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数据,焦虑症的发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概1%到2%的样子,现在是13%,我现在用的数据都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在最高诊级医学刊物上,全国流行病院调查的数据。 至少每100个中国人当中,有13个人是焦虑症患者。更糟糕的是抑郁症障碍发病率。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对不起,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要得罪各位,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 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学生做试卷,有句流行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你知道吗?我做心理咨询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把同学这样的价值观扭回来——你周围的同学是你的敌人吗?他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啊! 我们来看看有些学校应对的措施是什么?所有的走廊和窗户都装了铁栅栏! 但是我们居然有本事把学校变成了监狱和精神病院,只要看住这些孩子,让他们考上大学,然后让他成为我的来访者。
0 1
-
世界正在我眼前自行展开,我觉得:我能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成为任何人。 ——玛丽.劳森《乌鸦湖》
-
最放松的时候,就是一个人,什么都不用想,抛开那些人情世故,不用费心去迎合别人,找一个喜欢的地方,吹吹晚风,听听音乐,看看风景,静静的坐一会,享受孤独与自由。
-
get back to the happy you, the fun you, the crazy you, the pretty you. You deserve it. 找回那个快乐的你,那个有趣的你,那个疯狂的你,那个美丽的你。你理应如此。
-
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细看过沉默的大多数 验证本质无能的愤怒 行驶特立独行的路途 只等有一天 你说出水中有蜃楼 我就与你拂袖而奔 整个灵魂交付与你 想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朵 想吃掉世间最美味的一切 一想到你呀我这张脸就泛起微笑 爱你就像爱生命 爱你就像爱生命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 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 你是我不倒的旗帜 爱你就像爱生命 爱你就像爱生命
-
别总把自己当成别人观察的 “对象”,你才是自己人生的 “主角”。 自我客体化会让你活在别人的目光里,猜测、焦虑、内耗,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而找回主体性,就是要学会: 别人的反应,可能和你无关,不用总往自己身上揽; 别人的评价,不一定是对的,不用太当真; 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一味迎合别人; 接受 “有人不喜欢自己”,和喜欢自己的人好好相处。 你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你的感受、你的需求、你的想法,本身就很重要。 人也一样,当你开始关注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才能活得自洽而从容。
-
所謂內心豐富的人, 就是在和別人一樣看同一件事物的時候, 他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 通過豐富的內心語言獲得更多的愉悅和感受。 內心豐富的人一定是敏感的人, 但未必是內心複雜的人, 未必是因敏感而滋生負面情緒的人。 「豐富」是主動的, 「情緒」則是被動的。 《半山文集》
-
當城市充斥著刺眼的成就光環, 你的溫柔是清晨巷口的豆漿蒸氣, 溫暖而不張揚; 當人們忙著計算得失利益, 你的體貼是雨天共享的傘簷, 靜默卻足以讓心跳安穩。 懂得在加班夜為自己泡一杯咖啡, 懂得對外送員說一聲「辛苦了」, 甚至只是安靜地接住朋友崩潰的淚水, 這些細微的溫柔, 正在悄悄修補世界粗糙的邊角。 幸福從來不是勳章般的光環, 而是你選擇如何對待: 那個會犯錯的自己, 那個正受傷的旁人, 以及這個不完美的當下。 最珍貴的超能力, 是在平凡日子裡活成一道光, 既溫暖自己, 也照亮路過的生命。
-
Cloudy skies with isolated rains seemed like life sometimes. It can be gloomy at the back of your mind while missing a few people that's no longer part of your world, however is still close to your heart that you can't forget them. When they're gone and your eyes no longer see them, however they remain like vibrant colors that never stops glowing and keeps breathing for your soul. “多云的天空偶有零星雨点,这有时就像生活一样。在你内心深处可能感到阴郁,因为怀念那些已经不在你世界但依旧在你心中、你无法忘怀的人。当他们离去,你的眼中看不见他们了,但他们却像永不褪色的鲜艳色彩,持续闪耀,为你的灵魂而呼吸。”
-
当我们过度聚焦于某个目标,往往会忽略内心的真实需求,甚至会用“我都是为了TA”来合理化自己的疲惫。 你真正需要的,不是立刻解决某个具体的难题,而是学习如何在混乱、失序中稳稳地安放自己,找回那份对生活最基本的“我说了算”的力量感。
-
“The best medicine you can bring for sadness is not joy. it is not telling them that they need to move on or get over it or realize how much worse things could be. no. the medicine for a spirit in mourning is tenderness. and warmth. and compassion. and connection. and presence. sit with someone in their grief and let them cry their ugly tears. do not shine and scurry grief away. they must walk through it. this is love. to abandon all that we think we know and be so full of grace that we are invited in to partake in someone else's darkest moments. what an honour it is to simply be a light. the antidote for sadness is love. it is always love.” “对于悲伤,你能提供的最佳良药并非欢乐,也不是告诉他们必须振作起来,或者要他们学会释怀,或是认识到情况本可能糟糕得多。不,为沉浸在哀伤中的人准备的良药是温柔、温暖、同情、联结和在场。与那些悲伤的人坐在一起,让他们尽情宣泄那些难过的泪水。不要用光芒和匆忙来驱散悲伤,他们必须自己走过这段路。这就是爱——放弃我们自以为知晓的一切,充满优雅,从而被邀请参与他人的最黑暗时刻。能仅仅成为一束光,是多么荣幸的事啊。对抗悲伤的良药就是爱,而且这爱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