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2017-04-17 19:16:45
抱抱TA

男 我的儿子,七周岁+小学一年级,平常总是丢三落四,铅笔橡皮卷笔刀,拿出去就拿不回来,语文数学书,都是装的乱七八糟,批评,老师教育,都不能解决,最近总是偷偷的拿家里的学习用品,铅笔,作业本,我该怎么办?最近两个星期,儿子每天都在挨打!

29 0 702
赏金已经分给:
  • 许朝辉咨询师的头像 许朝辉
    您好
  • 陈素娟咨询师的头像 陈素娟
    孩子有说过这些东西拿去做什么了吗?
  • 周红梅咨询师的头像 周红梅
    你好
  • 李锦云咨询师的头像 李锦云
    你好,孩子的问题,嗯,往往是和大人的互动关系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是不是你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呢?嗯,平时一切都代劳呢!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呢!
  • 王金波咨询师的头像 王金波
    暂不支持播放语音
  • 魏学兰咨询师的头像 魏学兰
    你们把他,打傻了,也不会打好!
  • 许令智咨询师的头像 许令智
    挨打,解决了什么?
  • 魏学兰咨询师的头像 魏学兰
    停止
  • 许令智咨询师的头像 许令智
    挨谁的打?
  • 王金波咨询师的头像 王金波
    暂不支持播放语音
  • 李锦云咨询师的头像 李锦云
    您要做的首先呢?先要给孩子做好良好的示范,家里的一切东西都很整洁。每天 晚上收拾书包之前,你让孩子列一个表,第二天都需要带什么,带上带的东西就在表上打一个勾。嗯,没有,带好的东西再去找。这个习惯是靠您培养的,都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
  • 魏学兰咨询师的头像 魏学兰
    你们家长,小的时候,是不是被你们的家长打着,长大的?
  • 王金波咨询师的头像 王金波
    暂不支持播放语音
  • 的头像
    是我,我是他妈妈,我打他,
  • 的头像
    我知道打孩子不能解决问题,我就是怕孩子教育不好!
  • 许令智咨询师的头像 许令智
    打的后果之一是,变本加厉
  • 李锦云咨询师的头像 李锦云
    孩子的方式很不可取的,嗯,你按照我上面说的方法,尝试一个月,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为你加油!
  • 的头像
    谢谢王老师,
  • 魏学兰咨询师的头像 魏学兰
    孩子不是铁,
  • 王金波咨询师的头像 王金波
    暂不支持播放语音
  • 王 宇咨询师的头像 王 宇
    你好
  • 的头像
    其实我的压力也挺大的,我其实是相当于一个单亲妈妈,孩子的亲生父亲,就是一个品行不好的人,不负责任,说谎,所以我就跟他离了婚,宁肯一个人带孩子,也不愿意让他影响儿子,
  • 魏学兰咨询师的头像 魏学兰
    需要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
  • 的头像
    我也尝试有问过他,也跟老师沟通过,老师也说我儿子典型的自理能力差,比较特别,
  • 许令智咨询师的头像 许令智
    你需要思考:你的“宁肯”的心理中传递给孩子的大量“错乱”的心理和行为……
  • 的头像
    我也总是在思考,是不是我的某些行为,真的带给孩子某些暗示,导致孩子的潜意识出现问题?
  • 康建萍咨询师的头像 康建萍
    您好
  • 许文慧咨询师的头像 许文慧
    你好!!
  • 李德英咨询师的头像 李德英
    您好!仔细看了您所有的文字。孩子刚上一年级,需要有个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需要父母慢慢教会孩子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收拾学习用品的能力。刚开始需要父母耐心示范,过一段时间 父母只是提醒并监督孩子自己收拾、整理书包的情况。当孩子自己主动收拾学习用品后 父母尽量及时表扬孩子,激励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东西的积极性。 这么大的孩子是个容易忘事儿的年龄,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包容。打骂孩子不能解决问题,只能使孩子恐惧并做的更糟。 每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 都需要一个适应 成长的过程。每个孩子的适应时间长短不同。作为家长不要着急,给孩子慢慢长大的时间,也给孩子多些耐心,在您的包容和爱的环境中,孩子肯定会学会管理自己的事情。 祝福您和孩子。
  • 苏慕溪的头像 苏慕溪
    恨铁不成钢对吗?我曾经就是那个孩子,我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小学成绩优异,还拿过全年级第一,第二个阶段就和你的孩子现在差不多,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他偷拿的学习用品也有可能是送给喜欢的女孩子了,不一定就是自己没收拾好,你可以和他多沟通一下,打骂是绝对不要的,可以罚背课文,没背好不能睡之类的,但不能打骂,只能沟通谈心,打骂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可以多鼓励赞美他,赞美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不能一切都替孩子做,一定要养成他的自主能力,你可以这么说,来来来,妈妈教你整理书包,示范一次然后让孩子自己做,在别人面前毫不吝啬的夸奖的他,这孩子变勤快了,以前自己的书包都不会整理,现在我不说他自己就会整理了,以上就是一个小小的参考,具体怎么做还得看实际情况。
  • 更多内容 APP查看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问题列表/2017/0417
长沙给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证:湘ICP备14006375号-3
扫码下载APP
iOS版APP下载
给力心理APP

随时随地,畅享心理服务

专业 便捷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