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岸女性疗愈倾听者简介,倾诉费用多少,效果怎么样-给力心理

心岸女性疗愈
在线费率
月售小时
人均分钟
累计小时
服务人数
专家详情
-
向外求,满目皆缺。向内观,万物俱足。
0 1 -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
0 0 -
亲爱的,请找到正真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像自己。你不必为了被爱而去努力,你只需要成为自己。
0 0 -
我换图像了,大家不要不认识我哦,我原来叫漫抒婚姻情感修复,要记得我哦
0 1 -
心理学视角下的“接纳”:不是妥协,是看见 原来心理学里说的“接纳”,从不是逼着自己“必须好起来”,也不是对困境缴械投降。 是看见自己偶尔的脆弱时,不骂“你怎么这么没用”,而是说“今天累了,歇会儿也没关系”;是面对生活的不完美时,不揪着遗憾反复内耗,而是允许“它就是这样发生了”。 接纳像给心灵松绑——先承认“当下的真实”,才有力量走向想要的“未来”。
0 0 -
红色印记·童心传承 今日带娃走进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触摸着斑驳的砖墙、陈旧的文件柜,仿佛能听见当年的烽火岁月。孩子指着墙上的老照片问“他们是谁呀”,忽然觉得这样的实地探访,比千万句说教更有力量——让红色记忆在孩子心里种下种子,才是最好的成长课。
0 0 -
心理咨询师日常干货💡|别让“想法”绑架你的情绪 很多人以为:“事情发生了(A)→我就该不开心(C)”,但心理学中的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 真正决定情绪(C)的,不是事件本身(A),而是你对事件的认知和解读(B)。 比如同样是“被同事忽略消息”: - 若解读为“他故意针对我”(B1),会陷入委屈/愤怒; - 若解读为“他可能在忙”(B2),情绪会更平和。 下次情绪上头时,试着先停一停:“我此刻的想法,是唯一的答案吗?”
0 0 -
5个实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日常困扰,读懂自己与他人 心理学从不是晦涩的理论,而是藏在生活里的“问题解决工具”。无论是职场沟通、情绪调节,还是亲子关系、自我成长,掌握几个核心心理学知识,就能帮你避开内耗、改善关系——以下5个高频知识点,帮你用心理学思维应对日常挑战,也让你更懂如何为他人提供支持(文末有专属福利,助力你解决具体困扰)。 一、3个“行为密码”:看懂自己和他人的选择逻辑 我们的很多决策,其实受“心理效应”影响却不自知。掌握这3个效应,能帮你更理性决策,也能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 - 曝光效应:越熟悉的事物,越容易让人产生好感。比如同事间相处久了更易信任、反复看到的品牌更易被选择。应用场景:想改善人际距离,可适当增加“正向曝光”(如主动分享日常小事、多参与集体活动);想让他人记住你,保持适度、积极的存在感更有效。 - 锚定效应:人会以“第一个接触的信息”为基准做判断。比如买衣服时,先看到1000元的款式,再看500元的就会觉得划算;职场中提需求时,先给出“稍高但合理的目标”,后续协商更易达成共识。 - 飞轮效应:开始做一件事时最难,一旦启动,后续会越来越顺。比如想养成运动习惯,不用强迫自己每天跑5公里,先从“穿好运动鞋走10分钟”开始——微小的启动会带动惯性,帮你克服“拖延恐惧”。 二、情绪管理:4个“不压抑”的小技巧,10分钟平复负面情绪 很多人遇到愤怒、焦虑时,要么硬忍要么爆发,其实心理学有更温和的调节方法,关键是“看见情绪,而非对抗情绪”: 1. 积极暂停法:情绪上头时(比如和家人吵架、被领导批评),立刻说“我现在有点激动,想先冷静5分钟”,离开当下场景(如去阳台、洗手间),深呼吸10次——暂停不是逃避,而是避免“情绪化决策”。 2. 情绪命名法:说“我很生气”比说“别烦我”更有效。当你能准确描述情绪(“我现在感到委屈”“我有点焦虑明天的会议”),大脑会从“情绪模式”切换到“理性模式”,焦虑感会明显降低。 3. 生理调节法:情绪会影响身体,反过来身体也能调节情绪。紧张时按压虎口(合谷穴)1分钟、难过时抬头看天空(避免低头蜷缩的“悲伤姿势”)、烦躁时喝一杯温水,都能快速缓解生理紧绷,进而平复情绪。 4. 认知转换法:把“绝对化思维”换成“可能性思维”。比如“我肯定做不好”改成“我这次没经验,试试从简单步骤开始”;“他故意针对我”
0 1
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