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心理学家张沛超的《东方语境下的心理治疗》,被书中描述的四种孤独状态狠狠击中。原来当创伤割裂了生命的连续性,我们的内心就会形成一片片“无人区”……
🫧 ❶ 【肥皂泡结界】- 视觉连通层
“感觉自己活在一个巨大的肥皂泡里。外面的世界色彩斑斓,完整地倒映在泡泡上,但泡泡内外,是两个永远隔绝的世界。”
✨这种孤独是:看得见一切,却触碰不到真实。
💧 ❷ 【无限保鲜膜结界】- 柔性隔绝层
“像被一张无边无际的保鲜膜包裹。你走向哪里,它就延伸向哪里。它是柔软的,也是透明的,但韧性极好,你永远无法与任何人产生真正的接触。”
✨这种孤独是:看似没有阻隔,实则无法逾越。
🛡️ ❸ 【铜墙铁壁结界】- 刚性隔绝层
“生活在无形的铜墙铁壁中。你能听见外面的声音,也能进行看似正常的交流,但你心里知道,你永远也出不去,别人永远也进不来。”
✨这种孤独是:在喧嚣中,守护一座沉默的孤岛。
🌌 ❹ 【一个人的宇宙】- 终极孤独层
“这不是修辞,是真实体验。就像一个独自运转的宇宙,它映照着外部世界的一切,但内部与外部彻底隔开。那里没有生命,没有体验的痕迹,连自己都不会去看。”
✨这种孤独是:我与万物,不在一个维度。
无人之境,往往是创伤留下的“情感真空区”。识别它、描述它,本身就是一种勇敢的自我看见。“为无人之境命名,就是邀请光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