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分析的目标? 🎯
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比喻成解决智益分合图的难题。目标是从支离破碎的片断中整理出统一的图像。答案只有一个,再没有找到这个答案以前,不可能有清楚的图像。
多半的人缺少这个"自我"的清晰图案。留在他们的潜意识心理的是一对元素的大杂烩。这些元素深深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由于这个扰乱的影像从来没有集合成清楚的中心,所以多数人的生活只是"他们可以是的样式"的半吊子。
2.精神分析是一种最后的倚靠吗? 🤔
从某个方面说来是的。
有了烦恼的时候,多数人都希望解决得迅速,便利而又尽可能简单。但是在情绪问题的各种质料形式中,精神分析要关于病人的最多。它需要最多时期,它最昂贵,它是病人受到最严格的个人考验。
由于这些原因,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来说,精神分析通常是一个最后的倚靠。
3.精神分析使个人人格变得柔和而没有特色吗? 🧐
不会的。
成功的分析只是除去病人人格中的不健康因素。想要借优势的语言、观念、幽默甚至态度凌驾别人的冲动,是一种心理症的特征。一个人若使用这些技巧作为社会武器,往往表示他有某种情绪问题。经过分析以后,他不会让他的每一个使自己愉快或光采的天生能力失去。事实上,她人格里的基本上有价值的元素,没有一个人会被分析干涉。但是他会改变对这些能力的使用方式,重点是在这里。
4.精神分析教导病人连最坏的情况都要适应吗? 🌈
不是的。
精神分析教导病人尽可能应付他的环境。它并没有教导病人对所有存在的情况都无条件接受下来。
对每个病人,分析期待他能学习如何在可能的范围内改变周围的情况,这可能要他学会找到更好工作的方法;可能是知是他如何与生活中的人相处更好;可能使他深切觉悟到自己作为社会的公民所负的责任。一般来说,他学习成为更好的人。他也学习成为一个更活跃的人。
如果一种精神分析只教导个人容忍他的一切困难,没有人会接受它的。
5.精神分析会使一个人成为"普通人"(averageman)吗? 👥
不会的。
所谓"普通人"就是一个连平时的生活都被自身的情绪力量牺牲掉的人。这些情绪力量解释他知道,也是模糊不清的。
精神分析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摆脱这种"普通的"(average)情况。它使病人得以除去一些潜意识因素,它阻碍他的生活的完整发展。然后,他就可以摆脱上述的"普通"情况。病人若是不能完全去处这些因素,他至少可以学会了解它们,并且在智力上与他们对抗。
6.成功的分析会增强个人的意志力吗? 💪
是的。
成功的分析必须踢个人装备起自己的指挥能力。这个"指挥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意志力"。前者是一个比较便于解释的形式。
"意志力"就是在各种情况下说"是"与"不",并且付之行动。例如,许多人觉得她在办公室里应该升级了。她想去要求却又不敢。他可能找了种种理由安慰自己,而这些理由都暗示着"不要求升级是聪明的"哩。这种人多少不能对自己认为是合法的要求全新地回答"是"。
7.精神分析会使一个人变得更好吗? 🌟
通常是的。
当一个人不能够与别人相处时,往往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他以心理症的基地萌生一些情绪,这些情绪感染了他的行为和思想。
这种人会有个"恶意之舌"。他可能令人厌烦地自私,甚至一毛不拔。他也可能侵犯性地好争吵,甚至彻底地残忍。他尚有许多违反社会的表现。这些表现会使他时时破坏他与别人的友谊(或适合的关系)。所有这些怪癖都是内在情绪压力的症状。
8.精神分析会使一个人变得更聪明吗? 🧠
不会。
他不会影响病人的基本智力,只是能够移去许多情绪上的阻碍。后者原先阻止病人心理能力的最大运用。精神分析助长自己比较主动而有效地去使用无生的智力。
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使病人能够在其他事物之中,更清楚地找到直接影响他自己的问题的原因。这样,他便能够更聪明地行动。
9.成功的分析能产生奇迹吗? ✨
不能够。
精神分析过程中能产生各种利益,是病人愿意与分析家合作的结果。这就使这项工作的意义,只让病人了解他的感觉及行为的基本原因还不够。他必须愿意以行动来使知识成为意识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一层意义上,精神分析与其他的教育方法并没有多少差别。一个人能从教育上学到许多知识,但这只是活的一部分教育的利益而已;他应用了他所学到的东西,那才是更重要的。而在"学习"和"实践"这两个个方面,病人大部分都要由自己动手。
10.被分析过的人还会有问题吗? ❓
还会有问题。
"活在世上"就是一件实事有问题的事情。不过,一个被分析过的人了解他本身于问题的关系,因此能够对抗问题的困扰。任何生活带来的困难都不会不必要地烦扰他。
受到过分析的人同其他人一样可能被革职、意外伤害、忧虑失去心爱的人。但是经过自我的训练后,他遇到这种问题时能接受下来而不退化到崩溃状态。因此他的问题很少有机会摆布他的思想和行为以致回到没有接受分析时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