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借孩子 走向完整这篇文章探讨了父母如何通过孩子进行自我反思和内在成长,强调孩子对父母生命的唤醒作用,以及亲子互动中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完善。
文心
2
17
-
父母的“打击式教育”,对孩子来说只剩打击,根本没有教育!本文探讨了打击贬低式教育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包括案例研究、心理学观点,并强调用接纳和鼓励替代语言暴力的重要性。
宸东心理
0
32
-
急躁的父母,正在悄悄消耗孩子的成长底气文章探讨家长频繁脾气急躁对孩子心理安全、行为模式和情绪管理的负面影响,强调家长情绪稳定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心语
0
25
-
男孩与母亲本文探讨了成年男孩与母亲心理分离的过程,强调从共生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并提供详细的行动指南,包括经济、生活、情感和决策独立,以及处理分离带来的副作用和情感挑战。
胡小慧
0
123
-
男孩和父亲的关系本文从俄狄浦斯理论视角分析父亲苛责和羞辱如何扭曲男孩心理发展,导致成年后不愿走入社会,探讨具体机制如低自尊和人际关系问题,并建议心理咨询作为解决方案。
胡小慧
0
84
-
爱很简单,不过是眼里有你这篇文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探讨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朴素而深沉的爱,强调通过'看见'对方的困扰、加强沟通和理解来深化亲情关系。
焦糖听语
0
50
-
一场跨越时光的双向奔赴这篇文章探讨了与父母有效沟通的策略,强调双向理解、情绪管理、选择合适时机和展示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促进更温暖的亲子关系。
焦糖听语
0
51
-
你的家,是温暖的港湾,还是一盘散沙?这篇文章讨论了现代家庭中情感疏离的问题,强调了安心感的重要性,并提供了通过建立小习惯、用心倾听和营造放松氛围来重建家庭温暖的实用方法。
拾光
0
460
-
如何教孩子识别情绪,从生活小案例分享到升米恩斗米仇背后心理解读文章通过父亲与女儿的对话,教孩子辨别情绪,使用候鸟故事和《头脑特工队》例子讨论焦虑的作用,强调情绪觉察对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并延伸到'升米恩斗米仇'的心理机制。
互联网璇妈妈
0
93
-
做“足够好”的父母,而不是完美的囚徒文章探讨父母过度保护对孩子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引用心理学家概念如'足够好的母亲',并提出观察式陪伴、情感确认和父母二次成长等建议,以促进健康的亲子关系和孩子的独立性。
安语
0
1182
-
为什么一个人会反复渴望“被妈妈看到”,哪怕这份“看到”伴随着痛苦本文探讨了依恋理论对个体存在感的影响,强调早期与照顾者的互动模式塑造情感发展,并引用心理学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自我接纳和内在成长。
向阳
0
149
-
《破茧》——与童年创伤的和解书文章讲述了作者童年被寄养在舅妈家的情感历程,从怯懦、崩溃到愁苦,最终破茧重生,突出了对母亲的思念、面对困境的成长以及心理创伤的愈合。
本铭心理
1
219
-
放弃改变别人,你才会遇见风和日丽:从受害者到创造者的心态跃迁本文探讨了个人如何从受害者心态转向创造者心态,通过催眠疗法实现自我成长和关系改善,提供了实用方法和案例。
拾光
0
521
-
那些说\"为你好\"的人,可能正在偷走你的人这篇文章探讨了'为你好'这一短语在人际关系中的潜在控制性,分析了其导致的窒息感和决策焦虑,并基于心理学研究和数据提供了三个实用方法来应对情感绑架,帮助读者重获心灵自由。
安语
0
742
-
不越界的爱,才是孩子独立的土壤:父母的边界感,藏着孩子的未来本文讨论了亲子关系中缺乏边界感的负面影响,如导致孩子依赖或反抗,并提出了建立健康边界的建议,包括尊重独立人格、明确责任归属、适时放手和管理情绪,强调爱需要尊重和空间。
知心姐姐
1
1253
-
宝贝,妈妈好爱你,只是不会爱。文章描述了作者从试图改变内向的他人到学会欣赏其独特性的情感转变,强调了爱是接受而非改造的深刻领悟。
胡小慧
2
606
-
一场静默的战争正在你家的客厅上演文章基于神经科学研究,探讨了儿童过度使用数字设备对大脑发育的潜在影响,如成瘾性行为,并提出了通过感官升级计划和挑战墙等科学方法来促进健康大脑发育、减少屏幕时间,强调利用好奇心和真实世界体验重建亲子互动。
安语
0
791
-
父母最大的失败,是养出一个“懂事”的孩子本文探讨了'懂事'对儿童心理的负面影响,强调健康情感表达和界限感的重要性,并提供改进亲子关系的建议。
安语
1
772
-
如果爱有条件,请不要爱我?☘️??本文定义了爱作为无条件的接受和尊重,探讨了自爱的重要性,并应用于亲子关系,强调避免恐惧驱动的控制,促进真正的接纳和信任。
庭外秋千
0
123
-
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孩子直达心底的关心文章讨论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通过真正“看见”孩子的情感需求,提供无条件的接纳和共情式回应,帮助他们构建心理堡垒和成长型思维,从而勇敢面对挫折和健康成长。
知心姐姐
1
1006
没有更多的数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