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生物学的视角下,是吃饭睡觉的生存本能;
心理学的解读中,是渴望被爱的深层需求;
哲学沉思后,常道生命本无预设意义;
佛教则言,因果轮回,意义在于修行;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与万物同妙。
而我觉得,当我们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时,那一刻,我们正沉浸于一种独特的心境——如同飞蛾扑火后的落寞,又似嫦娥奔月后的虚空。它既暂时超脱了为温饱奔波的疲惫,也暂时搁置了多情伤离别的惆怅。
此时,追问本身便开启了一种境界:
它可以是柳宗元笔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倔强;
是陈子昂登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宇宙苍茫与深沉;
是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随遇而安与超然;
是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物我两忘与超脱;
更是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以及“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终极豁达。
追问,或许就是意义本身。它引领我们暂离尘嚣,步入这千般心境,最终归于一份面对生命本相的坦然与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