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原创
向外索求的根源
2025-07-07
23
2
向外索求”的心理根源:自我概念的“空心化”
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SDT) 指出,人类天生有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当一个人无法从自身获得对这三种需求的满足时,就会转向外界寻求“替代性补偿”。
• 核心问题:自我价值感的“外源性定义”
焦虑型或回避型人群(尤其是童年形成不安全依恋的人),可能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无条件接纳”的环境——比如父母以“成绩”“听话”等条件作为认可标准,导致他们形成“只有做到XX才值得被爱”的认知。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并非基于内在的自我认可,而是依赖外界的评价体系(如他人的肯定、成就的证明等),就像把“自我价值”的遥控器交给了别人。
• 认知扭曲:“自我否定”的自动化思维
认知行为疗法(CBT)提到的“负性核心信念”会强化这种模式。例如,一个人内心若坚信“我不够好”,就会下意识过滤掉自己的优点(如“别人夸我只是客气”),却对负面反馈极度敏感(如“他没回消息就是讨厌我”),形成“自我否定-渴望认可-被否定后更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人已踩
2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回避型如何重塑自我被爱练习
文章探讨了回避型人格如何通过降低防御、接

焦虑型如何重塑自我被爱练习
文章提供了针对焦虑型人群重塑自我被爱认知

“自我供给”的心理学干预:从“他塑”到“自塑”的蜕变之路
文章探讨了通过心理学干预实现从依赖外界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