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第四军医大学慷慨赴使命、大医著风流,在雪域高原之上,谱写了一曲人民军医践行信诺、守护生命之歌。
雪域高原飞降生命守护神
风从龙,云从虎。
自古是兵贵神速。
“校长,灾情如此严重,我们要做好派出医疗队的准备”。4月14日上午,第四军医大学戴旭光政委看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跃动的玉树灾情数字,不禁忧心忡忡。“解人民于倒悬是军医大学的职责,我们一起向总后党委请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校长立即表示赞同。严重灾情面前,两位主官果断决定。
下午3时,戴旭光政委依次拨通了各附属医院的电话。“我院国家级应急救援医疗队60人,已做好派出准备,可以随时拉动。”第一附属医院熊利泽院长斩钉截铁地回答。“我院列车医疗队已做好准备,特别针对高原特点准备好了药品器械。”第二附属医院张永生院长信心十足。
此时,全校兴起了请战热潮。从学校领导到专家教授,从普通参谋干事到文员职工,纷至沓来的电话、短信,让樊校长、戴政委应接不暇。
在人民的殷切呼唤中,神速之师兵发高原。
接到出发命令后,为第一时间赶至重灾区,在空运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医疗队临机决定,分三批驰援玉树。
第一批29人携部分急救药品加乘运送救灾物资专机,15日20时10分到达玉树机场;第二批16日9时10分携其他急救物资乘军用专机到达玉树机场,前两批人员会合后,16日13时抵达玉树营地迅速展开救治;第三批人员携带检验设备,驾驶医疗特种车辆,15日13时从西安出发,采用摩托化机动方式于17日22时40分到达营地,18日完全展开。
在飞渡崇山、跨越峻岭的壮举背后,是医疗队员们舍生忘死、攻坚克难的无畏勇气和慷慨赴难、救死扶伤的坚毅决心。
可敬的医疗队员们,为了能挤上飞机尽快到达,蜷缩着腿和背囊紧紧贴在一起,数小时到达玉树后,许多队员竟然直不起腰来。
抵达灾区机场后,全体队员不顾高原反应,迅速投入物资搬运和扎营设寨工作中。许多队员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搬运。几名年长的专家教授伏地呕吐,爬起来继续投入展开工作。
摩托化机动车队,更要抢在第一时间,翻越4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冰雪达坂。连续两天两夜的急行军,让队员们瘦了一圈。在开进途中,医疗队决定,凡是高原反应严重者,先停下来休息适应。但是,“上榜”的队员们宁可“翻江倒海”,也没有一个下车。
大家只有一个共同信念:时间就是生命,要争分夺秒挽救更多灾区各族群众的生命!
用生命呵护玉树之花
既然是人民军医,就要时刻将人民的生命高高举过头顶;既然是四医大人,就要深刻践行学校“生命至上、使命至诚、医术至精、意志至坚”的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精神。
到达灾区后,医疗队看到机场有大量等待转运的伤员需要救治,党委立即决定分兵,部分人员搬卸物资,部分人员投入抢救工作。5个小时的奋战后,滞留机场的60余名伤员得到了医疗队妥善诊治。
78岁的藏族大爷秋里,面部受重物撞击,胸部重度外伤,手骨、大腿、脚趾等多处骨折,伤情十分严重。医疗队熊利泽队长迅速组织外科组丛锐副教授、王林医师、李秦护士长等医护人员,对其受伤部位进行检查止血,固定包扎骨折处,并详细填写伤票。经过有效的前期治疗,秋里老人成功脱离了危险。
为实现救治效率最大化,医疗队果断决定,采取现场巡诊和营区救治相结合的方式,在依托营地部分展开的野战医院,实施伤员救治的同时,在结古镇体育场展开现场救治,并派出医疗小分队开展巡诊救治。
4月18日晚7时,医疗队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通知,某预备役团两名战士突发高原疾病,需要紧急救治。医疗队李晓康副队长带心脏内科、呼吸内科专家组成3人医疗小组,携带10余斤的急救药品和器材,步行10余里山路赶到该团。经过查体听诊,其中1名战士被确诊为严重高原脑水肿,另1人为肺水肿。队员们一面指导医生立即给与激素和脱水治疗,一面通过各种关系协调联系飞机。在赶赴机场的颠簸山路上,队员们冒着零下3度的低温,一手紧抓栏杆,一手高高举起输液瓶,把战士小心翼翼护送到了玉树机场。回到医疗队营地时,已是凌晨1时。
灾情如火、生命如金,四医大人在高海拔高寒带的恶劣环境下,施展精湛医术,一次次将垂危群众从死亡边缘拉回,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19日上午,医疗队收治了一名23岁的阑尾炎穿孔的藏族妇女,经过详细检查还发现,这位患者还有5个月身孕。患者和家属到附近医疗救助站、辗转多个医疗队均无开腹手术条件。下午14时,由肝胆外科王德盛教授亲自主刀,消化外科孙力、妇产科宋晖医生,护理组金艳、王倩配合,经过1个半小时努力,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高海拔地区野战条件下孕妇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切除手术。20日凌晨,孕妇体温逐渐下降,母子平安了。
为挽救生命,医疗队员在默默奉献。刘艳武,一名年轻的骨科医生。与医疗队护士王玲娟是战地夫妻,两人虽在同一个营地,但因各自任务繁重,一天也难得见上几面。
放射科的杨勇,手中有一件医疗队的宝贝疙瘩。这辆灾区唯一的一辆放射车,自从开进青海玉树后,就一直处在高负荷运行中。在野战放射防护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杨勇常常每天连轴转,有时一天就要完成近20例诊断。
侯宝军、张建桃、赖小林、尹华,这几位同志是医疗队的“火头军”。可别小看他们,这可是医疗队的“定海神针”。初来玉树地区,大山环绕、风沙遍地,缺水、缺食品。4名炊事员一合计,到处找水、找食品。与友邻部队沟通,解决了用水问题,每天冒着余震危险,驾车到几十公里外采购食品,让全体医疗队员吃上了可口的热饭菜……
经过大家不懈努力,截至20日晚24时,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队共救治伤员777名。
4月18日中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玉树体育场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在这里,胡主席接见了应急救援医疗队员,并与四医大医疗队熊利泽队长和其他队员亲切握手。
在党旗下熔炼成钢,在党旗下万众一心。69颗滚烫的心,义无反顾地汇入了抗灾洪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他们还将发挥更大的光和热。
搭起一座民族连心桥
4月21日,青海玉树。一阵风雪漫舞过后,又一个明朗的晴天。
“哪里不舒服啊,这里感觉怎么样?”在玉树县结古镇当代村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院士亲切地询问起藏族女孩美拉求措的病情。
语言不通的她,看着这位面色和气的解放军将军,紧张而无助把眼神投向了身旁的翻译。看着死死捂住腹部的美拉求措,听完翻译的病情介绍,樊院士迅速作出了判断:“这是轻型应激性胃溃疡,别紧张,没关系,我给你开点药养养就好了。”
“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啊?”紧接着,1个藏族小朋友被抱到了樊院士身边。翻译介绍道,这个小孩叫更松拉毛,今年1岁半。也许是怕生,小朋友看到解放军叔叔后有点害怕,直把头往父亲怀里钻。“没关系,别害怕!”
樊院士怜爱地用手轻轻抚摸小孩的后背,看着他和蔼可亲的表情,小更松拉毛逐渐把头仰了起来。“哦,这个病很轻的,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我开点消炎药,过两天就好!”樊校长爽朗地笑起来,一旁紧张看着的藏族群众也都露出了微笑。
樊院士的灾区出诊之行,仅仅是四医大医疗队“走村入户”的一个剪影。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走村入户”医疗巡访巡治通知后,每天,队员们要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行驶4个多小时,在1个以上灾区群众安置中心进行巡诊,目前已为1000多名藏族同胞和官兵解除了伤病。
海拔4500米,距离玉树县城80多公里的上拉秀乡,队员们在大风劲吹、黄沙弥漫中,为驻扎在附近的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某红军营尖刀连的官兵们看病,逐一做了查体,分发了药品之后,医疗队的专家教授们还就鼠疫、高原肺水肿、高原皮肤病等疾病的预防,作了详细讲解。对医疗队员们的热情服务,官兵们报以热烈掌声。
在上拉秀乡“帐篷小学”,医疗队队员们为12岁的代青拉毛等藏族小朋友查体看病,细心的队员们,在为小朋友作了身体检查后,特别让翻译把用药注意事项转告给他们。临走时,队员们还把车上带的食品、饮用水送给了孩子们。人间处处有大爱。尘烟滚滚,每次车队走出很远,孩子们还在向队员们招手感谢!
上拉秀乡卫生院是四医大医疗队的工作重点。烈日强晒、山风凛冽,队员们为卫生院带来了“别样的温暖”。当队员们从40多岁的藏族女医生美朵拉增处了解到,当地物资及其匮乏,尤其是缺医少药情况比较严重后,队员们当即向后方请示,将随身携带的将近1万多元的消炎药、感冒药等常用药品赠送给了卫生院。
“送医送药”还蕴藏着医疗队另一个“宏伟计划”:下步,医疗队将和上拉秀乡卫生院结对子,通过人才帮扶、技术帮带、设备帮建,真正把卫生院建成当地首屈一指的医疗中心。
在巡诊过程中,队员们还驱车30余公里,到上拉秀乡山顶的次仁拉错家。医疗队员们为老人作了准确诊断:腰椎骨折不全瘫,并为老人开药方,给药品,并再三叮嘱老人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坚持服药。诚挚而精细的医疗服务,赢得了藏族群众的衷心感谢。临走时,次仁拉错一家人感动得围住队员们直说:金珠玛米,突及其!(解放军,谢谢你们!)
距离营地十余公里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设有一个大型受灾群众安置点,来自称多县的受灾群众们就住在这里。医疗队每天派出消化科、心内科、骨科等专家们在这里“张旗设点”,吸引了周边群众纷至沓来。看着群众们流露出来的笑容,队员们感到,这就是最大的褒奖。
明天,又将是一个崭新的太阳。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队还将继续奋战在这片曾经伤痛过的地方,用精湛的医术、精细的服务、精良的设备为各族群众带来党和军队的温暖
更多相关推荐
- 投票选择同学去留 女生气急投河自杀
- 深航空姐于丹丹自杀源于感情纠葛
- 心理视角 男人都害怕绿帽子的原因
- 一位广告模特自白 “我拥有审美的身体”
- “七年之痒” 看12星座怎样解决爱情难题
- 与自己不喜欢的男人结婚 失落怎么办?
- 快乐男声伪娘噱头极具杀伤力
- 犀利哥变奶油小生 T台走秀让人心寒
- 广东湛江雷州村教师制造学生血案
- 工作怠倦让城市人烦恼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超过半数网民自称有心理问题,七成网民有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缺乏自信等问题。 据主办方介绍,截止到2007年7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1.62亿,网民的健康状况已成为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而此次调查采用了线上线下调查的方式,涉及网民的健康疾病知…