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文
李洪文 1125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关 注
在来访者的梦里,我和我的咨询室是这样的
个人原创

在来访者的梦里,我和我的咨询室是这样的

2025-05-27
156 2

有一个来访者,其实也没有咨询多少次。有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来见我的时候,给我分享了前一天晚上他做的一个梦。

他说他梦见自己在一条灰暗的、泥泞的、旁边都是墓碑的、雾蒙蒙的路上不停地往前走。一直走,一直走。直到来到一个圆形的玻璃房——那里是我的咨询室,里面有我。

当他进到玻璃房之后,跟我一起看满天乌云密布,看他来时阴霾的道路。我们一起交流。聊着聊着,天空洒下一片亮光,瞬间天空万里无云。

那次咨询以后,他再也没有来过。之后的日子,我就只能从他的朋友圈看到他生活的变化。

作为咨询师,我常常思考咨询室在来访者心中的样子。这个梦给了我一个珍贵的窗口——原来在某个人的潜意识里,我的咨询室是一个透明的圆形玻璃房,矗立在墓园小路的尽头。

玻璃房的意象让我沉思。透明意味着什么?是毫无保留的坦诚,还是无处躲藏的脆弱?圆形又象征着什么?是包容的完整,还是循环的旅程?而墓园小路的尽头——咨询室为何会坐落在此处?

梦中那个从乌云密布到万里无云的过程,也许正是咨询工作的隐喻。我们共同凝视阴霾,不急于驱散它,而是在真诚的对话中等待转变的自然发生。

来访者在梦醒后选择了结束咨询。或许那片亮光对他而言已经足够,他带着新的叙事继续前行。作为咨询师,我需要尊重这种足够,即使它来得比我预期的要早。

现在,我偶尔通过朋友圈见证他的生活变迁。这是一种奇特的关系——我不再是直接参与他故事的作者,却仍被允许作为见证者存在。这让我想起叙事治疗的核心信念: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专家。

那个玻璃房咨询室的梦,或许正是他内心转变的仪式。而我的角色,就是在那个透明的空间里,与他一起见证乌云如何自己散开。在无数可能的结局中,他选择了这个:带着梦中那片亮光,走向醒来的生活。而我的咨询室,永远停留在那个梦里,成为墓园小路上一个发光的驿站。

每每想起这个故事,我都特别触动,心理咨询的意义有时不在于漫长的陪伴,而在于某个瞬间的照亮。就像他梦里那道突然洒下的光,短暂,却足以让他看清前路。而我们,作为咨询师,不过是那间玻璃房里的守望者,见证乌云如何来,又如何散。而每一次见证也为我自己的心房照进一束光,把每一次的触动刻进骨子里,带着这份触动与坚毅进入下一个故事。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2人已赞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