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平
李一平 10877
关 注
个人原创

自卑——成长的力量

2015-09-26
1322 4

最近常常见到跟自卑有关的提问,比如:“觉得自己很差,很丑。。。因为曾被别人说是丑八怪,有些自卑,优柔寡断。”“我怕他们看到我现在糟糕的样子----自卑”这种情况在中学生、大学生,尤其是女生中比较多见。这里整理一下我对自卑的理解,希望给需要的朋友一些帮助。

自卑的定义及表现: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最早提出者自卑的概念(1910),认为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态度上: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情绪低落,消沉,不开朗,遇事逃避、退缩,不愿参与的表现;际交往方面: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常见的自卑类型有:个性自卑、长相自卑、学习自卑、家庭自卑、交往自卑、能力自卑、爱情自卑等。

自卑的意义:

先讲个真实的故事:曾经我读大学时,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教学明星大赛(师范类学校),对一个男生印象很深。他个子不高,长相也中等,如果放到人堆里也找不到吧,比赛时,他完全不一样了,表达清晰,授课(理科课程)有条理,知识面广,才艺展示也很有吸引力。有机会我跟他邻座,一脸羡慕的说到:“你看起来好自信啊!”(曾经我也是又胖又自卑的女子,现在也胖,但仅仅剩下自嘲了)。他笑了笑,淡然的说:“自信的人都自卑”,然后,他就把他的一只手伸出来给我看。我现在仍清楚记得当时自己傻呆呆地样子,一句话都没有,不知道接下来能说什么。——现在这些印象很模糊,似乎是少了一截或是一只手指。

人人都自卑,至少经历过自卑,某个时间,某个方面,只是你没有见到自卑时的他而已。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成长。这就是自卑的正面意义。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是伴随着创伤体验的,这是成长所需要的。但每个人应有愈合的能力,这样才能成长和成熟。如果没有创伤,就不会成长。假设一个孩子从没挨过打,或许,某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会让他觉得痛苦。孩子摔倒了,摔疼了,才会防摔倒;有了自卑体验,就能借此机会更深刻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抵抗挫折的勇气。

所以,自己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并不是自己放弃、苦恼、抱怨、不作为的理由。勇于面对、发展优势、弥补不足才是正确的态度。

自卑的根源:

有些人特别在意自己的缺点,无视自己的优点,缺点像一块画布那么大,大到把自己的优点遮没了,所以就特别感受到自卑。而往往处在自卑心境的人,很难意识到这些,然后就用自己认为的“胖”“丑”“人际交往差”“不行”等给自己贴标签。社会交往中的中性的评论、语言、行为也会让敏感的自己万分难受,反而增强了自卑感。成长,经历,性格都会有影响,但最终是否感觉自卑,还由自己决定。

自卑的疗愈:

1、接纳自己的不足,没有人是完美小孩。

我胖、我丑,那又怎样?唐朝以胖为美,仕女图中各各不是身材丰腴、脸蛋圆润,眼睛细长?我黑、我瘦、我眼睛小?农村姑娘吕燕不也成了超模,拥有粉丝者众。一念之间,天上地下。当然,这些极度正能量的话语只能适度使用,否则,就自负了。当悦纳了自己的不足,我们就有了超越自卑的心理能量。我可以健身、可以化妆、可以穿更得体的衣服,也可以多读书,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多实践,用行程丰富自己的阅历,多努力,让自己的优势更出众。

2、纠正认知偏差。

我贫穷,但贫穷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呀,努力奋斗就有改变现状的可能不是?更好的表达可能是:目前,我的经济状况暂时比较差。

我糟糕,我朋友不会喜欢和我交往。真的吗?你是糟糕至极,全身都差,还是你的某些方面不太好,有待提高?

我学习差,学不好。你英语差?数学差?语文差?英语的阅读差?听力差?还是语法差?

去追问,反问,去思考,去明晰认知的症结,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性。

3、着眼于解决方案

自卑会有一些诱导因素,比如:内向、敏感的性格、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父母过于溺爱或要求极高并且从不满意、成长经历中的一些负性事件、新近的一些矛盾冲突等等,但最终是否会自卑,还是源于自己。把这些作为自己自卑的理由,其实就是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

所以,不能仅仅纠结于过去受到的伤害,而要带着那些那些伤痛给我们的正面意义乐观生活;这里提供一些有助于减轻自卑情绪的方法:

1) 从心里藐视自卑,正确看待自卑;“自卑是普遍存在的,我能够战胜它”

2)全面、辩证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评价,认识到人不是神,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会全知全能这样一种现实人生。

3)做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在心理对自己大声说,或者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声说:“我能行”,“你有优点,我也有优点,你能行,我也能行”等;

4)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在行为上予以补偿。比如,普通话说的不好,就做普通话辅导、强化训练和行为矫正。

5)通过列表、自问、朋友发现等方式了解自己的长处、优点和强项。正确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克服自卑是会有个长期的过程,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并没有很好的建立,通过个体咨询、个体辅导或者团体辅导会更有效果。

以上是原创信息,转载请标明以下信息

李一平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4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最新心理案例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