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茗倾听
沐茗倾听 21360350
做你安全的树洞,倾听 关 注
看见真的即被治愈?吗\\n看见真的即被治愈?吗\\n看见真的即被治愈?吗
原创首发

看见真的即被治愈?吗\\n看见真的即被治愈?吗\\n看见真的即被治愈?吗

2025-09-26
1091 1
看见真的即被治愈?吗 🧠
“看见即治愈”源自心理学中的格式塔疗法。该疗法强调“活在当下”,主张通过觉察自身的感受、情绪和行为,实现自我整合与成长。它主张引导人们觉察那些“未完成事件”,从而完成心理的自我修复,这便是“看见即治愈”的体现。 💭
这是网上咨询师认可度很高,常被用作签名,或是自媒体用为引流标题的一句话。它给与观者的感受是:“我看见问题和未完成的事后迎来治愈”,又或者,“看见”是“治愈”的途径。 📝
给与希望,或必要条件,是观者的常见下意识解读。 🌟
在心理学知识常见的当下,大家都开始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进行反思或自我疗愈,或产生一些心得。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咨询师角度,来访者的看见,逻辑上符合心理学理论模型。而这些全都是真的看见吗? 🤔
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这样的一个基本问题——疲惫与焦虑。这是倾听技巧,CBT等反复提到的影响因素。用理论知识来说,就是生物因素和心理水平。 😓
举个案例,一位女生因劈腿失恋后,发现自己不愿与任何异性有接触,认为自己出了问题。案例中的首要任务是停止“自我批判”,先接纳当下的回避状态。也就是说,发自内心真诚的接纳这样没什么不对的,然后才是创伤后的自我保护、认知偏差、未被处理的情绪。 📖
她/他有能力“看见”的时候,才会真正内心波澜不惊的清晰的“看见”,咨询师看见的“看见”,才是真正的看见。 👁️
即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愈”,都是以被看见被充分接纳为前提,咨询则以倾听为前提。这也是人本主义的重要价值所在。 ❤️
📸
(本人于20250926给力心理编辑首发) 📅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1人已赞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