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不要太多在乎他人评价,生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要为自己而活。”这是一个天天被灌心灵鸡汤的时代。
🤔
❓
我们都想给别人留个比较好的印象。那么,怎么才可以做到呢?
💬
我们都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喜欢自己什么呢?说几句甜言蜜语就可以被打动吗?语言有这个力量吗?事实上,被喜欢的是行为而不仅仅是语言,无论语言多动听,没有或缺少行动,是很难支撑好感的!
👩
海伦由于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苦恼。
她和人的对话常常是这样。在人没有完全说完话时,海伦总是抢着说 “不是,你没听懂我说什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
你看,海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她觉得,她在说明自己的观点,想解释清楚自己的意图,争辩和解释中。觉得对方有点误会了,不太懂自己。直接打断,身体语言也代表“我不想听”和“你说的不对”。
传递过去的信息是“否定”和“不理解”。
如果海伦很在乎这段关系,常常用这种方式去交流情感,那么,可以断定,这是一段终将失去的关系。
👥
看到过网上一篇文章说,日本人遭遇到不想或者不赞同的观点或问题时,会眼神游离,摇头晃脑,东张西望,默默点头,嘴巴里面发出“依依~唉唉~” 叽里咕噜的声音。听起来很搞笑,但这可能是一种化解矛盾尴尬很有效的办法。中立的态度,即照顾了自己,也没有冒犯他人。
💡
所以,是我们不会给行为命名!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行为代表什么?
如果你想传递尊重,赢得好感。请在对方讲话时,认真倾听,适时的给与反馈,比如,点头、微笑 或者重复一个关键词一句话。
听完之后不是马上发言,而是去想一想,去感受体会一下。
对与不对并不重要,这是自己的选择,重要的是自己怎么做,不需要别人确认。所以,也没有必要去争辩,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