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初次访谈与治疗目标协商

在本次咨询中,咨询师与夫妻二人首次会面,通过积极倾听和无偏见的提问,了解了家庭的基本结构与当前的主要困扰。咨询师引导夫妻明确表达各自的需求与期望,协助他们共同商定短期治疗目标,包括减少亲子冲突与改善家庭沟通氛围。强调咨询的保密性和自愿性,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为后续深入工作奠定基础。

正文内容

【案例一】初次访谈与治疗目标协商

本节内容以李强(父亲)与王芳(母亲)首次家庭治疗会谈为例,展示咨询师如何通过结构化会谈、积极倾听、无偏见提问和目标协商,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并明确后续工作方向。所有对话均为经过优化的实录,辅以咨询师操作要点说明。

一、会谈准备与开场

理论引用:
家庭治疗初次访谈应注重营造安全、开放的氛围,强调保密性与自愿性,建立初步联盟(Nichols & Schwartz, 2008)。

【场景设定】 咨询室内,两位来访者(李强、王芳)在咨询师对面落座,氛围略显紧张。咨询师面带微笑,语速缓和。

  • 咨询师(S):“李先生、王女士,欢迎你们今天过来。首先我想感谢你们愿意一起来面对和处理家庭中的一些困扰。在我们开始之前,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这里的原则:你们在这里说的话是保密的,除非涉及法律要求或生命安全。你们的参与是完全自愿的。如果有任何不舒服或者不想谈的内容,都可以随时告诉我。请问你们有什么想要先了解的吗?”
  • 王芳(W):(略显局促)“我想主要是关于孩子的事情,最近真的很让人头疼……”
  • 李强(L):(点头)“是的,主要是明明的学习问题。”
  • 咨询师(S):“明白。我们今天的目标是先了解一下你们的情况,然后看看我们能不能一起找到一些改善的方向。你们可以随时补充,也可以纠正我对情况的理解。”

二、家庭结构与困扰初探

【咨询技巧说明】
咨询师采用开放式提问、积极倾听和非评判性回应,帮助来访者梳理家庭成员与互动现状。

  • 咨询师(S):“能不能请你们简单介绍一下家庭成员的情况?比如谁和谁住在一起,平时大家的分工是怎样的?”
  • 王芳(W):“我们家三代同堂,除了我和李强,还有明明和婆婆。婆婆做家务比较多,也经常照顾明明。”
  • 李强(L):“我上班比较忙,很多时候家里的事都是王芳和我妈在管。”
  • 咨询师(S):(点头,记录)“谢谢你们的介绍。那最近让你们最困扰的事情是什么?”
  • 王芳(W):“主要还是明明,他最近很抗拒学习,经常和我吵,还说过不想上学了。”
  • 李强(L):“我其实也觉得很无力,不知道怎么帮。”

三、深入了解家庭互动与情绪反应

【咨询技巧说明】
咨询师采用澄清与情感反映技术,帮助夫妻识别各自的感受和互动模式。

  • 咨询师(S):“听起来,王芳你和明明的冲突比较多。能举个最近的例子吗?”
  • 王芳(W):“比如昨天晚上,他又没写作业,我就催他,他直接把书扔了,还说‘你别管我!’然后我真的气得不行。”
  • 咨询师(S):“听起来你很着急,也很无助。”
  • 王芳(W):(点头,情绪激动)“是啊,我真的很怕他就这么放弃了。”
  • 咨询师(S):“李先生,你当时在哪里?你是怎么参与的?”
  • 李强(L):“我其实在客厅,听见他们吵就觉得头疼。我一般尽量不插手,怕越管越乱。”
  • 咨询师(S):“你选择回避,是不是有时候觉得插手没用,反而会更麻烦?”
  • 李强(L):“对,有时候我劝王芳冷静点,她就说我不帮她。”
  • 咨询师(S):(面带理解)“所以你们在面对明明的问题时,一个很焦虑、很想解决,另一个则觉得有些无力和不知所措。这种互动会不会让你们彼此也感到挫败?”
  • 王芳(W):“会。我觉得李强什么都不管,什么都推给我。”
  • 李强(L):“可我也很累啊,工作压力大,回家就想休息。”

四、咨询师引导夫妻表达需求与期望

【咨询技巧说明】
通过引导性问题和共情,帮助夫妻清晰表达对家庭与彼此的需求和期望。

  • 咨询师(S):“听到你们的感受,我很理解两位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现在我想请你们分别说说:你最希望通过咨询获得哪些改变?可以先从王芳开始。”
  • 王芳(W):(思考片刻)“我希望明明能够好好学习,情绪稳定一些。还有就是……我希望家里能多些理解,不是所有事都让我一个人担。”
  • 咨询师(S):“谢谢你这么坦诚。那李强,你的期望呢?”
  • 李强(L):“我也希望明明能开心点。其实我也想和王芳关系好一点,别总是吵架,感觉家里气氛很压抑。”
  • 咨询师(S):“很好。能不能请你们用一句话描述理想中的家庭状态?”
  • 王芳(W):“大家能好好说话,互相支持。”
  • 李强(L):“每个人都能轻松一点,不用总担心谁会生气。”

五、协商短期治疗目标

实践要点:
明确、可操作的目标有助于提升合作动机。目标应具体、可观测,且由家庭成员共同认可(Nichols & Schwartz, 2008)。
  • 咨询师(S):“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期望转化为一些具体、短期的目标?比如说:
    • 减少明明与父母的争吵次数
    • 提升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与支持
    • 让李强和王芳能有机会单独沟通家庭事务
    你们觉得这些目标合适吗?或者有需要补充的?”
  • 王芳(W):“我觉得挺好,如果能做到就太好了。”
  • 李强(L):“我也同意。”
  • 咨询师(S):“非常好。那我们先设定为接下来一个月内,努力减少家庭冲突,尝试每周一次夫妻单独沟通。我们会逐步探索和调整,看到什么方法有效。”

六、强调保密性与自愿性,建立信任

【咨询技巧说明】
咨询师再次重申咨询的基本原则,消除来访者疑虑,增强安全感。

  • 咨询师(S):“你们刚才都很坦诚地表达了自己,我非常尊重你们的勇气。这里是一个安全的空间,只有你们同意的信息才会被带出这个房间。你们的每一次参与和表达都是自愿的,我会尊重你们的选择。”
  • 王芳(W):(松一口气)“谢谢,我确实有点担心说出来会被别人议论。”
  • 李强(L):“我也有过顾虑,不过现在觉得好多了。”

七、处理会谈中的情绪与冲突苗头

【咨询技巧说明】
及时觉察并管理会谈中的情绪波动,运用情感反映和中立性维持会谈秩序。

  • 王芳(W):(突然情绪激动)“可我真的觉得李强总是站在他妈那边,从来不帮我!”
  • 李强(L):(皱眉)“你怎么又开始了?我不是不帮你……”
  • 咨询师(S):(打断,语气温和)“我能感受到你们都有很多委屈和不满。现在我们先试着听一听彼此的感受,不急着解释。王芳,你刚才说的,让你觉得被孤立了,对吗?”
  • 王芳(W):(哽咽)“是。”
  • 咨询师(S):“李强,你听到这些,有什么感受?”
  • 李强(L):(沉默片刻)“我也觉得很难过,我不是不想帮,只是不知道怎么做才对。”
  • 咨询师(S):“谢谢你们都能表达真实的感受,这很重要。我们会在后续的咨询中继续探索和练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彼此。”

八、总结与家庭作业布置

【咨询技巧说明】
结束前对会谈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简单的家庭作业,为下次会谈做好衔接。

  • 咨询师(S):“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你们的家庭状况、主要困扰和各自的感受,也一起商定了短期的目标。你们都表达了希望改善家庭氛围、减少冲突、互相支持的愿望。”
  • 咨询师(S):“作为下次会谈前的小作业,我建议你们每人每天记录一次家庭中令自己感到开心或被理解的时刻,不论多小,下次可以分享。并尝试一周内安排一次你们两个人单独沟通家庭事务,不讨论孩子的学习,只聊聊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你们觉得可以做到吗?”
  • 王芳(W):“可以试试。”
  • 李强(L):“我同意。”
  • 咨询师(S):“非常好。如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也欢迎随时记下来,我们下次可以一起讨论。”

九、咨询总结与关键操作点回顾

【本次咨询关键操作点总结】
  • 建立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强调保密性和自愿性。
  • 采用开放式提问、积极倾听和情感反映,帮助夫妻表达困扰和情绪。
  • 协助夫妻明确表达各自的需求与期望,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短期目标。
  • 及时觉察并管理会谈中的情绪波动,维持中立与秩序。
  • 布置简单家庭作业,促进会谈外的沟通与自我觉察。
  • 为后续家庭系统评估与结构干预打下基础。

十、学习要点与实践建议

  • 初次访谈应以建立联盟和明确目标为主,暂不急于解决所有问题。
  • 要关注每位家庭成员的情绪体验,避免陷入指责与辩解的恶性循环。
  • 目标设定要具体、可观测、可达成,并获得家庭成员共同认可。
  • 善用结构化会谈流程,保证讨论的有序和高效。
温馨提示:
以上对话为教学演示,实际咨询需根据家庭具体反应灵活调整。请严格遵守伦理规范,尊重来访者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