没地位所以整日为吃穿而忙忙碌碌,所以没有条件感受到吃穿以外的痛苦。现在,绝大多数人完全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所以过去没有条件感受的人际关系的痛苦就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了。对于这个高层次的痛苦,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学会相处之道。一旦人们都学会解决这个痛苦了,人类的整体幸福将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
第三个感悟就是个人太渺小了! 在旅途中,特别是在地广人稀、甚至在渺无人烟的沙漠中,看到周围一望无际,除了荒漠,还是荒漠。虽然是坐在车上,仍然不由自主地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联想到自己来时乘坐的飞机还有此时乘坐的汽车,顿时觉得自己在人类中,更是那么的渺小、无能:既不会造飞机,也不会造汽车。看到荒漠中的公路,又想到自己既不会修路,也不会造桥。人类创造、建设了这么多物品、产品、商品,自己竟然一个都造不出来!甚至对于相对比较简单、容易的种地,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这些联想,不由得让我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一无所能! 但转念又一想,自己确实如此,但其他大多数人,谁又不是如此呢? 真正的大人物,真正能力超强的人,往往凤毛麟角。所以,普通人,才是大多数,才是常态。那些特别厉害之人,属于特例。 那些人固然伟大,当然值得人们敬仰。但作为普通人,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毕竟人数众多,加起来,其力量就非常可观了。比如造飞机,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自己造出一架飞机出来。但几千、几万人联合起来,每人虽然只是做了一小部分,但庞大无比、复杂异常的飞机就造出来了。 其他物品也是如此。好比这公路,绵延几千公里,工程量极其浩大。但成千上万人一起工作,每个人的贡献并没有多大,但几千公里的路就修通了。 所以,人类,不是靠个体,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庞大的人口。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微不足道的个体数量大到一定程度时,这个社会就具备了惊人的力量,就可以创造出伟大的奇迹! 自己能有幸成为人类中的一个个体,虽然普普通通,虽然能力极其有限,但能够自理,能够自食其力,还能够做一点儿实实在在的工作,值得自豪和骄傲! 作为一个基本正常的人,虽然渺小,但是,存在就是价值,活着就是意义!
-
第二个感悟就是凡事皆有代价! 虽然人们常说:风景都在路上。但是,旅游的人们总是冲着景点去的。但是,在一个景点的“享受”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往往也就二、三个小时而已。 为了体验这二、三个小时的“快乐”,往往需要付出二、三倍时间的舟车劳顿。这就是代价,这就是成本。 由此我联想到,人事间的一切,只要是人们起心动念想要的,无一不是如此,都需要付出时间、金钱、体力、脑力,有些甚至需要付出自己的名誉、形象、地位等。这些都是代价。 这样看来,人世间的一切,不过都是交换而已。不论你想得到什么,你都得拿自己的某些东西来交换。 既然是交换,那就要遵循公平、自愿的原则。 对于公平,人们立场不同,往往有不同的解读。所以人们总是抱怨不公平。这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对于自愿,本来就是各人自己的意愿,天然存在不同,所以,对于自己的愿意或不愿意,别人无权干涉;同样,对于别人的愿意或不愿意,我们也无权干涉。 人世间的烦恼,很多来自于当事人无视“自愿”的原则。 人际间的冲突,很多来自于当事人无视“自愿”的原则。 所以,当我们烦恼时,当我们与别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不妨问一问:我到底想要什么?我需要拿什么来交换?对方需要得到什么才愿意交换?我愿意付出这个代价吗?
-
青甘大环线旅游感悟之01 青甘大环线旅游结束了,在8天的行程中,走到了许许多多之前只是听说过的地方,看到了之前不曾亲眼见过的地形、地貌、建筑、人物。感触良多。 第一个感悟就是人生值得吗? 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这是因为青甘大环线虽然有许多精彩的旅游景点,但毕竟全程三、四千公里,每天平均五、六百公里,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虽然车况、路况都还不错,但是,毕竟路途遥远,所以感觉在路上的乘车时间远远多于在景点的观赏时间。在路上乘车的漫长过程中,我不由得想到了人的一生。 如果说旅游是一个景点到下一个景点,人生何尝不是呢?人生要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找工作、工作、换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养孩子等等过程。 如果说旅游到达下一个景点之前需要在漫长的乘车过程中等待,那么,人生就不仅仅是漫长的等待了,而是要付出辛苦的努力。比如,为了能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需要付出十几年学习之苦!为了能配得上自己心仪的伴侣,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让自己足够优秀!为了能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许多家长可谓不惜一切代价! 如果说旅游为了在每个景点二、三个小时的“享受”,需要付出三、四个小时的舟车劳顿,那么,人生在每个阶段的“享受”虽然可能有数天或数月,但付出的努力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甚至数十年。 所以,旅游,如此费神劳力,值得吗? 同样,人生,如此枯燥辛苦,值得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对于旅游,只要问问旅游回来的人,下次还愿不愿意出去旅游了?如果回答“是”,则说明是值得的;如果回答“否”,就说明不值得。我的答案,自然是“是”。因为这一路下来,虽然辛苦、劳累、疲惫,但毕竟有好吃的、好看的、好玩儿的,而且还长了知识、见闻、感悟。 对于人生,我的答案也是“是”,这是毫无疑问的。人生,虽然不如意事常八九,但那如意事,虽然只有一二,却足矣。 反之,如果不旅游,哪里也不去,又能怎么样呢?是不是人生就不值得了呢? 其实,旅游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选项,而且并非必选项。因为人生的选项实在太多了,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选。 总之,我的感悟是:旅游是值得的,人生也是值得的,即使没有旅游的人生也是完全值得的。
-
问: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好呢?还是同时做几件事好呢? 答:按照正念的理念,最好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 除非十万火急的特殊情况,我们最好让自己每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情,不要同时做几件事情。因为,这样我们会更专注、更专心,会把当前的事情做得更好。 而且,为了只做一件事,我们必然要评估事情的重要性,从而选择更重要、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表面上看我们做的事情少了,但其实少的只是琐碎的、低价值、低意义的事情。 总的来看,这样做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
疗愈内在小孩,若不彻底疗愈,将是终生课题。一旦彻底疗愈,终生不再是课题
-
你只能选择做什么,你不能选择能得到什么
-
大部分人都会天真的认为自己看到的都是真相,其实,大部分人看到的都只是部分真相,或真相的一部分,甚至是真相经过各种包装或扭曲而形成的假相(表相)。唯有看见真相方能不迷惑不困惑。
-
每个人的内心,都犹如宇宙一般,既浩瀚无垠,又神秘莫测,还能量无穷。唯有不断探索,方能发现其美轮美奂,唯有不断体验,方能发挥其无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