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Stanley Milgram)(1933-1984)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通过电击实验研究服从权威,揭示道德冲突。主要贡献包括对情境力量的强调。成就引发伦理讨论。著作如《服从权威》、《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基于APA伦理守则和专业教材)
核心标签: 社会心理学家、服从实验先驱、伦理争议人物
历史定位: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揭示了人性中令人不安的服从本能,成为社会心理学史上最具震撼力的研究之一" —— 引自《社会心理学史》(Aronson et al., 2019)。
时期 | 关键事件 | 学术影响 |
---|---|---|
1933-1954 | 纽约市出生,哈佛大学本科,师从戈登·奥尔波特 | 奠定社会心理学基础,受阿希从众实验启发 |
1954-1960 | 耶鲁大学博士,研究小世界现象(六度空间理论雏形) | 发展人际影响力模型,为服从实验铺路 |
1961-1963 | 进行服从权威实验,发表里程碑论文 | 开创服从研究领域,引发全球伦理讨论 |
1963-1984 | 任教纽约城市大学,扩展城市心理学研究 | 深化权威情境理论,影响组织行为学 |
1984 | 因心脏病逝世,享年51岁 | 遗产持续激发道德心理学和伦理改革 |
理论名称 | 颠覆性观点 | 实验验证 | 当代应用领域 |
---|---|---|---|
服从权威实验 | 普通人会服从权威到施害程度,情境而非个性主导行为 | 1961-1962年耶鲁实验,65%参与者施加"致命"电击(Milgram, 1963) | 企业合规培训、教育反霸凌项目 |
代理状态理论 | 个体在权威下进入"代理状态",放弃道德自主性 | 变体实验验证距离和权威象征的影响(Milgram, 1974) | 军事伦理、医疗决策支持 |
《Obedience to Authority》(1974)
? 核心创见: "代理状态"概念,解释权威如何抑制个人道德判断。
? 现实启示: 组织设计中建议分散权威,根据服从理论开发的自助练习可增强道德勇气。
"The extreme willingness of adults to go to almost any lengths on the command of an authority constitutes the chief finding of the study..."
— Stanley Milgram, 1974年手稿笔记
注:所有理论引用标注研究者+年份;避免医疗语境,使用"支持"替代"治疗";内容基于原始文献《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