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沐倾听者简介,倾诉费用多少,效果怎么样-给力心理

沐沐

沐沐

3小时前在线
ID:21361484 44岁 浙江.杭州
0.3元/分钟
费率
签名 你的故事,我愿用心倾听;\\n你的光明,我愿用爱守护。
11
月售小时
23
人均分钟
11
累计小时
27
服务人数

服务评价

10分
好评(66) 中评(4) 差评(0)
10分
7小时前
¥2.4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16小时前
¥0.64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昨天
¥10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昨天
¥10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昨天
¥10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昨天
¥10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昨天
¥10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昨天
¥10.35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前天
¥2.4
未填写评价内容
10分
3天前
¥4.2
未填写评价内容
查看更多

专家详情

沐沐老师,20多年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参与项目:社工志愿者,青少年成长干预,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关系调节,情绪疏导,工作压力释放等。 专注于: 青少年成长(厌学、抑郁、焦虑、人际困惑、网络成瘾等);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分离焦虑、社会适应力不良等; 家庭亲子关系不和谐、父母养育焦虑、家庭结构变动、家庭矛盾等。
微博 更多
  • 沐沐
    沐沐倾听者
    3天前
    关注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顺势引导”与“双向尊重”,以下是几个实用且易操作的建议: 1. 用“描述事实”代替“评价”,减少对抗 比如孩子打翻牛奶时,不说“你怎么这么笨,总毛手毛脚”,而是说“牛奶洒在桌子上了,我们可以拿抹布一起擦干净”。前者会引发孩子的抵触或自我否定,后者聚焦问题解决,还能引导孩子承担责任。 2. 建立“固定小仪式”,传递稳定的爱 不需要复杂安排,比如每天睡前10分钟的“聊天时间”(听孩子讲学校的事,哪怕是小事),每周六一起做一顿简单的早餐。这些重复的小场景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也让亲子沟通有了自然的载体。 3. 允许孩子“试错”,不急于“纠错” 孩子自己系鞋带系歪了、整理书包漏了书本,只要不涉及安全,先让他自己经历后果(比如鞋带松了摔跤后再教,忘带东西自己想办法弥补)。比起家长提前“包办纠错”,亲身经历后的成长更深刻,还能培养自主意识。 4. 家长“做好自己”,比“说教”更有力 如果希望孩子少看手机,家长自己也别下班回家就抱着手机刷;如果希望孩子爱读书,不妨在家设个“阅读角”,自己也定期拿起书读(哪怕是杂志)。孩子会不自觉模仿家长的行为模式,身教的影响远大于言教。 5. 给孩子“选择权”,培养自主感 在小事上让孩子做决定:比如“今天穿蓝色校服还是灰色校服?”“周末先去公园玩还是先完成作业?”(选项在家长可接受范围内)。被尊重选择权的孩子,不仅更有责任感,也会减少对家长的“逆反”——因为他感受到了被平等对待。 家庭教育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多观察孩子的性格特点(比如内向孩子适合温和引导,外向孩子适合直接沟通),灵活调整方式,毕竟最了解孩子的还是父母自己。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顺势引导”与“双向尊重”,以下是几个实用且易操作的建议:
 
1. 用“描述事实”代替“评价”,减少对抗
比如孩子打翻牛奶时,不说“你怎么这么笨,总毛手毛脚”,而是说“牛奶洒在桌子上了,我们可以拿抹布一起擦干净”。前者会引发孩子的抵触或自我否定,后者聚焦问题解决,还能引导孩子承担责任。
 
2. 建立“固定小仪式”,传递稳定的爱
不需要复杂安排,比如每天睡前10分钟的“聊天时间”(听孩子讲学校的事,哪怕是小事),每周六一起做一顿简单的早餐。这些重复的小场景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也让亲子沟通有了自然的载体。
 
3. 允许孩子“试错”,不急于“纠错”
孩子自己系鞋带系歪了、整理书包漏了书本,只要不涉及安全,先让他自己经历后果(比如鞋带松了摔跤后再教,忘带东西自己想办法弥补)。比起家长提前“包办纠错”,亲身经历后的成长更深刻,还能培养自主意识。
 
4. 家长“做好自己”,比“说教”更有力
如果希望孩子少看手机,家长自己也别下班回家就抱着手机刷;如果希望孩子爱读书,不妨在家设个“阅读角”,自己也定期拿起书读(哪怕是杂志)。孩子会不自觉模仿家长的行为模式,身教的影响远大于言教。
 
5. 给孩子“选择权”,培养自主感
在小事上让孩子做决定:比如“今天穿蓝色校服还是灰色校服?”“周末先去公园玩还是先完成作业?”(选项在家长可接受范围内)。被尊重选择权的孩子,不仅更有责任感,也会减少对家长的“逆反”——因为他感受到了被平等对待。
 
家庭教育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多观察孩子的性格特点(比如内向孩子适合温和引导,外向孩子适合直接沟通),灵活调整方式,毕竟最了解孩子的还是父母自己。

    0 0
  • 沐沐
    沐沐倾听者
    4天前
    关注

    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宏大的感悟,很多时候就藏在家庭的细碎里。 比如清晨厨房飘来的粥香,孩子抱着你脖子说“今天也要早点回家”,或者和爱人窝在沙发上,没什么话却各自捧着手机也觉得踏实。所谓美满,未必是没一点磕碰,而是哪怕拌了嘴,转头也会有人默默把你爱吃的菜端上桌;是不管在外遇到什么,知道总有盏灯为你留着,推门能喊出“我回来了”,也能听见“回来啦”的回应。 这种被稳稳托住的感觉,大概就是普通人最实在的幸福了吧。你家里是不是也有这种让你一想起就感动的小事呀?

    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宏大的感悟,很多时候就藏在家庭的细碎里。
比如清晨厨房飘来的粥香,孩子抱着你脖子说“今天也要早点回家”,或者和爱人窝在沙发上,没什么话却各自捧着手机也觉得踏实。所谓美满,未必是没一点磕碰,而是哪怕拌了嘴,转头也会有人默默把你爱吃的菜端上桌;是不管在外遇到什么,知道总有盏灯为你留着,推门能喊出“我回来了”,也能听见“回来啦”的回应。
这种被稳稳托住的感觉,大概就是普通人最实在的幸福了吧。你家里是不是也有这种让你一想起就感动的小事呀?

    0 0
  • 沐沐
    沐沐倾听者
    5天前
    关注

    亲子教育这事儿,越投入越觉得它像“双向奔赴的成长”——不是我们单向教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重新理解世界。 我最深的感悟是“看见比说教重要”。以前总想着“教”孩子规矩、道理,后来发现蹲下来看他的视角更重要:他攥着碎饼干不肯丢,可能是觉得“这是我攒的宝贝”;画画涂得乱七八糟,或许是在画“风的颜色”。当你真的看见他行为背后的小心思,不用吼,一个眼神、一句“妈妈懂”,反而比一堆道理管用。 还有就是“允许不完美”。我们总盼着孩子优秀,却忘了自己也不是完美父母。孩子打翻牛奶会慌,我们急了也会凶,可正是这些“不完美时刻”让彼此更亲近:他学会说“对不起”,我们也学会说“妈妈刚才不该急”,这种真实的互动,比刻意营造的“模范家庭”更有温度。 说到底,亲子教育哪有什么标准答案,不过是带着爱和耐心,陪一个小生命慢慢长大,也趁机把自己重新养一遍。你平时和孩子相处时,有没有过那种“突然被他教会什么”的瞬间呀

    亲子教育这事儿,越投入越觉得它像“双向奔赴的成长”——不是我们单向教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重新理解世界。
我最深的感悟是“看见比说教重要”。以前总想着“教”孩子规矩、道理,后来发现蹲下来看他的视角更重要:他攥着碎饼干不肯丢,可能是觉得“这是我攒的宝贝”;画画涂得乱七八糟,或许是在画“风的颜色”。当你真的看见他行为背后的小心思,不用吼,一个眼神、一句“妈妈懂”,反而比一堆道理管用。
还有就是“允许不完美”。我们总盼着孩子优秀,却忘了自己也不是完美父母。孩子打翻牛奶会慌,我们急了也会凶,可正是这些“不完美时刻”让彼此更亲近:他学会说“对不起”,我们也学会说“妈妈刚才不该急”,这种真实的互动,比刻意营造的“模范家庭”更有温度。
 
说到底,亲子教育哪有什么标准答案,不过是带着爱和耐心,陪一个小生命慢慢长大,也趁机把自己重新养一遍。你平时和孩子相处时,有没有过那种“突然被他教会什么”的瞬间呀

    0 1
    21361484
  • 沐沐
    沐沐倾听者
    6天前
    关注

    其实不必总等“鸡汤”来暖,你本身就藏着不少力量呢。 比如你熬夜赶完的那份工,哪怕当时累得想躺平,第二天看到成果时,不也偷偷佩服过自己?还有不小心搞砸事时,没破罐子破摔,反而琢磨着怎么补,这已经很厉害啦。 日子里那些没被注意的小坚持,都是在悄悄给你攒底气。实在累了就歇会儿,缓过来再走,你又不是非要一路狂奔的呀。

    其实不必总等“鸡汤”来暖,你本身就藏着不少力量呢。
 
比如你熬夜赶完的那份工,哪怕当时累得想躺平,第二天看到成果时,不也偷偷佩服过自己?还有不小心搞砸事时,没破罐子破摔,反而琢磨着怎么补,这已经很厉害啦。
 
日子里那些没被注意的小坚持,都是在悄悄给你攒底气。实在累了就歇会儿,缓过来再走,你又不是非要一路狂奔的呀。

    0 2
    21361484 21337335
  • 沐沐
    沐沐倾听者
    7天前
    关注

    傍晚把窗户推开条缝,风带着楼下槐花香溜进来,桌上的凉白开冒了点水汽——原来日子不用太满,留个小缝就够温柔钻进来了。

    傍晚把窗户推开条缝,风带着楼下槐花香溜进来,桌上的凉白开冒了点水汽——原来日子不用太满,留个小缝就够温柔钻进来了。

    0 1
    21361484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