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原创
有没有人告诉你|《暗夜里的焦虑只为何?》
2025-08-29
3546
0
🧠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都源于一种隐形的认知习惯--灾难化预设。心里总在默默放大风险:这个任务必须完美,否则就会影响前途这次考试没考好,考研肯定没戏了朋友没秒回消息,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他了……当现实稍微偏离绝对安全的预期,不安便会像潮水般涌来,仿佛下一秒就会有坏事发生。
💭 这种灾难化认知看似是对生活的谨慎,实则是用放大镜看待风险。我们试图用万无一失的标准捆绑自己,强求每一件事都按最优剧本推进。可生活本就充满变量:一次失误可能是成长的契机,不是人生的污点;他人的沉默可能是忙碌的无奈,不是否定的信号。当我们执着于必须万无一失,本质上是用过度担忧消耗自己,最终只会在自我怀疑中越陷越深。
🌱 陷入了灾难化认知循环的我们总在心里给生活设定零风险标准,却忘了人生本就是在波动中前行:一次失误会教会我们成长,一次拒绝会帮我们筛选关系,一次不确定会让我们更懂灵活应对。
✅ 所以,时刻记住:你的人生不会完蛋,请停止灾难化想象!
0人已踩
0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允许事情悬而未未决
文章通过电影《让子弹飞》的场景引申,讨论

45岁的焦虑,被这84天没捕到鱼的老头儿治愈了ζ
文章通过《老人与海》的故事,探讨了面对挫

《爱自己,是女人一生的修行》
文章强调女人需要爱自己、变得强大并拥有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