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首发
【职场心理耗竭的识别与应对:来自咨询师的三个核心策略】
2025-09-04
914
1
💼 许多职场人持续感到疲惫,其根源往往并非工作量本身,而是持续的心理能量耗竭。这种状态的特征包括:下班后仍无法停止思考工作、对工作相关提示产生应激反应、以及周期性的情绪低落与焦虑。
本文将提供三个经过心理学验证的策略,帮助应对这一状态。
本文将提供三个经过心理学验证的策略,帮助应对这一状态。
🧠 策略一:认知解离技术
当意识到自己陷入过度担忧时,尝试以下步骤:
准备一张纸,分为左右两栏
左栏记录客观事实(例如:项目方案需要修改)
右栏记录自我产生的解读(例如:这意味着我能力不足)
客观审视右栏内容,问自己:这些解读是否有实质性证据支持?
这个过程有助于区分客观现实与主观投射,减少不必要的心理消耗。
当意识到自己陷入过度担忧时,尝试以下步骤:
准备一张纸,分为左右两栏
左栏记录客观事实(例如:项目方案需要修改)
右栏记录自我产生的解读(例如:这意味着我能力不足)
客观审视右栏内容,问自己:这些解读是否有实质性证据支持?
这个过程有助于区分客观现实与主观投射,减少不必要的心理消耗。
⏰ 策略二:限定焦虑时间
每天设定一个固定的15分钟时段(例如晚上8点)
当其他时间出现焦虑想法时,告知自己:这个问题将在预定时段处理
到预定时间后,可以集中思考这些担忧或进行问题解决
研究显示,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约27%的反复性焦虑。
每天设定一个固定的15分钟时段(例如晚上8点)
当其他时间出现焦虑想法时,告知自己:这个问题将在预定时段处理
到预定时间后,可以集中思考这些担忧或进行问题解决
研究显示,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约27%的反复性焦虑。
🚧 策略三:建立心理边界
通过特定的自我对话强化心理区隔:
工作责任限于职场范围内
我只需对过程负责,而非强求所有结果
离开工作场所后,我的身份首先是自己
这些认知调整有助于防止职业角色过度侵扰个人生活。
通过特定的自我对话强化心理区隔:
工作责任限于职场范围内
我只需对过程负责,而非强求所有结果
离开工作场所后,我的身份首先是自己
这些认知调整有助于防止职业角色过度侵扰个人生活。
➕ 补充方案:
制作个人能量恢复清单:列出5项能在15分钟内完成并能提升能量水平的活动
建立每日成就记录:每天记录3件完成良好的事项,构建积极反馈循环
设计角色转换仪式:通过特定动作(如更换家居服)提示大脑切换状态
制作个人能量恢复清单:列出5项能在15分钟内完成并能提升能量水平的活动
建立每日成就记录:每天记录3件完成良好的事项,构建积极反馈循环
设计角色转换仪式:通过特定动作(如更换家居服)提示大脑切换状态
🩺 专业建议: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寻求专业支持:
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或易怒
频繁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头痛、失眠等)
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本文提供的方法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原理,旨在帮助恢复心理能量平衡。如需个性化方案,建议接受专业评估。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寻求专业支持:
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或易怒
频繁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头痛、失眠等)
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本文提供的方法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原理,旨在帮助恢复心理能量平衡。如需个性化方案,建议接受专业评估。
0人已踩
1人已赞
专栏文章更多
情感修复与关系重建:基于依恋科学的关系修复路径
本文作者作为NHS临床督导,详细介绍其专业

亲密关系的科学:如何用心理学方法建立深度情感连接
本文由NHS临床督导分享基于实证研究的亲密

让爱发生:一位心理工作者关于现代亲密关系的思考与建议
本文从心理工作者的角度,探讨了亲密关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