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要让孩子长见识?
✈️
很多家长从孩子很小带着出国游,逛各种博物馆,好吃的、好玩的。或者去经历,超越他小小年龄的事情。
🧠
拓宽眼界,增长见识。然后呢?
💪
有见识的孩子会更有胆量。因为他见过各种不一样的人生和生活方式,知道标准不是只有一个,一定不是你对就是我错。很有可能,你是对的,我也是对的。
🔀
所以,他会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很可能他的选择和家长的期待不同。
📚
或许你让他长见识的目的,是为了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好好读书,上名校,最后过上幸福的生活。
😠
但,长了见识之后,他反而变得不配合家长,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更加“不听话”。
❓
那家长是不是要思考,是想让他长见识?还是想让他更听话?
🗣️
总听到各种谈接纳的声音。
📝
我理解的接纳是,对不可能改变的事情,去承认。但承认绝不是躺平!
📖
举个例子:面对失业的不接受,可能开始会责怪自己,不努力、无能。然后责怪别人,势利眼欺负人。责怪社会,世道不好,经济不景气。责怪了一圈,最终不得不回到面对现实,当放弃了责备,这个时候,就是接纳。
🛠️
只有承认了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才会去想办法。去理智的分析当下的困境,然后去学习、补充新的技能,或者尝试去换个赛道。
😊
也能够理解自己不能做科学家,可以做艺术家。做不了名人,可以去做个普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