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人总说吃亏是福,却不知无底线的忍让只会养出恶狼。你以为的以德报怨,在对方眼里不过是软弱可欺。人性最残酷的真相是:没有雷霆手段,莫谈菩萨心肠。记住:菩萨低眉为度众生,金刚怒目亦为降魔。如果善良开不出花,就让它长成刺。
0 0
-
宇宙规则中不以“道德”为标准,而以“信念”为标准,谁的信念感越强,谁就是胜利者。(这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有时候会觉得好人反而没有好报,因为在我们发出这句质疑的时候,信念就已经崩塌,但坏人的信念却坚如钢塔。)
-
《放自己一马》 :人最有魅力的时候,是对周围一切人和事物不在乎,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和眼光,你越有自己的节奏,越是活得漂亮。
-
能量太低时:装聋、装哑、装瞎 身弱之人,一定要给自己,一段奢侈的恢复期。这段时间,要装聋,装哑,装瞎,屏蔽掉外边的一切杂质。要纯养自己,不走亲,不访友,不因外界,耗费自己的一点心神,只一点点唤醒能量,强壮自己。 大环境,不可改变,就要自我拯救。要装聋,对一切不想听的,都当听不见,不产生坏的连接;要装哑,嘴要紧,心要大,不争、不评、不说;要装瞎,看不过眼的,默念不存在,只关注自己,绝不给自己增加业力。 人,与外界建立任何连接,都是要耗费心神的。人,都要先自我滋养,才有薄弱之力,去应对外界的一切。不要虚到极致,还折腾自己,人弱到极致,就要蜷缩回壳里,让自己缓缓,保存基本的生存之力。
-
每天花2分钟做微笑承诺 《Nature Human Behaviour》有一个研究:微小承诺能显著提升全天认知表现。 朋友们,相信我,这个方法真的无敌好用!因为我就是受益者。 不要害怕承诺,不要害怕担责,只需要凝神聚气在你想要的结果上,然后持续暗示自己一定可以,必须行! 每天用2分钟写下:“今天,我绝对要做到的一件事是______”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信就这么悄悄回来了,掌控感就这样到手了。
-
反抗周围送上门的东西 比如: 可以手动搜索信息而非刷推荐流; 可以自己决定吃什么而非点外卖榜单; 可以拒绝别人的要求和建议…… 如果你觉得没有意思,可以这样来想,你可以反向告诉系统你想让系统对你产生的标签、印象,然后你会发现,你可以在世界随意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而非被系统凝视和定义。 这个思路在工作中非常重要。
-
问一问“元芳”怎么看 你就是元芳,问问自己怎么看一件事、一个人、一种现象。 《The Power of Agency》里说:“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日常微小抵抗,抵抗被动性、抵抗自动化、抵抗默认选项,锻炼出来的认知肌肉。” 遇到问题时问一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如果没有限制性信念,我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这种提问,可以敲碎禁锢自己的枷锁,打开思路,解放真实的自我。 被动等待灵感的人,永远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主动创造条件的人,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灵光乍现”。
-
詹姆斯·戴尔·戴维森在《主权个体》中说:“21世纪最珍贵的资产,不是知识,而是对自身认知系统的绝对主权。”
-
一个家庭最怕,有人吃亏,才能和睦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让善良懂事的人,一直不停地吃亏。长辈找尽了理由,都是亲人,总有人吃亏。占尽便宜的人,占习惯了,理所应当。最后演变成,吃亏的那个人,就应该吃亏,她不肯吃亏,反而成了凉薄,成了没事找事。 不要说吃点亏怎么了,不要说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尤其是,既得利益者。真正讲情分的人,根本不会占尽家人的便宜。有些家庭,为什么突然就不亲了?因为一直吃亏的那个人,不肯吃亏了。 一个家庭最怕,有人吃亏,才能和睦。这意味着,整个家庭里,正有一个人在充当血包。家人之间,从来都该是,你让让我,我让让你,不要管不住恶人,就去禁锢善良的人。长辈不公,则兄弟不睦,则后辈分崩离析。一个家,一旦所有人都欺负吃亏的人,亲情也就到了尽头。
-
给正在等待花期的你三个锦囊 1、建立“自己的时钟”: 删除那些制造焦虑的APP把别人都...改成我选择... 2、享受“蛰伏期特权” 可以犯错而不被过度关注能静下心来真正打磨自己 3、收集“生长证据” 每月记录3个小进步建立专属的成长银行 你看那蒲公英, 不急着和玫瑰比娇艳, 终有一天, 它会带着种子飞向更远的天空。
-
不消耗,远离垃圾人。 有些人,就是情绪垃圾桶。靠近了,吸你的能量;纠缠了,耗你的心神。这种人,躲都来不及,还理他们干什么?远离,是最好的自保。把时间花在爱你的人身上,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事上。你的生命很贵,别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