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的个人简介,详细描述了她的资质背景、人生经历、从痛苦中通过心理学学习成长的历程,以及她如何运用专业知识陪伴他人实现自我成长。
启航心理 1 6
-
一句话,让你一生不生气!文章讨论了抱怨和生气对个人健康、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强调避免生气、保持开心生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晓东心理 0 33
-
人类大脑的“进化漏洞”本文分析了人类大脑的三个心理漏洞:多巴胺劫持导致对超常刺激如短视频、色情和垃圾食品成瘾;消极偏见使人们过度关注负面信息导致焦虑;即时反馈依赖阻碍长期目标的实现。
灵苏 1 20
-
人生建议:不要操心太多事情文章探讨了过度操心的心理根源,如控制欲和救世主心态,分析了其对关系和情绪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课题分离和自我关注等解决方法。
小楠老师 1 22
-
你怎么讲自己的人生故事决定了你是谁文章探讨了叙事心理学如何通过讲述故事重塑人生经验,从被动受害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并提供了改写人生故事的建议。
阿音 0 378
-
SM的哲学和心理学的底层逻辑本文从心理学和哲学角度探讨SM(施虐与受虐)行为,分析其作为角色扮演游戏,涉及控制与服从、权利游戏、主奴辩证法、共生关系等概念,并联系到早期童年经验和精神分析理论。
心静 2 139
-
你为什么会有恋母情结文章探讨了恋母情结的三个产生原因:单亲环境导致依赖、目睹母亲背叛引发占有欲、青春期幻想和缺乏边界导致性冲动。
心静 1 140
-
儿大不避母,你了解多少文章探讨了母亲在儿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影响,强调母亲需要保持适当的伦理边界,正确引导儿子,避免不当行为导致儿子性意识偏差,特别针对单亲母亲提出建议。
心静 1 150
-
正念冥想的科学与实践:提升心理健康的实证路径本文系统阐述了正念冥想的科学基础、神经机制、实证支持的练习方法及其在改善心理健康、认知功能和生理健康方面的益处,并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建议。
孙澄明 0 2157
-
摆脱内耗,从建立主体性开始文章探讨了内耗现象,并提出通过建立主体性、课题分离、内在评价体系和小步行动来终结内耗,实现自我主导的生活。
希音 3 2064
-
你真的会“活在当下”吗?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文章探讨了'活在当下'的真正含义,解释了时间感知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引入'超体'概念和'时间打结'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当下化'技术来解开心结,最终强调体验饱和的重要性。
李洪文 0 263
-
当来访者自我动摇时,「定心丸」有哪些给法,为什么?文章讨论了在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自我动摇时如何给予支持,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学流派角度分析了三种方法:直接点拨、共同建构和长期陪伴,并强调关系的重要性。
李洪文 0 256
-
SM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文章探讨SM关系中轻和重的哲学概念,引用米兰·昆德拉和拉康的理论,分析人性中的缺失感、流浪感,以及如何通过臣服和权利让渡来应对生命的轻,寻找存在坐标。
心静 3 306
-
揭秘SM的形成原因本文探讨了BDSM倾向形成的多因素原因,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并澄清了相关误解,如非病态和与创伤无关。
心静 2 204
-
你为什么会“悲秋”?这篇文章探讨了秋季悲伤情绪的心理学和生理学机制,包括光照影响、记忆联想、社会比较等因素,并提供了应对策略。
佳佳倾听 1 821
-
其实,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好!文章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内化他人看法形成自我认知,防御机制如何扭曲自我,以及如何通过真诚关系找回真实自我。
愈见你 1 123
-
解读SM角色扮演本文探讨了SM活动中尊重和同意的重要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与心理需求、情感连接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种互动弥补现实中的缺失感,强调健康互动的本质。
心静 2 246
-
解码NPD“飞猴”:操控游戏中沉默的推手文章详细分析了在自恋型人格障碍关系中'飞猴'角色的本质、典型行为、受害者应对策略以及觉醒可能性,强调看清操控本质和保护自我的重要性。
雅姝·情感驿站 0 1953
-
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虐恋?文章探讨了为什么有人沉迷于虐恋,引用数据表明其普遍性,并解释原因包括找回安全感、生理和心理刺激、获得征服感、情感连接,以及作为自我治疗机制,但警告可能沉迷需专业帮助。
心静 2 160
-
年华未嫁,何谓败局?——三十未婚背后的心理与社会镜像\\n\\n“三十而立”的古训如同一把无形的尺,丈量着无数中国青年的人生进程。当三十岁生日蜡烛熄灭而婚讯未至这篇文章探讨了三十岁未婚的心理和社会影响,指出它不是失败,而是个人选择和社会变迁的体现,强调婚姻质量比婚姻状态更重要,并呼吁社会尊重个体选择。
暖阳倾城 0 188
没有更多的数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