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原创
产后创伤及产后创伤应激障碍
2020-06-18
2232
0
产后抑郁症是大众比较熟悉的概念,但是产后创伤这个词则相对陌生。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源于我自己的二胎分娩经历,那真是一段恐怖的经历,让我在产后的几个月内都感到害怕,并且回避想起那个过程,而且开始的几周会出现闪回(回到受创的那一刻),同时伴有心跳加速,手脚出汗等身体反应。这些都类似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部分症状,让我不禁怀疑是否有产后创伤应激障碍呢?文献中果然有大量关于产后创伤应激障碍的研究,接下来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产后创伤,以及产后创伤应激障碍,帮助大家理解自己或者家人分娩前后的一些感受和行为。
首先,什么是产后创伤(postpartum trauma),以及产后创伤应激障碍(postpartum PTSD)。简单的说就是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有创伤性的体验,导致了产后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一旦这些症状达到相应的标准,就会被诊断为产后PTSD(中文太拗口,所以用因为缩写代替)。也就是说可能很多产妇都有受创伤后才会有的特定体验,但是不一定完全符合产后PTSD的诊断标准(诊断啥的是医生的事啦和我们关系不大。)。虽然生孩子自古以来都事关生死,但是这件事情不能被直接定义为创伤性的事件,只是其中一部分女性会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死亡性威胁或者是严重的创伤,例如:三度撕裂,产后大出血等;还有很多被产后创伤折磨的女性是由于主观上的创伤体验,例如:分娩中大小便失禁而带来的失控感和羞耻感,濒死的感觉等等,这些分娩经历不但会在身体上留下伤疤,还会在心理留下伤疤(McKenzie-McHarg et al., 2015)。
3.醒觉性增高症状群:入睡或保持睡眠困难;易激惹或暴怒;注意力集中困难;过度警觉等。(郭兰&孙启武,2013)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有些女性生完孩子像没事人一样,但是有些女性生产后会感到害怕和恐惧,不愿意再一次经历分娩的过程,很有可能是因为分娩、甚至怀孕的过程给女性带来了创伤性的体验,所以表现出回避的症状。
我记得自己在月子里时脾气很不好,经常会为小事发火,或者暗自哭泣。可以把这些表现归结于产后的抑郁情绪,它可能来自于睡眠不足,身体不适,新生儿照顾中的困难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刚刚经历了一段非常痛苦的分娩过程(相信大部分母亲也都经历过),在身体受创的同时心理也受到不小的打击,所以会表现出回避和醒觉性增高的症状。这个时候需要家人尽量理解产妇的行为,这是人类在创伤后的自然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也会慢慢恢复常态。
尽管如此,有些体验会在脑海中留存一段时间,或者永远不会忘记,每次回想起来都会或多或少的重新体验到当时的恐惧。例如,一位大姐对我说到:在她躺在冰冷的不锈钢手术台上时,似乎通过光亮的天花板可以看到医生对自己开膛破肚的画面。即使时隔近20年,当她描述这个过程时,我仍感到不寒而栗。这显然属于创伤后的再体验症状群,就好像某种纪念章一样,每一次想起来时,都会暗叹作为女性和母亲的不易。
McKenzie-McHarg, K., Ayers, S., Ford, E., Horsch, A., Jomeen, J., Sawyer, A.,... Slade, P. (2015).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ollowing childbirth: an update of current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and Infant Psychology, 33(3), 219-237. doi: 10.1080/02646838.2015.1031646
0人已踩
0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父亲缺失的质性研究
本文简单介绍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父亲缺失

神兽?祖宗?治愈我的宝贝儿!
疫情在家三个月系列之二

下午茶的家庭治疗
疫情在家三个月系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