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人,必须学会自己抬举自己。别人看不起你,你得看得起自己;别人觉得你不行,你得觉得自己行;别人觉得你不好,你得明白自己的好。如果自己都不把自己当成一个东西,那谁还会把你当成一个东西?
0 0
-
把自己当成上位者,就能激活自己的主体性 其实一个人强大的关键不在于智商,而在于“心态”。 把自己当成上位者来为人处事,就会拥有“上帝视角”。 西蒙·斯涅克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无限的游戏》,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玩家思考规则,棋手思考策略,而游戏设计者思考整个系统,认知层级的差距,本质上是主体性的差距。”
-
养情绪,就是养命 人,每一次情绪的歇斯底里,都是在耗命。常年不断的溃疡,嗓子里堵的疙瘩,极怒下的心绞痛,都是情绪上的病。人到中年,不要再为任何人,极怒、极痛到伤及身体。接纳自己的一切,降低对亲人的所有期待,缓下来,先让自己能活。 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心情愉悦是大补,心情低落是大伤。人想要养自己,就要先养情绪。而所谓的养情绪,不是压制,而是接受和转移。接受自己的不堪,接受亲情的凉薄,转移坏情绪,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睡觉、读书、运动这些有益自己身心的事上。 人到中年,养情绪,就是养命,阶段性放空自己,长期性多做让自己高兴的事。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不要跟人性较劲,更不要焦虑未来,再大的事,顺其自然,就是小事。再小的事,斤斤计较,就是大事。人,一旦万般皆放下,则路路通,事事顺。
-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能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你内心的格局和释怀。爱自己,胜过很多人爱你。从别人身上是找不到安全感的,只有你自己才能给自己安全感。
-
善良的人总被“体面”绑架。 但现实残酷,你越畏惧冲突,冲突越喜欢找上你。你的忍气吞声,在小人眼中不过是软弱可欺的信号弹。 别总说吃亏是福。真正的福,是让别人知道欺负你得付代价。你的善良若没锋芒,就成了自己的“紧箍咒”。
-
小事攒成的不是情分,是对自我的凌迟 有人总说“都是小事,别较真”。 可你细想:第一次同事让你替加班,你说行;第二次让你替背锅,你说算了;第三次把你的功劳说成他的,你还想忍忍。 这哪里是小事?人心如弹簧,你弱他就强。小侵犯不制止,便成了大侵犯的预演。 一点一滴的冒犯,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积累起来却能击溃你的尊严。 朋友曾借钱给熟人,对方久拖不还,她碍于情面不催。结果对方变本加厉,借得更多,语气却越发理所当然。当她最终鼓起勇气开口索要,对方竟倒打一耙:“这点钱也催?真不够朋友!”此时翻脸已晚,情财两失。 所谓“小事”,从来不是看事情本身多轻,是看它是否在啃噬你的自我。 小忍如滴水穿石,终有一日堤坝崩塌。 及时划清界限,并非斤斤计较,而是守护内心秩序的必要手段。容忍过了度,便是纵容。
-
翻脸的核心在于精准有力 翻脸并非暴怒嘶吼,而是一种清醒的策略: 看准时机:在对方试探的第一次就亮出底线,代价最小,效果最佳。 表现态度:语气平稳,眼神坚定,用态度昭告对方。这不是情绪失控,而是意志抉择。 清楚目的:不为泄愤,只为重建边界。清晰告知对方越界后果,让规则本身产生威慑。
-
不要理直气壮地索取家人 一个家庭,最怕有一颗“烂梨”,事事偷懒,理直气壮地索取,别人做家务,他躺平,喊他承担,他装聋,跟他分工,他嫌烦,占尽了便宜,还不断挑毛病。一个极度自私的人,足以烂掉全家人的和谐。 明明是搭把手的事,明明在外边也不懒,明明是他的应当应分,一回到家,半点不想付出,不谈情分,不谈温度,怎么自私怎么来。内里反,窝里横,只要自己痛快,根本不管他人境况。一个对家人都不好的人,骨头里都透着凉薄。 不要当家庭的霸凌者,不要对家人理直气壮地索取。一个家,一旦一个人不讲情分,全家人都会没情分;一旦一个人不讲公平,全家人都会吝啬付出。人,良心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对家人的态度,该把好东西与全家共享,而非一人自私,全家遭难。
-
和平,从来不是退让获得的。 不是一方爱冲突,是他们知道:没有“敢翻脸”的底气,就没有“被尊重”的资格。 最高明的翻脸,是让对方知难而退,不敢再犯。真正的和平,往往建立在明确的威慑之上,而非单方面的退让之中。 人活一辈子,终究是跟自己较劲。你敢为自己翻脸,不是变得刻薄,是终于学会了看重自己。 当无人替你撑伞时,学会亲手为自己划出那片不可侵犯的疆域。
-
人活一口气,这口气不是争强好胜的戾气,是“我虽温和,却有底线”的骨气。有了这骨气,走路才稳,活着才真。
-
站在宇宙的角度,所有经历从来都不分好与坏,不过是connecting the dots。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些伟大的作品正是传达了这样的真相,显露本来的样子。 加缪的《局外人》整本书都在讲: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黑塞在《悉达多》里说:…任何教义我都不再修习。我不再苦修。我要拜自己为师。我要认识自己,认识神秘的悉达多。 存在与虚无,不过是每一个灵魂对于认识自身作出的最原始的发问:我是谁? 有人苦读教义,有人信权威。而我信仰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就像打开了觉知的大门。 因为我是我,所以与众不同。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事情都是合理的,不需要与外界做对比——我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